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天津 → 天津城区风光 → 天津三宗宝 → 概况 |
|
在天津旧城内外,均为明代修建。津门谚云: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 其一鼓楼,位于旧城中心,明永乐二年(1404)始筑天津卫城,弘治六年(1493)修建鼓楼。楼下部砖砌城台,四面开设券门通道,以沟通城内四条大街。门上嵌石额曰:“镇东”、“安西”、“定南”、“拱北”。城台之上建木结构城楼,上、下两层,青瓦歇山顶。下层供奉神像;上层悬大钟一口(钟现藏历史博物馆),以钟代鼓,每日撞击一百零八响,用以报时。外檐挂津门诗人梅小树手书楹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声”。1952年,鼓楼因有碍交通被拆除。 其二炮台,在城外四周。明崇祯十二年(1639)拨地建造,共七座分别设置于海光寺西、马家口、三岔河北、窑洼河南、西沽、邵公庄东、双忠南。每座炮台拨10名兵士昼夜防守,用以保卫城区的安全。“七台环向”曾列为清代天津八景之一。 其三铃铛阁,在城外西北角。为稽古寺内的藏经阁。寺为明神宗于万历七年(1579)敕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建。阁外檐重出,檐牙参差,檐角悬挂风铃,共计48只,微风吹拂,远闻数里,故名铃铛阁。阁内藏佛教《大藏经》及名贵图书,是古代天津文化圣地和重阳登高之所。光绪年间被大火焚毁。1901年旧址改建铃铛阁中学。
早晚钟声听鼓楼 明朝弘治年间的一日清晨,天际隐隐泛出一丝淡淡的红光,一位驼背老人登上钟鼓楼,面向着太阳初升的地方,敲响那口巨钟,108声浑厚远播的钟声,将整个天津城从沉睡中唤醒,一日的繁华与喧闹便在阵阵钟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今天的鼓楼很威风,现代的建筑技术让它显得更加金碧辉煌,站在鼓楼的脚下,脸贴着蓝青色的城砖,希望她在耳边诉说着属于她的将近500余年的沧桑。钟还在,她也只能在现代人好奇花上10元钱的时候,长鸣几声,也仅此而已了。 “弘治年间的鼓楼,被称作‘钟鼓楼’,是整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它占领了天津城的制高点。”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罗澍伟告诉记者,明代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建城的时候还只是个土围子,到弘治六、七年(1493-1494),才砌成砖城,修建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城楼和四处城角的角楼。位于城中心的鼓楼,也是在这个时候修建起来,名为钟鼓楼。这座钟鼓楼高三层,楼底的一层,是用砖砌成的一座方台,下宽上窄,辟有四个拱形门洞,通行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在这座台子上,修建了两层楼。第一层供奉观音大士,天后圣母,和关羽岳飞等。楼的第二层,悬有重300斤的铁钟一口。 “传说中,鼓楼钟、鼓皆有,但后来鼓被搬出,它却被称为‘鼓楼’。清朝诗人周楚良有一首《竹枝词》中写道:‘本是钟楼号鼓楼,晨昏两度代更筹,声敲一百单零八,迟速锅腰有准头。’” 当时的天津人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惟一的时间,就是鼓楼分早晚两次敲钟的声音。钟声清脆响亮,传遍城里城外和海河南北很远的地方。同时,鼓楼是天津城市繁荣的见证,明代著名的集市之一宝泉集就是依傍着鼓楼,“当年的天津城,号称‘赛淮安’。”罗老的语气中颇有些自豪,他说,清代一位天津诗人梅小树写过一副对联,挂在鼓楼上,上联是:“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下联是“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 天津鼓楼在清朝末年被破坏。光绪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城墙被拆除,独独鼓楼幸存。不久,楼为消防队占用,作为瞭望台。民国十年,直隶省长曹锐,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照原样重建,把鼓楼四个城门的名称“镇东”,“定南”,“安西”,“拱北”,请名书法家华世奎书写。1952年,城市建设中才把它拆除了。 升平时节看炮台 在很多介绍天津的旅游网中,时常将三宗宝中的炮台说成是大沽口炮台,其实,被称作三宝之一的炮台早已因一纸屈辱的《辛丑条约》,而被强行拆除,如今还能看到的只剩下北营门东马路的炮台台基。 在红桥区北营门东马路118号的一座红砖小二楼前,记者见到了仅存在的炮台台基。台基高约2米,底边呈正方形,每边长16米多,占地面积约260平方米。红桥区文物管理所所长王玉柱告诉记者,这7座炮台比大沽口炮台早了178年的历史,窑洼炮台被废弃后,除了这个台基没有留下什么东西,长期荒芜。日伪时期,上面盖了房,建立了派出所,老百姓称之为炮台派出所。1956年,街所合并后,派出所搬走,改为区政府干部宿舍至今。几年前,三条石房管站把台子四周用水泥包围起来,加以保护。 记者很奇怪,为什么没有在墙面上看到“红桥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王玉柱笑着说:“因为牌子是铜的,小楼里的马老太太怕被人偷走,就干脆收到自己家里保护起来了!” 据王玉柱介绍,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年),外有满族统治势力的侵犯,内有李自成“兴风作浪”,内忧外患中,天津这个水陆交通的咽喉,立时成为了保卫京师的前沿重镇。明朝政府责令天津总兵赵户栋环绕天津卫城所建七座炮台,分别设在七个地方,就是今天的冯家口、海光寺西、三岔河口北岸、河北区窑洼南岸、红桥区西沽、邵公庄东和双庙街。每座炮台拨10名兵士昼夜防守,用以保卫城区的安全。清朝时候,张志奇写的《七台环向》诗,把炮台列为“天津八景”之一,可以想见当时炮台多么壮观了。 然而,壮观的炮台并没有守卫住明朝岌岌可危的政权,随着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清兵入关,炮台遂成废物。清人崔旭在《津门百咏》中写道:“防御森严列炮台,绕城七处亦雄哉;升平时节闲无用,断壁残基长绿苔。”不过到了1900年庚子事件中,有的炮台却在抗击八国联军中发挥了作用。于是,在《辛丑条约》的条文中,八国联军要求拆除这7座保家卫国的“战士”。 真面难谋铃铛阁 如今,想看到铃铛阁的原貌是不可能的了,记者惟一能找到的是因铃铛阁而得名的“铃铛阁中学”和学校里的六块碑刻。在这只鳞片爪中,记者慢慢体味着被掩埋的过去。 仅存的六块碑刻上,也仅仅是改稽古寺成稽古书院的原因和稽古书院的课式章程。“光绪十三年,因稽古寺僧人不法……乃于改设书院”。 “……每年前半年课经文策论后半年课经解诗赋春秋……以每月二十日为课期,二月间课,十二月停课。” “春秋甄别录取八十名计正取,十五名副取,二十五名次取,四十名外取,列备取,二十名遇有扣除者挨补。” 在书院上课,学习好的书院还会给予“奖学金”。“每课奖银由官给发膏火,课卷由书院给发。正取第一名膏火津钱三吊文,第二名到第五名各二吊文,第六名至十五名各一吊五百文。副取第一名膏火津钱一吊五百文,第二名到二十五名各一吊文,次取第一名膏火津钱一吊文,第二名至二十名各八百文,余无膏火。” 在稽古书院当老师要求很高,“必择品学兼估者主讲经史,不必拘定本邑人,……”可见,当时只要是人才,不论是哪里人都会被“搜罗”进入书院。 铃铛阁中学校长乞明告诉记者,多年以前学校翻修操场的时候,还挖出了两个没有了头部的石龟。“当时是用了一辆8吨的拖车才把其中一只拖出来,另外一只依然埋在操场下面。”铃铛阁的焚毁或者说是铃铛阁的被忘却,让乞明很感到遗憾,看着在操场上跑来跑去的学生们,他说,“铃铛阁的历史,应该让现在的孩子们了解了解了。” 据天津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罗澍伟介绍,铃铛阁,是一种俗称,原来是一座“藏经阁”。始建年代其说不一,有说始建于唐代,有说建于元代,有说建于明代。乾隆《天津县志》卷八附“坛庙”:“稽古寺,在西北门外西北隅,万历七年敕建,康熙三十八年重建,有藏经阁。”这里的藏经阁,便是铃铛阁。同治《续志》:“海会寺,在城西稽古寺西,元至正间天竺国僧海会结庵于此,故名。明万历年间重建。”显然,这两条记载有不同之处。但天津著名地方志学家高凌雯却用他的解释,解决了两者的矛盾:即万历时所建的稽古寺在海会寺旁,元朝时建海会寺,在明末时倾圯,并入稽古寺。《天津县新志》卷二十五附“寺观”说:“海会寺在城西北,元至正间天竺国僧海会结庵于此,故名。旁为稽古寺,明万历七年建。其后,海会寺圯,以地并入稽古寺。” 藏经阁原是海会寺的建筑,后并入稽古寺,成为它的附属建筑物。“阁两层,宽五楹,飞檐四处,如鸟张翼。”“藏经阁”共两层,但基础高在一丈多。屋顶飞檐突出,画梁雕栋,庄严华丽。为了宣扬佛家醒世作用,防止飞鸟的破坏、玷污,在房脊屋檐檐角悬挂48只风铃,长一尺多;微风吹动,铃声由近而远,好像波浪一样,清澈悦耳。声音可飘扬二、三里,为这一带居民平添了异彩,深受人景仰。久而久之,铃铛阁声明大噪,遐迩皆闻,反凌驾于稽古寺之上。 阁里藏有十六柜佛经,其中的《大藏经》包括了几乎全部的汉语佛教经典,还有贝叶经,这些经典版本是很珍贵的。康熙年间,由天津道署捐资重修稽古寺,请来江南名匠,仿照黄鹤楼修葺一新。同时,扩建了平房数间,以作考文之需。 阁内的藏书楼中,书笺大部分是当时的名流所捐赠,多为稀世之珍。海内孤本达数百种之多,尤以元、明人手抄本(百余种)以及六朝写经四十卷最为珍贵。传说,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为“晒经节”。到了那一天,阁内的全部藏书均置于阳光下曝晒,蛀虫防腐;同时借此良机任人阅览,以飨读者。当时津门的一些文人学士,纷至沓来、先睹为快,一时盛况空前。 以清代光绪十八年(1892),因稽古寺临近的木板厂失火,殃及铃铛阁,可惜这一著名的故迹连同藏书一起被大火焚毁。现在,也只有铃铛阁中学和那六块碑刻,记载着天津城曾经有过一座美丽的建筑 →回复
【 鼓 楼 】 作为“三宗宝”之首的鼓楼,它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天津自明永乐二年(1404年)设卫,最初只是土垣筑城,至明弘治六年(1493年)前后,山东按察副使刘福兵备天津,委派都指挥陈逵率兵修城,改铺砖石的同时增建东南西北城楼。期间,鼓楼在城中心位置落成。 提及鼓楼,人们自然会想到“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这传唱已久的佳妙之句。此乃清代天津诗人梅成栋(字树君)为鼓楼所撰,正是它赋予了鼓楼诗一般的生命,风采永驻。 鼓楼应该称之为钟鼓楼,鼓楼上所悬的洪钟之声雄浑悠远,最能动人心弦。自古以来,击鼓、撞钟用以报时所需。鼓楼建成之初,楼上曾有一面大鼓,每日晨昏击鼓,但因声波不足传遍城厢,后从山东浜州长老院运来一口大铁钟,取代大鼓。此钟高2.3米,下口直径1.4米,重约1500公斤,下口为八个垂足,造型古道优美。 1921年,饱经沧桑的鼓楼得以落地重建,为铭记天津城的历史,人们又将已拆毁的四座城门“镇东”、“安西”、“定南”、“拱北”的名字请天津大书法家华世奎题书,制成石额,镶置在鼓楼四门之上。1952年,因市政交通建设需要,鼓楼被拆除。2001年9月28日,在无数人的热切期盼中,鼓楼重建竣工。它尊古而不拘古,风采万千,再一次向世人昭示着天津600年历史的华彩。 【 炮 台 】 说起老天津的炮台,有人误以为是大沽口的炮台(清嘉庆二十二年,即1817年始建),其实是指早于它170多年的、建在天津城周围的炮台。明末,满军多次入关,明王朝为加强天津防务,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天津卫城外拨民地建炮台七座,令总兵赵良栋每日各台拨兵十名,昼夜防守。当时的七座炮台位于三岔河口北、窑洼南岸、西沽、邵公庄东(梁家嘴)、城西双忠庙南、海光寺(炮台庄)、马家口(大光明桥一带)。清康熙《天津卫志》中的 “天津卫图”也标明着七座炮台的大体位置。七座炮台各具特点,或明或暗,攻守兼备。 咸丰、同治年间,地处要冲的三岔口炮台不断加固扩建,炮台周长已达230丈,并建起一座高达五层的 望塔,雄伟壮观。梁家嘴炮台异常坚固,上有三尊大炮,当地人称之为“三炮台”。另外,位于河北窑洼附近的炮台有一度每日中午时分鸣炮一响报时辰,故又有“钟炮台”之名。特别是海光寺炮台一带后得名炮台庄,作为地名一直沿称至今。 【 铃铛阁 】 著名的铃铛阁是座藏经阁,位于天津老城厢外西北一里许。藏经阁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砖木结构,古朴庄重。其地基高出地面近丈,基上为两层高阁,雕梁画栋,气宇不凡。阁之飞檐四出,如同鸟翼开张。藏经阁不同于一般寺庙建筑仅在檐顶四角悬铃,而是在飞檐奇突的阁顶四周、屋脊房椽各端系着千余个铜铃。每个铜铃近尺高,不仅美化了藏经阁,而且在风吹来时铃动声响悦耳,可飘扬数里之遥,为卫城增色不少。天长日久,藏经阁的正名渐渐被人淡忘,习惯以“铃铛阁”称呼了。 铃铛阁内早年藏有16柜佛经,为元代内府御赐海会寺的宝贝,其中《大藏经》几乎包括了全部的汉语佛学经典,弥足珍贵。光绪十八年(1892年)三月初七,铃铛阁附近的一场大火将此阁焚毁,震惊各界。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高凌雯等天津名士以普及教育、救国强民为宗旨,在原稽古书院的基础上,于铃铛阁旧址创办了天津首家官立中学堂,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声誉卓著,发展至今的天津铃铛阁中学一直在此。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