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新疆 → 喀什 → 阿帕霍加墓-香妃墓 → 概况 |
|
陵墓由门楼、大小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正门门楼精美华丽,两侧有高大的砖砌圆柱和门墙,表面镶着蓝底白花硫璃砖。与门楼西墙紧连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绘天棚覆顶的高台,后有祈祷室。陵园内西面是一座大清真寺,正北是一座穹窿顶的教经堂。主墓室在陵园东部,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主墓屋顶呈圆形,其圆拱直径达17米,无任何梁柱,外面全部是用绿色琉璃砖贴面,并夹杂一些绘有各色图案和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庄严肃穆。墓室内部筑有半人高的平台,平台上整齐地排布着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墓丘,墓均砌以白底蓝花的琉璃砖,看上去晶洁素雅。 传说清乾隆皇帝的宠妃,名叫伊帕尔汗的“容妃”,逝世后遗体被运回喀什,亦葬于此。陵堂内还摆放一部当年运送灵枢的马车。伊帕尔汗身上总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因此得了“香妃”美名。因此阿帕霍加墓也叫“香妃墓”。但据史料记载及今人考证,乾隆皇帝所纳的叶尔羌和卓氏(香妃)在宫中生活28年后,53岁病逝,葬于河北省清东陵,这里并不是真正的“香妃墓”。 1988年,阿帕霍加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门票:15元
久远的历史和宗教因素、精致并充满纯洁感的伊斯兰建筑、以及对一个美丽的女人的记忆——这些,使香妃墓拥有巨大的吸引力。 香妃墓实际上是阿帕霍加家族陵墓的俗称,是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宫殿式陵墓建筑,始建于1640年。陵殿中安葬着同一家族的72座白底兰花琉璃瓦覆盖的陵墓,第一代是伊斯兰传教大师阿基·买合买提·玉素甫霍加。他死后,长子阿帕霍加继承其衣钵,继续传教,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在其权力巅峰时期统治了喀什噶尔、叶尔羌(今莎车)、和田、阿克苏、库车、吐鲁藩六座城市,接受了"世界的主宰"或"大地的统治者"的称号,成为十七世纪的白山派伊斯兰教首领,他死后该陵墓便改称为阿帕霍加墓。香妃是阿帕霍加的孙女。 香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容妃,原名叫伊帕尔汗,据说伊帕尔汗身上总有一股浓郁的沙枣花香,所以被称为“香妃”,传说她也葬在这里,就在陵殿东北角。据说香妃抑郁而死,死后乾隆皇帝派了六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队伍,抬着香妃的棺木返回故乡,棺木不可以落地。当棺木送到喀什时,送葬队伍只剩下六人。但这只是传说,据清史记载及今人考证,她在宫中生活了28年,53岁时病逝,葬于河北清东陵裕妃园寝内。传说香妃的兄长用了三年半的时间,从北京带回她的遗物。所以,香妃墓内仅存放着香妃的衣冠。 陵园内还有大礼拜堂、经堂、小礼拜堂、门楼等建筑。陵园大门左侧有一座高低礼拜寺,它的使用随季节而交替,穆斯林们夏天在高的礼拜寺做礼拜,冬天则转到低的礼拜寺去。女性也可以进寺内参观。 →回复
主墓为方体圆顶,横长36米,纵深29米, 通高27米。墓室四周的墙上,由绿色硫璃砖贴面,间以黄蓝二色瓷砖镶嵌,瓷砖表面绘有彩色图案,还有阿拉伯文警句。墓室内的墓台上,排列着大小不等的58个坟丘,埋葬着阿帕霍加五代共72人。相传墓中有个名叫“希帕尔罕”的女子,曾纳为乾隆皇帝的妃子,浑身散发着阵阵香气,颇受乾隆皇帝的喜爱,死后葬于故里此墓中……但此传说并无史料记载。墓室门内摆放着送香妃遗体返故里的古老马车与用具,香妃的美丽传说更为阿帕霍加墓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阿帕霍加墓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的典范 。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