当前位置:中国 → 四川 → 自贡 → 盐业历史博物馆 → 概况 |
|
我国唯一的盐业专业史博物馆。馆址设在西秦会馆,位于自贡市中心解放路中段。 西秦会馆,寺名武圣宫,主供关帝神位,亦称关帝庙,俗称陕西庙。清初,陕籍商人来自流井经营盐业,发家致富。为了“款叙乡情”,并显示豪华富有,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动工兴建,历时16载,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竣工。道光七至八年(1827-1828),又进行大规模培修与扩建,“较旧地址拓出十数丈,依山另辟一正殿”,“壮丽倍前”,共占地3451平方米。这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建筑,平面组合,总体方正,强调对称,中轴明确。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四周以廊墙及其它建筑组成有纵深、有层次、有京华的5个大小院落群体。 作为西秦会馆点缀、装饰的主要物色是木雕石刻,遍布全馆,多达数百件,以石狮、献技、金镛,贲鼓等楼阁的雕刻最为突出。大门石狮高2.27米,突目隆鼻,身披卷毛,四爪锋利,两狮正身向外扭头相望,张口作嘶吼状,颇显威严。献技、金镛、贲鼓3处的木雕,集中在长22.3米,宽6.7厘米的木栏上,人物有350多个,疏密得体,刀法明快。此外,额枋、衬枋、挑梁、垂花,栏杆上的木雕,有神话传说,有历史故事,有社会生活,戏剧场面,花鸟静物,均刻艺精湛,维妙维肖,至今清晰可见。 解放前,西秦会馆作为中华民国自贡市政府的所在地,年久失修,濒于毁圮。解放后,这座雄伟的古建筑,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手里。自贡市人民委员会在此办公期间,对建筑作了保护和维修。 1959年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游览西秦会馆时,一再咛嘱,要好好保护起来。1959年由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倡议创建,郭沫若题写了馆名,主要负责收藏、研究、陈列以自贡地区为中心的四川井盐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文物、实物、资料。馆藏的中国古代钻井工具群,保存较完整的传统钻井工具群。馆藏的井盐经营契约、账簿、打井岩口簿等,为研究中国钻井史、经济史、经营管理及商业经济发展等,提供了极其难得的珍贵中料和实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井盐生产技术发展史”为该馆的基本陈列,它全面地展示了从钻井、采卤、输卤、天然气开采与利用、制盐诸方面的发展和演讲,以及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中,伟大的创造,无与伦比的技艺;展示了自贡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内涵。 博物馆开馆时间为:8:30--17:00,门票价格为5元,联系电话:2202083
建馆四十多年来,本馆在收藏、研究、陈列、保护以井盐为主的中国盐业史文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中国现有近2000座博物馆中的佼佼者,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地县级博物馆、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博物馆》季刊,曾对本馆做过专题介绍。本馆馆址由两座古建筑组成。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秦会馆及其附属建筑,占地6303m2;一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王爷庙,占地705 m2。 本馆基本陈列为《井盐生产技术发展史》,并可同时举办1~4个临时展览;常年对外开放,每年接待游人约20万人次。 →回复
西秦会馆木雕布局强调对称,有自身对称,左右对称,相对对称,交叉对称等。 衬枋上的故事以圆雕和镂空雕为主,其它技法辅之;栏板上的戏雕以浮雕为主,其它技法辅之。根据不同的画面,运用不同的技法加以表现,各种雕刻技法都得到巧妙的运用。 戏雕多集中在献技楼、金镛、贲鼓二阁的栏板上。中层为博古杂景,上下层为当时流行的戏剧。题材和内容较广,有忠孝节义、福禄寿喜、八仙八爱等传统题材。上起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无所不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和生动写照。 取材于戏剧,但又不为戏剧所囿,运用写实手法,突出木雕雕刻艺术自身的特色。如戏中以道具代马,戏雕则直接把写实的马刻在画面中。在处理戏中的船和木雕的船时,也采用了同一艺术手法,化虚为实,丰富了画面,给人以贴近生活的直观感觉。运用不同的技法表现不同的题材。如黄金窖一剧中,为了表现皇宫深远博大,刻工熔浮雕、圆雕、镂空雕、线雕等诸技法于一炉,刻出的层台楼阁达七层之多,比例适度,在雕刻技艺上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衬枋的艺术处理也较为丰富,有一枋一人,一枋多人,有一枋一层一个故事,也有一枋两层一个故事的。一枋两层的,则上下层用云彩、山石连接起来,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木雕小品之多,有如繁星闪现在会馆各处,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梅兰菊竹,备四时之香,夏鼎商彝,动思古之情,人物故事,有生活之趣,图案装饰,具绘画之美。刻工刀头具眼,指节通灵,使顽木特具生命和灵魂,把整个会馆装点得丰富多彩,可谓著手成春矣!这些小品,一言以蔽之:虽小却美,虽小却好。 →回复
在征集收藏的历史井盐工具、契约、帐册、岩口薄等珍贵文物中,钻、治井工具是中国唯一保留的古代顿钻工具。其中陈列《井盐生产技术发展史》,从钻井、采卤、天然气开采、制盐等方面,展示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馆刊《盐业史研究》向国内外公开组织《博物馆》季刊会对本馆作过专题介绍。 →回复
西秦会馆的整个空间布局严谨方整、轴线分明,整个建筑平面呈矩形。沿中轴线布置一系列主要建筑,强调传统的对称布局。把戏楼作为装饰刻画的重点,设计精巧、结构繁复、融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于一体,形成独特的风格与鲜明的个性。 中轴线上依次布置了武圣宫大门、献技诸楼、大丈夫抱厅、参天阁、中殿、正殿。四周则用山墙、廊屋和一些次要建筑物环绕起来,形成若干个建筑单元。第一个单元由大坝四周的建筑物构成。在这里武圣宫大门及献技、大观、福海诸楼和抱厅前后相望,贲鼓、金镛二阁左右对峙,各建筑之间以廊楼相连,构成四合院落,院落面积约800平方米,由石板铺成,名为天街,是人们观戏流连之所。从总体看,西秦会馆建筑非常紧凑密集;从局部看,这里却显得十分开阔舒爽。设计者巧妙的运用局部的开阔冲淡总体的紧凑,受到了显著的效果。第二单元以参天阁为中心,客廨列局左右,后为中殿,前为抱厅。此单元建筑比肩接踵、斗角勾心,完全是一派密不通风的做法。但仍能密中求疏,巧妙的运用参天阁两侧和客廨圆门前的四个空间,造成水池与花圃,借以增添情趣,减少压抑之感。第三单元的主要建筑为正殿,包括龙亭(已毁)、内轩、神庖等单体建筑。为变动甚大,原貌已难推寻。正殿采用重檐屋顶,体量与高度,均堪称压轴之作。 总的建筑组群则用山墙环绕,形成标准的封闭性布局。这种平面布局产生了必然的立面外观。各个建筑的背面、侧面和围墙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蜿蜒起伏的封火山墙,从山墙上露出一系列屋顶。由于各个建筑物的高度及体量大体上由前到后逐渐增加,就使得这条横带上的建筑物轮廓呈现抑扬顿挫的节奏,静中见动,妙趣横生。 西秦会馆的空间布局团结紧凑、有张有弛、层次分明,堪称盐业会馆建筑中的精品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