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雁峰名称是如何来的?一说相传北雁南来,从秋到春,不再向南飞过这座山峰,在这暖和适宜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季,待春汛到衡阳,仍然往北飞回。所以叫回雁峰。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诗云:“万里衡阳雁,寻常到此回。”从此,名声远播,愈为人晓。还有一种说法,是以山峰的形状得名,说它整个地貌,就象一只鸿雁伸颈昂头,舒足展翅,将要腾空飞翔的气势。这两种说法相辅相成,遂使它步入天下名山盛景之列。峰之名实质,始自何年?也是众说纷纭,无可考证。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可见回雁峰之名,在唐时以前已为世人所知。明代诗人陈宗契(衡阳人)《咏南岳诗》:“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是回雁峰作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已早为地方史册记载。清人题衡阳八景,首句即为“雁峰烟雨实堪夸”,“雁峰烟雨”被列为衡阳八景之一,也是潇湘八景之一,即“雁落平沙”所在地方。
在回雁峰北眺城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马喧哗,华灯初上,满缀明珠,管弦之声,不绝于耳;东望湘水、船山浮翠,桃浪泛红、白帆点点,碧波粼粼,长桥卧空,彩虹飞跨;西瞰岳屏,楼台亭榭,掩映于绿树丛荫之间,嘉木葱茏。丰草绿荫,别有一番景色。烟雨池,在峰下西北。依山傍水,一泓清泉,池广约十丈,水清可见底,周以石栏,相传春暖花开,池水蒸腾,早晚雾气冉冉上升,弥漫空际,呈现出阳春烟雨,蔚为壮观。游人至此,洗尽闹市嚣尘,雅趣横生,可惜因战乱,昔日的烟雨池被毁。今日的烟雨池,筑于峰之西麓,上有名人题字,下有金鱼戏水,乐处犹胜当年。
回雁峰景色,四季宜人,奇花异草,茂林修竹,亭阁楼台,碑廊画壁,蔚为奇观。春则花香袭人,夏则林荫蔽日,秋则澄江似练,冬则蜡象装银,游人对此锦绣江山,爱国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了。
kevin_chen(西门) |
2005年12月22日 02点20分 |
评分:10 |
回雁峰居南岳七十二峰之首,景区面积21312m2,是衡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回雁峰之名来源有二:一曰北雁南飞越冬,至此气暖,不再南飞而北归;一曰山形似雁,张翼回翔。
回雁峰海拔96.8米,山虽不高,因历史名人的诗文以它为典故者甚多,文因景成,景借文传,故名扬天下。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佳句。伟大诗人杜甫曾居衡阳,留下了“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的诗句。杜鹤、高适、文天祥、范仲俺等都留有脍灸人口的诗文。又因明未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出生于此,南宋大理学家周敦颐从小在衡州舅父家成长,人文荟萃。使回雁峰名胜古迹更是名溢中外。
回雁峰上最著名是雁峰寺,梁天监十二年(会元513年),宏宣法师选回雁峰创建寺院,武帝萧衍赐名“乘云禅”。唐代改号为“山门寺”。明清之际建“寿佛殿”。抗日战争,衡阳蒙难,千年古刹,在劫难逃。
1964年,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视察衡阳,倡导修复,辟为公园,部分完工,遇“文革”而停建。1983年----1985年初,衡阳市人民政府重修回雁峰公园。景区有潇湘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有衡阳八景之冠的“雁峰烟雨”;有金碧辉煌的雁峰寺,有雁城标志的雁雕;有凭吊王夫之的此君轩等二十多个景点。赵朴初、唐天际、周轻鼎、当代书法名家的翰墨精品荟 萃,王勃、陈宗契等古代文人骚客的诗文,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为景区增添了光辉和文化内涵。
整个景区设计合理,布局巧妙,施工精细,亭台楼阁与树木花草相得益彰,小径通幽,闹中处静。登上回雁峰,南望东州桃浪;北眺来雁,珠晖两塔;东瞰湘江如带,百舸争流;西看岳屏胜景,高楼鳞次,车水马龙,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