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黑龙江 → 哈尔滨 → 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 → 概况 |
|
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哈尔滨市西南25公里处、松花江一级阶地上。已成为我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旧石器遗址。 1982年夏,哈尔滨市文管站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若干具有人工打击痕迹的古生物化石,并在随后的试掘中出土一批猛犸象、披毛犀、野牛等古动物化石。又采集到石制品二件、人类头骨化石残片一块。证实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阎家岗一带有古人类活动。之后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了发掘,共出土标本3000余件,并发现了两个由大量哺乳动物骨胳围筑成的半圆圈形遗迹。
由于松花江支流运粮河的切割使阶地堆积物中的遗物暴露出来。1982年夏,哈尔滨市文管站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若干具有人工打击痕迹的古生物化石,并在随后的试掘中出土一批猛犸象、披毛犀、野牛等古动物化石。又采集到石制品二件、人类头骨化石残片一块。证实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阎家岗一带有古人类活动。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出自亚砂土层下部、粉砂层上部。遗址出土 石制品9件,动物化石2500余件及骨器、烧骨和粪便化石若干,并发现古营地遗迹2处。 石制品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和石核,质料有黑色燧石、灰色石英岩和脉石英等, 工艺较为进步。 获得的哺乳动物化石分属7目、15科、25属、29个种类,计有刺猬、鼠句鼠青、鼠兔、 灰仓鼠、东北鼢鼠、布氏田鼠、五趾跳鼠、西伯利亚旱獭、狼、似浣熊貉、沙狐、赤狐、豺、 黄鼬、艾鼬、最后斑鬣狗、真猛犸象、松花江猛犸象、普氏野马、大连马、野驴、披毛犀、 野猪、河套大角鹿、马鹿、驼鹿、普氏羚羊、王氏水牛和东北野牛。碎骨片多为马、牛类的 管状骨,观察其中799件,明显人工打击痕迹的有61件。 对采集的孢粉样品分析,共25科、属、种植物花粉和3个类型孢子植物计有云杉属、冷 杉属、松科、松属、桦属、榆属、榛属、鹅耳枥属、柳属、栎属、李属、麻黄属、蒿属、藜 科、菊科、禾本科、莎草科、蓼科、石竹科、茜草科、拢牛儿苗科、涂草科、伞形科、双星 藻科、茄科、蔷薇科、水龙骨科、卷柏属和真蕨纲。 发掘出土的两个古营地质址相距约40米,距地表3?3.5米,分别由300?500多块兽骨 垒筑,残存的半圆形围墙朝南和东开口,墙高0.5?0.8米,宽0.6?1米,外径5?7米。 为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 之后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了发掘,共出土标本3000余件,并发现了两个由大量哺乳动物骨胳围筑成的半圆圈形遗迹,使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成为我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旧石器遗址。 经考古发掘,出土古脊椎动物化石33种2500余件;石制品9件,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核,均为人工打击而成;人工打击的碎骨43件,骨器7件;还出土两个古营地遗址,相距40米,分别用300和500多块兽骨,包括披毛犀、大角鹿、野牛、野马的头骨和肢骨垒砌而成;还发现烧骨、炭屑和粪便化石。经碳-14测定,这些化石的年代为距今22370±300年。在这里活动的早期先民,已能构筑营地,并猎捕大批野兽,说明狩猎技术有了进步。 1982年6月发现,共发掘出土珍贵标本1200余件。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属于更新世晚期顾乡屯组披毛犀猛犸象群,计有36个属种。出土相当数量带有人工打击和刻划痕迹的兽骨片,该营地为东西向,直径3.5米,偏北处有一豁门,墙高度50—60公分,基宽50公分,还发现全墙上下古人用兽骨堆成的弧状带遗迹。经碳14测定,其年代距今为22370±300年前,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头骨化石残片属于晚期智人,被命名为“哈尔滨人”。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在“黑土地”时代较早的一处人类文化遗址,同时也说明了,在哈尔滨地区早在两万多年前就有了人类史。 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研究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补充,也为研究哈尔滨地区古代地理环境、古代气候提供了新资料。 1986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哈尔滨市西南25公里处、松花江一级阶地上。 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门票价格 10元 阎家岗旧石器时代遗址开放时间 9:00——17:00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