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今镇海区城关镇东北海岸,东起巾子山麓,西北延伸至俞范后塘嘉燮亭,全长4.8公里。897年(唐乾宁四年)始筑泥塘,1189年(南宋淳熙十六年)改筑单面石塘。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起,历三年余修葺。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重修。辟塘基阔9尺,打粗大木桩。塘面底夯块石,兼钉顶桩,条石交错压顶,塘背厚土夯实,可容二马驰骋。现存巾子山至西端建城碑亭一段,长约1300米,与镇海原县城护墙结合,城塘合一,高9.9至10.6米。既挡海潮,又御海上入侵之敌。自建城碑亭至现进港公路一段,石塘长1000米。1981年7月,列为县重点文保单位。1989年12月12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口海防遗址之一。
dreamer123(dreamer) |
2005年10月21日 21点57分 |
评分:10 |
位于宁波镇海城北的后海塘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杰作。它东起与招宝山对峙的巾子山麓,西至俞范镇嘉燮亭,塘体蜿蜒伸展,全长4.8公里,塘面宽3米,高9.9至10.6米。远远望去横亘其间的石砌海塘尤如一条银色的巨龙倾伏东海之滨,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后海塘原为一道挡风、堵水的护城屏障,始筑于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距今已有1090余年历史。当时修的是土塘,因“常有冲决之虞”,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改作石塘,但仍抵御不了飓风狂浪的冲击,多次溃塌。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县令王梦弼为抗风潮侵袭,具状上呈,恳请朝廷拨款修塘。王县令经过广泛调查,博采众议,认为“单石薄土奚能永固”,遂于风涛顶处改建夹层石塘576.5丈,次要地段修石塘396丈,新建石塘51丈,修北面坍城表里810丈。他亲临工地指挥,历经三秋,才把旧石塘改筑成新砌石塘,形成城北巨障,其夹层塘设计之精良,工程之浩大,为浙江省沿海所罕见。以后近百年未曾大修。直到清道光十年(1837年)以来,又屡遭飓风恶浪,土石溃决,不得不几经整修、改建、加固。解放后,后海塘仍是镇海、江北地区的重点防洪设施,于1957年,1964年两次修葺。到20世纪80年代,因城区发展建设需要,在塘外又筑“镇北”和“灰库”两条新塘。至此,这一投工百万,利民800余年的石砌“巨龙”才完成了它捍城防汛的历史使命。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