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大同市西部。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壮观,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也是我国现存的两座最大木结构佛殿之一(另一座为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始建于辽,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道宗亦曾亲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故云中(即云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带)特建华严禅寺。因寺内曾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当时还具有辽皇室祖庙性质。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后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为云中巨刹。明宣德、景泰年间大事重修,补塑佛像,勃然中兴。明中叶以后分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复遭摧折,几经修缮,成今日之规模。
现上下二寺虽连成为一体,仍各以一主殿为中心,由两个月门沟通。上寺以金建大雄宝殿为主,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高低错落,井然有序。下寺以辽建薄伽教藏殿为中心,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此寺主要殿宇皆面向东方,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
上寺以金建大雄宝殿为主,分为两院,前院有山门、廊比念佛堂、云水堂,后院有客室、禅堂、僧舍,高低错落,井然有序。大雄宝殿在华严寺内北隅。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保大之乱(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以后历代予以修补。大雄宝殿殿身东向,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积1,559平方米,矗立在4米余高的台上,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之一,也是我国现存的两座最大的殿宇之一(另一座是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檐高9.5米,庑殿项,正脊上的琉璃鸱吻规模甚大,高达4.5米,每块筒瓦长76厘米,重27公斤。北端鸱吻系金代遗物,历经风雨,至今光泽灿然。当心间及左右梢间辟门,形制古朴,为金代旧物,门前所饰壶门,为已知较古者。殿内采用减柱法,减少内柱十二根,扩大了前部空间面积,便于布列佛像和进行佛活动。佛坛上塑有5尊佛像,人称五方佛。正中3尊为木雕,其余2尊及其他胁侍菩萨都是泥塑。佛坛两侧各塑10尊诸天像(护法神),神情各异,身躯前倾。武将身披甲胄,手持兵刀,杀气腾腾。相传,10尊诸天像(护法神),有些是属于异教首领,或是称霸一方的魔王,后经释迦牟尼的说教,皈依佛门,成为佛教护送神。殿内,三面壁上满绘壁画、画面高64米,面积887.25平方米,内容为佛传故事,善财童子53参,童子拜观音,罗汉图与千手千眼观音等。这些壁画绘制于清代光绪年间。由大同市钟楼街董安等一批工匠所绘。至今色彩艳丽,金碧辉煌,保存完好,为清代罕见。顶部天花板彩面共73块,大部为清代制作,所绘圆环、龙凤、花卉、梵文等图案,极富变化,是难得的艺术珍品。殿内还有一座2.5米高的木构楼阁模型,是仿制明代大同城西北角的乾楼而作,为研究明代大同城楼结构的重要实物资料。殿门外北墙上有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手书《易经》碑碣4块。步下月台、南楼廊下一通石碑刻有明代著名文学家文征明手书诗碑《太湖》。夏日,院内美人蕉、西蕃莲、夹竹桃、红绣球盛开,色彩缤纷,芬芳四溢。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东南侧,分两院,前院宽展,后院紧凑。下寺以辽建薄伽教藏殿为中心,后院,登15级台阶,就是坐西面东的清代建筑“薄伽教藏殿”、“薄伽为印度梵文的译音,佛的意思。薄伽教藏殿,是佛教经藏的殿堂,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下寺砖雕二门以东,又有天王殿、南北配殿和山门,别为一院。辽重熙七年(1038年)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面积2665米。单檐歇山顶建筑结构严谨,形制稳健。深五作双抄,梁架折平缓,檐柱升起显蓍,出檐深远,是我国传统的木骨结构与斗拱相结台的建筑。整个建筑结构严谨,比例适当,犹存唐代建筑,是我国辽代殿堂建筑的优秀遗构。殿内,古味浓郁,森严肃穆。大殿中央,三尊大佛瑞座莲花座上,为佛教中的三世佛:过去、现在、未来佛。殿内,还保存有31尊辽代塑像。这些塑像描绘佛祖给弟子们讲经说法的场面。弟子,供养童子、胁侍菩萨聚精会神、虔诚听经。有些则微闭双日思索、领悟这些塑像刻画逼真,表情生动,造型优美,是我国古代彩塑中的珍品。其中,一尊胁侍菩萨.合掌露齿,刻画细腻人微。这尊菩萨上身微裸。头饰华丽,长辫垂肩,体态优美,丰满,光脚立于莲台之匕在流畅自如的衣饰飘带陪衬下.显出动人的形象,俨然是古代一名健美活泼的少女立于寺中。殿内斗八藻井等亦是辽代旧物,内槽彩画中所绘网目纹、三角柿蒂等辽代通行的纹样尚依稀可辨。四壁列重楼式壁,为国内仅见之辽代小木作,堪称艺术珍品。藏经阁内,共藏经1700多函,18000余册。其中明代经书1700多册,还有清代一套“龙藏”,也是不可多得的上品。这座合掌露齿菩萨是大同华严寺薄伽教殿内的著名彩塑。
相传,辽代皇家崇信佛教,征调能工巧匠修建华严寺。城外有个雕造技术出众的巧匠,不愿为皇家卖命,而且也不忍心留下年轻的独生女儿一人在家。这惹恼了官府,总管以"违抗皇命"的罪名把他痛打一顿。由于众工匠的请求,才免于更大灾祸。他女儿惦念老父亲,便女扮男装,假充工匠的儿子,托人说通总管,前来照顾老父亲,并为皇室干活。修建工程浩大,监管人员经常责打工匠。那姑娘主动替大伙煮饭烧菜,端茶送水。她见父亲和工匠们塑造神像时苦苦思索,便常在一旁或立或坐,做出双手合十、闭目诵经的姿态,为他们祈祷。雕工们受到启示,便依着她的身段、体形、动态塑造修饰。这对工程进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姑娘的举动,引起一个年轻工匠的注意。他觉察她并不是老工匠的儿子,而是老工匠的女儿,并且担心被监工发现,那姑娘就会碰上厄运。事情果然发生了。一天,总监工发现老工匠的包工活没干完,就命人痛打他。就在这时,姑娘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总监工似乎发现了这位"儿子"的秘密,就勒令剥光上身殴打。眼看情况就要暴露,她深情地望了望大家,随即莞尔一笑,纵身投入铸钟造塔的滚沸的铁水中。沸腾的铁水溅了老高,老工匠的女儿化为一朵白云,飘向了天空。那总监工被溅起的铁水烧死了。年轻工匠记住了老工匠女儿临去之前的露齿一笑,就照她生前的身态、形体、眼神雕成了一尊菩萨像,放在显要位置,特别把那露齿莞尔一笑的神情塑在雕像上。
四壁排列重楼式雕木藏经阁38间。后窗处,拱桥连结的木制天宫楼阁5间,楼阁雕工极细、玲珑精巧、富了变化,是国内现有的唯一辽代木构建筑模型,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被已故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海内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