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北京 → 海淀 → 曹雪芹纪念馆 → 概况 |
|
曹雪芹纪念馆在海淀区四季青乡正白旗村。是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晚年居住的地方。1983年4月22日开馆。傅杰题写匾额“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名霑,号雪芹,又号芹溪居士,或芹溪处士,中国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作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生于南京织造世家。13岁时,其父曹寅因经济亏空案被抄解归京,先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居住,几经搬迁,于乾隆九年左右(1744)回归香山正白旗祖居。他在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并遭中年丧妻,晚年夭子之痛。花费10年功夫写成 《红楼梦》80回,于乾隆二十八年除夕(1764)逝世。自18 世纪60年代《红楼梦》问世以来,曹雪芹的家世生平,以及他“著书黄叶村”的村址、居所,一直是红学家和红学爱好者探索的课题。1971年4月4日,正白旗39号房主在西屋的西壁外墙皮内发现题壁诗文墨迹,一些红学家认 为与曹雪芹有关,是为曹雪芹故居。1983年4月22日, 中国营雪芹研究会在此建立曹雪芹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香山地区,坐北朝南,东邻金山,北邻卧佛寺,西望香炉峰,南与北京植物园相邻,风景秀丽,环境幽雅。馆内建筑主要以曹雪芹当年居住的12间清代制式营房为中心,分东西两部共5个展室: 第一部分:居室。 第二部分:书房。 第三部分:立体模型。 第四部分:题壁诗原迹残片和书箱。 第五部分:反映风俗的实物。过去有些文章曾提到曹雪芹住在西郊香山,还有的讲曹雪芹故居在香山黄叶村,但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旧址。 故居八景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梦》中的许多艺术真实,都是受香山一带自然景物启发,纪念馆一带的8处,风格独特的景致。 ①古槐幽夏:馆门前有3株古槐。树瘤 凸怪,枝叶苍阴,每当盛夏时节,把故居门前遮庇得树影斑驳,古雅幽静。东边的一棵歪脖槐树已有400余年历史。 ②古墩秋眺:古墩,即乾隆十四年在香山所建的碉楼。 位于纪念馆东边的金山坡上,可沿阶至顶。每年秋季,文人登临此楼,看黄叶飘飘,观西山云绕,吟诗唱曲,称为秋眺之举。 ③河墙烟柳:在馆的西侧,从樱桃沟始,环绕正白 旗至玉泉山,砌有一道10里长的河墙,石阶上开有流水石槽,两旁种满柳树。 ④古井微波:馆西北侧的大井,是清 初修建八旗营房时所凿。井壁绿苔如织,井深惊人毛发,俯身下望,能看到点点微波。 ⑤元宝遗石:位于樱桃沟水源头旁,形似元宝。人称元宝石,高5—6米,长7—8米。 相传此地是“女娲补天处”,此石因无才补天被遗弃于此。 《红楼梦》第一回所说的“形体倒象个宝物,只是没有实在的好处”,有人说即指此石。 ⑥木石姻缘:位于“元宝遗 石”南侧。一块巨石上长着一棵数百年的怪柏,根将巨石 撑出一道裂纹,又称“石上松”。《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 玉“木石前盟”的爱情描写,有人说是受此景物的启发。 ⑦ 广泉古井:位于樱桃沟北山之顶,明清之际井北有一个广泉寺,久已荒废。 ⑧一拳顽石:位于香山闻风亭下的一块 大石。乾隆帝欣赏此石的如拳之状,于其上题了“一拳石”3字。此外,在香山碧云寺和正白旗以西的河滩里,可 拣到一种黑色的石头,这种黑石可以画眉。有人认为林黛 玉之名,“就是来自于山村黑石”。因为这种黑石“当地人 亦称眉石,或黛石”。也有人认为附近卧佛寺就是《红楼 梦》“太虚幻境”的地上原型。
黄叶村占地1.8公顷,矮篱环护,石径蜿蜒,小巷幽深,别具风韵。村内辟菜园、药圃、瓜棚,设石碾、石磨、辘轳、箭场、古墩,建有茶馆酒肆,一派山村农家气息。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蓠茅肆”、“柴扉晚烟”等景点。 主要建筑则是一座仿清代建筑,前后两排共18间房舍。前排展室陈列有清代旗人的生活环境、并展现曹雪芹在西山生活创作环境的模型、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大发现及有关文章、书籍。后排6间展室内容为曹雪芹的生平家世、《红楼梦》的影响两部分。陈列的展品中有再现曹雪芹时代民风民俗的八仙桌、躺柜墩箱、青花瓷器,以及《红楼梦》中提到的一些民俗器物如满族萨满教的全套祭器、银锁、手炉、拂尘等。此外,纪念馆还另辟专室展出对曹雪芹研究的成果及各种版本的《红楼梦》。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