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辽宁 → 沈阳 → 龙首山 → 概况 |
|
龙首山位于铁岭城东二里。因它从东南奔驰而来,到了柴河岸边突然昂起,象巨龙的头,故名龙首山,是铁岭著名的风景区。每年五月,山岗上、山谷里开满色彩艳丽的蔷薇,醉人的花香随风飘荡。这里的春光美,秋景更为雅致。凉爽的秋风吹红了漫山枫叶,在层层密密的树丛中,游人不断。"龙首寻秋"是柴河八景之一。 古老的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楼,一楼为进出寺院的通道,二楼原为文人墨客品茗赋诗之处,现改为贵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题咏龙首山的书画。 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龙首山下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书院---"银岗书院"。创建者是清顺治年间进士、湖广道御使郝浴。郝浴字冰涤,号雪海,后更号为复阳。他少有才名,为人刚直不阿。巡抚四川期间,因弹劾当时权贵吴三桂,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九月贬谪奉天。顺治十五年为寻访剩人和尚来到铁岭,在南门内建此书院,收授门徒,广交学者名流。郝浴在铁岭居住了近十八年,直到康熙十四年(1675年)吴三桂反清被诛才得以官复原职。郝浴走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的书房辟为郝公祠,用来供奉和祭祠。 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随伯父来到东北,曾入银岗书院学习半年。银岗书院现占地1500平米,建筑面积420平方米,保留清代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15间,由门房、东西厢房、正房及郝公祠组成。为缅怀周恩来同志,1979年正式将书院辟为"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1988年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1)慈清寺 位于龙首山北部山顶。相传始建于唐代,原名秀峰寺,后改为水湖寺,明代重修清代又更名为慈清寺,沿袭至今。寺前的《清静阿若碑》上刻有“唐曰秀峰,明曰水湖,清曰慈清”的碑文。慈清寺古朴典雅,环境清幽。两层套院,台阶相连。整个寺由正殿,东西配殿组成一个四合院。现在殿内有“如来,观音,托塔李天王,韦驮和十八罗汉”等29尊塑像。西侧一间正房是三清观,里面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塑像。东配殿为陈列室,西配殿为游乐室,其两廓壁上都镶有近代地方名人的题壁。如《补修浮屠记》,《慈清寺藏经楼记》等。慈清寺为硬山式木结构,屋脊为龙背插剑,背坡走兽。院中有一株历经500余年的古松,院心青砖铺地,门前两侧有石狮和碑亭各一座。后院东侧的半墙亭,留下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登临的佳话,两侧的展望亭,保存着辛亥革命后维修龙山古迹的碑铭。慈清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辽北四大名胜之一,其已同龙首山一起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 (2)醉翁楼 1921年由原慈清寺山门改建而成,为慈清寺住持僧去日本取回大藏经一套藏于此楼,故也曾改名为藏经阁。 (3)秀峰塔 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曾进行过多次维修。该塔为九级实心八角密檐式佛塔,塔高16.4米。每面各有浮雕佛象一尊及一个大字,八面合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级塔檐八角处各有一个兽头和一个风铃,全塔上下共有72个风铃。阵风吹过,塔叮哆作响,优美动听。 (4)魁星楼 位于龙首山的最高峰,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原在城之东南角上,后因塌毁于1922年移至龙首山改建,几度苍桑,于1981年重修。该楼过去曾供有魁星神像,故此得名。魁星楼为四角形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楼体造型别致。四面有四块雇工匾额,东面是岳琰所题“光照龙山”,南面和西面是阎晖所题“文焕离明”和“笔参造化”,北面是刘玉林所题“星辉斗极”,均为1870年所书。该楼的四周围有两层青砖花墙,二层建筑高矗云宵,登楼展望美景尽收。 (5)星桥 据载,星桥这个地方原有一座木桥,后毁坏。龙首、龙尾被分为两段,游人只能相望而不能相聚,1958年重新修建的星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42.5米,宽5米,高18米,可载重15吨。桥身两侧设有铁栅栏和汞灯,桥体粗扩大方,美丽壮观。相声大师候室林,书画家王冠分别为星桥题写了桥名。 (6)滴翠亭 位于秀峰塔的两侧,东观柴河晚渡,群山叠翠,西望山廓朝烟,辽河泛波,正如亭上槛联所咏:“两水河流一市嚣尘都洗去,万山叠起十分爽气尽飞来。”每当雨过天晴和晨露初晓之时,滴沥之声如音似乐妙趣横生。 (7)知秋亭 进入北门抬级而上,知秋亭便映入眼帘,亭体建筑宏伟壮观,四角飞檐粗犷大方。其下方立有碑林,碑上刻有地方名流撰写的碑文。 (8)宿云亭 位于东南角上林木丛中,时闻鸟鸣声。每逢秋季,天高云淡景天一色,满山红叶层林尽染,构成优美的画面,确有红叶胜春之感。 (9)洗心亭 位于秀峰塔的东侧,临崖危峻。六角密檐式建筑,彩绘画染明油鲜艳。始建于民国初年,1979年重修。登亭俯瞰,稻田翻绿浪,柴河呈碧波。亭内有鼍龙驮石碑,下刻碑文记叙着秀峰塔和洗心亭的史实。亭上的槛联:“此地风光原秀美,出门泉水总澄清”。 (10)高鹗、高其佩诗碑亭 高鹗是《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高其佩是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指头画创始人。为纪念铁岭历史上这两位名人。1986年在龙首山上修建了高鹗、高其佩诗碑亭。二高诗碑亭和稻香亭为一组景观。三亭均为国角飞檐凉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高鹗诗碑选用了作者本人续完《红楼梦》后写的一首诗:“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中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高其佩诗碑上刻有其本人亲笔题写的指头画诗:“天设津梁自有意,山开怀抱岂无心,等闲未许人轻到,不独知音在一琴。” (11)周恩来诗碑 是为纪念周恩来两次来铁岭而敬立的。1910年周恩来随伯父来铁岭,就读于铁岭银冈书院,首次登上龙首山。1985年铁岭人民为纪念“大江歌罢掉头东,遂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一诗而建。 (12)八景亭 位于星桥北侧,为两级八角飞檐结构。亭上“八景亭”三字出自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延毅的手笔,亭四周绘有:八大仙人的兵器,八种名花,《封神演义》里面的八卦图及历史上铁岭著名的“八大景”(龙首寻秋,蓬渡风帆,柴河晚渡,红崖积雪,鸳湖泛月,白塔横云,帽峰云树,山郭朝烟)等30多个画面。 (13)四望阁 位于龙山顶峰,由一座三层凉亭和一座阁楼组成。登上四望阁,西看银洲,高楼林立,马路纵横,古城新貌;东望柴河,碧波荡漾,恰似玉带,缠绕龙山;近处沟壑交错,花红似锦,松林满山;远处山峦叠蟑,枫林成片,红绿相间,别有情趣。 (14)太阳庙 座落于龙首山脚下小岭子,因庙中供奉太阳神,故名太阳庙。太阳庙为四合院,正殿及配房高出前庭甚多,中间由石阶相连。太阳庙建筑方式独特,窗、墙、顶、檐、梁、柱均由石头雕砌而成。从整体造型到石阶、石匾、石碑和石头楹联都匠心独运,特色郁浓。庙内浮雕构思奇特,玲玫透剔,巧夺天工。该庙有22尊雕像,正殿供有太阳神、老祖,吕祖和财神,东西配殿是道人练丹参禅之所。 (15)铁岭烈士陵园 座落于龙爪峰顶。建于1972年,占地面积3,136平方米。1980年曾进行修复。该陵园是为纪念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159名烈士而建,碑上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巧”,两侧是毛泽东同志的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陵园四周由红色砖墙围绕,门前有90级石阶垂抵山脚。 (16)中朝友谊林 在烈士陵园南侧有一片茂密的杏林,林边立一石碑,正面用中朝两国文字刻有“中朝友谊林”两排大字。此林是1952年至1958年期间在铁岭学习的500名朝鲜孤儿留给铁岭人民的纪念。每当春天到来,杏林银花满枝,芳香四溢,吸引无数游人。中朝友谊花千树,碧叶层层缀晓天。美丽的“杏林春晓”已成为首山佳景之一。 (17)龙门 该门是龙山风景名胜区的正门,建于1987年,它是一座牌坊式中山门。门楼造型别致,气势雄伟,色彩斑斓,工艺精湛,为长方四角飞檐,分上中下三层,下面由四根石柱支撑。建筑材料多采用汉白玉和琉璃瓦,门楼高1.4米,三孔,宽13米。龙门正面上方是赵朴初题写的四个大字:“龙首千秋”。大门两侧有一对汉白玉狮子,左侧竖立一巨石,上面刻有出自当代书法家王骋手笔的“龙首山”三个大字。 (18)龙园 此园是游览龙首山的第一景点。其位于龙山山门前山脚下,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1公顷,是一座仿谐趣园的古典建筑。园内有仿清式角亭4个,中间由曲廓相连,亭子下面是座喷水池。龙园中央竖立一尊壮士柴义和郝氏女雕像,仿佛向人们讲述龙山的传说。半山坡有一对花岗岩雕刻的二龙吐水。每当夏季,上有二龙向下吐水,下有龙池向上喷水,整个龙园喷雾弥漫,色彩绚丽,构成一幅十分壮观的景象。 (19)驻跸塔 该塔位于龙尾山南部陡峭的山峰之上。相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所建,原名无考。后因清康熙十年(1671)年清圣祖康熙皇帝东巡途经铁岭并登上龙山于此驻跸,从此得名。驻跸塔为青砖结构的九级空心八角密檐式佛塔,塔旁有驻跸亭,塔下有康熙诗碑,上面刻有康熙当年所作的《铁岭》一诗:“雨余塞草自绿,日出山花更红,辙迹神洲近远,骥鸣广陌西东”。 (20)柴河水乐园 该园位于龙山脚下,柴河岸边。银州区城西,最高峰海拔240米,整个景区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山上火山岩。壁立如峰拔地而起,周围群山烘托山峦叠嶂。北有古石洞新石器遗址,南有云峰洞贯穿山中,东山有山植园、葡萄园、鹿场,西山有南果梨、杏桃园、猪场,鸡场。帽峰居群山之首,登山展望,铁岭城廓及龙山美景尽收眼底。帽峰山顶松林苍劲植被丰富,几株苍松挺拔入云,身临其境如在云雾中,帽峰云树是铁岭八景之一。整个帽山、群山环绕帽峰独峙,怪石横生洞天府地,树高林密果园遍布,引来三江四水人,游山尝果夜忘归。 →回复
在辽宁北部,有一座“较大城市”叫铁岭。铁岭城内有一座山叫龙首山。山的东面有一条河叫柴河。这山、这河,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关于这山、这河,还有一段凄美而悲壮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铁岭这个地方还没有城,只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村庄,也没有山,只有一条河,叫麒麟河,时常泛滥成灾。河边有一户姓郝的人家,只有父女二人,靠打鱼为生。 一天傍晚,父女二人打完鱼收工回家。突然路边蹿出几个强盗,把老汉打倒在地,抢走了老汉的女儿。老汉急得大声喊叫:“快来人哪,胡子抢人啦!”这时跑过来一位武士打扮、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只见他手起剑落,三下五除二,砍倒了三个强盗,救回了老汉的女儿。剩下的强盗也都吓跑了。武士上前扶起老汉刚要搭话,不料身后飞来一镖,刺在武士的左臂。武士忍痛拔出飞镖,追上去杀死了那强盗,自己也倒了下去。父女俩见武士双眼紧闭,面色苍白,不省人事,左臂上的伤口流出的血色发黑,断定是被毒器所伤。他们赶紧把武士抬回家中。从此,父女俩煎汤熬药,精心照料,而武士的伤不但不见好,反倒一天比一天重。父女俩愁得没有办法。 一天,老汉从河里打了一条红毛鲤鱼,赶紧拿回家让女儿给武士熬汤喝了。说来也怪,武士喝完鱼汤,顿时精神大振,立刻就能下地走动了。宾主相互道谢救命之恩自不必说。叙谈得知,这位武士姓柴名义,年方二十一岁,从小投师学艺,练就一身好武艺,为打抱不平而吃了官司,因此只身流落江湖。老汉见柴义身世可怜,便收为义子。从此一家三口平安地过着日子。 一晃儿三年过去了。这一天,忽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河水猛涨,眼看就要吞没庄稼、冲毁房屋。这时村里来了一位道士,告诉村民:“龙宫一日,人间三年。三年前的今天,你们村里有人打到一条红毛鲤鱼,它是河中恶龙的得意徒弟。恶龙兴风作浪,是要与人间算帐啊。”人们惶恐不安地问道士有何解救办法,道士说:“只有打鱼者自身跳入河中让恶龙吃掉,方能解除这场灾难。”这话传到老汉耳朵里。他思前想后,最后拿定主意,一人做事一人当,宁死也不能让乡亲们受连累。他把自己的想法对女儿和义子一说,柴义忙说:“鱼汤是我喝的,还是让我去吧,凭我的武艺也能与恶龙拼杀几番,如果能战胜恶龙也算是为民除了大害。”老汉争执不过,也只好依了柴义。 第二天清早,父女俩陪柴义来到河边,全村的百姓也都到河边站脚助威。只见柴义一身武士装束,手执利剑,威风凛凛地等待着恶龙的到来。 一会儿工夫,只见河水骤涨,浊浪翻滚,一条三丈多长、二尺来粗的恶龙跃出水面,张牙舞爪地直奔柴义扑来。一会儿跃上浪尖,一会儿潜入水底,从水中杀到陆地,从岸边又战到水里,直杀得浊浪涛天、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风平浪静,天开云散。只见恶龙已被截成两段,死在岸边。柴义却不见了,岸上只剩下了一顶武士帽。乡亲们见此情景,都哀叹不已,父女俩更是放声恸哭。人们把恶龙的尸体就地埋了,把柴义的帽子埋在了恶龙尸体的正南方。 天长日久,两处都长出了大土包,而且越长越大,逐渐变成了大山。从此,人们就把埋龙头的地方叫做龙首山,埋龙尾的地方叫龙尾山,把埋柴义帽子的地方叫帽峰山了。为了纪念柴义,人们还把麒麟河改叫为柴河。如今龙首山、帽峰山都已经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柴河沿岸也成为了风景秀丽的旅游观光带。 →回复
秀峰塔位于慈清守南200余米处,明自治二年(148年)建成。该塔因建在秀峰电 (慈清寺)附近而得名。塔为9级实心8角经檐式佛塔,每面各有一尊浮雕像和一个大字,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密据上下分别确72个兽头和风铃。秀峰塔虽然几经风雨,至今仍然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曾进行过5次较大的维修。 秀峰塔东侧悬崖峭壁,在临崖危峻处于民国初年始建洗心亭,1975年重修。该亭角密檐,彩绘画梁。洗心亭内的大饭石形似乌龟。相传,以前石下是泉水,涌流不息,飞瀑直下柴河。亭内还有驮石碑,碑文记述了建筑秀峰塔和洗心亭的史实。亭上的橡梁描绘了龙山景区的秀姿。"此地风光原秀美,出水泉水总澄清。"与洗心亭相呼应的是滴翠事。该事位于秀峰塔的西侧,6角造型粗护美观。站在亭内可东观柴河从群山叠翠中而来,沿岸稻田翻绿浪;西望山郭朝烟,辽河泛波。这一美景正如对联所形容:"两水环流一市嚣尘都洗去,万山叠起十分爽气尽飞来。"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