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又称昌宁公家庙,在宁武县城西南60公里石家庄镇定河村北500米处。据碑文记载,庙建于金泰和八年(1208),明永乐和正德年间均有重修,现存主体建筑正殿为明代建筑。座北向南,面宽三间,进深两间。悬山顶。置五踩双下昴斗拱,明间设斜拱,龙形耍头。院内古松掩映,古色古香。殿内置阁,内塑昌宁公(台骀)像,衣冠楚楚,表情凝重,保存基本完整。1981年,当地群众自动集资维修殿宇及舞台。
台骀(昌宁公),为金天氏少昊的后代,为上古时代五帝的水官。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天福年民(936-943)被追封为昌宁公。宋代追谥灵感元应公。传说台骀是一位了不起的治水大师,他辗转于甘肃、陕西、山西、青海等广大地区,降伏水患,造福人民。对于台骀的功绩,《山西通志》、《宁武府志》等历史文献均有“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的记载。因台骀治水有功,被封为掌管汾州一带的地方官员。台骀死后,其历史功德久久流传,人们立庙造碑,把他推崇为“雨神”和“雨师”。每逢农历五月十八日。这里都要举行传统庙会,届时,附近各县的群众,包括原平、静乐、五寨、神池等地商客云集,盛况空前,以此纪念这位“能御大灾,能抵大患,有功烈于民”的一代治水大师。
支锅奇石位于楼子山西麓,传为台骀的指挥台。此石立于约40度的山坡上,周环绿草野花古柏,背倚苍苍管涔,面临汾水深涧,煞是壮观。那灰褐色的砂岩,历经风雪雷雨冲刷,历数千百年而一直巍然屹立。这块巨石高约3米,阔约2米,竟以两块不足一尺见方的小石为柱脚,立于倾斜峭崖边沿的平滑石面上,那柱脚之间的空隙竟能钻进三个人。若以一人去推,奇石微动,三人去推,依然如故。倘用一二十个力士合力去推,巨石轻轻晃动,分寸不移。
奇石,状似加盖的锅,山石如同大锅的支脚。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支锅奇石”。尽管奇石的奥妙令人困惑,然而关于它的传说却很动人。上古,这里有一片沼泽地带,江河横溢,汾水为患,烂泥遍地。为拯救苦难的人民,五帝便派遣水官治理。水官昧的儿子台骀经多方勘察,劈山引水,疏通河道,终于使河水归道,泽地干燥。现今的汾河河道,便是经他治理而成的,支锅奇石正是他镇压汾河之魔的地方,也是台骀指挥治水的“将台”。因而,人们把支锅奇石叫做“镇魔石”。人们不忘台骀的功绩,便在定河村修庙祭祀,庙名“昌宁公家庙”,至今犹存。据《宁武县志》记载,明代曾设“支锅石屯”,驻扎有军队,清代废之。
支锅奇石所座落的峭岩,是一块整体页岩。在它那高约二丈余的岩壁上凿有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紫塞长城”,字体呈长方形,每字长1.3米,为明正德七年(1512)宁武关兵备张凤翊所题,被称为“摩崖题刻”。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