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广西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交通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广西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概况
白莲洞洞门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在柳州市南郊12公里的白面山南麓,是以白莲洞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提议筹办的我国第一座洞穴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博物馆。



  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文中、贾兰坡教授发现此洞 ,1973一1982年进行了全面清理发掘,获得众多的动物化石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包含着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三期文化连续序列,它对探讨华南地区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以及建立华南中石器文化系统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对比资料。



  白莲洞自然环境奇特,迂回曲折的洞中狭道全长1870多米,溶洞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洞穴底层,全长370多米的地下河道流水清幽,终年不息。洞前有湖泊遗迹。周围群山环绕,景色秀丽。其洞穴堆积层中曾出土动物骨化石,牙齿化石和石器、石制装饰、原始夹砂陶片等文化遗物。



  博物馆陈列分洞内和洞外两部分。洞内陈列有洞穴区域现象现场,洞穴古人类遗址现场和洞穴古人类生产生活雕塑;洞外陈列有史前动植物现场陈列,室内有白莲洞史前文化陈列,柳江流域及其附近古人类文化陈列和洞穴知识。白莲洞博物馆以出土文物与自然标本为藏品,展现出中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面貌。博物馆的陈列室内陈列了大量的古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遗物)说明了大约距今5万年以前“白莲洞人”已经会缝制衣服、用火和熟食,构成了白莲洞文化。白莲洞文化及附近的“柳江人住址”在人类学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白莲洞遗址已经成为中外人类学家关注的科研场所、科普课堂和旅游胜地。   
                       






白莲洞人
白莲洞
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1
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2
白莲洞发掘出剑齿象化石(复原图)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lily0208(小雨) 2007年3月7日 23点26分 评分:10
  白莲洞位于柳州市南郊莲花山上,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白莲洞洞高而十米,主洞面积774平方米,洞侧有地下河,长年流水潺潺,洞前有湖泊遗迹。周围群山环绕,景色秀丽。
  白莲洞是中国第一座洞穴科学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室内陈列了大量的古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些化石(遗物)说明了大约距今5万年以前"白莲洞人"已经
会缝制衣服、用火和熟食,构成了白莲洞文化。白莲洞文化及附近的"柳江人"遗址在人类学上占有相当重要地位。白莲洞遗址已经成为中外人类学家关注的科研场所、科普课堂和旅游胜地。

白莲洞洞穴博物馆联系电话:3833358


 
→回复
lily0208(小雨) 2007年3月7日 23点30分 评分:10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简称白莲洞博物馆)位于柳州市市郊东南12公里的白面山南麓,东接柳石一级公路,南连南柳高速公路,西临白莲机场,海拔249.8米,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集洞穴科学研究、科普和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主体为白莲古洞。白面山是一巨大的连座峰林山体的一部分,中有一面积达7500平方米的石灰岩溶洞,共有5个洞口,主厅洞口朝南,因洞口正中有一块巨大的白色钟乳石,形似莲花蓓蕾而得名白莲洞。
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华南洞穴调查队在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率领下,到广西调查巨猿和人类化石时,在白莲洞土层中发现四件石器,1件扁尖的骨锥和1件粗制的骨针。这些石器均由砾石打制而成,石质为硅质灰岩和石英岩。骨器针身和锥体已残破。后经鉴定,认为该洞庭湖的堆积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1961年,柳州市政府将白莲洞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馆在裴文中教授倡议下,于1981年开始筹办白莲洞博物馆,同年5月1日裴文中为白莲洞题词:“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的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1985年春节期间,白莲洞博物馆正式开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对外宣布了这一消息。同年2至5月,日本国家电视台、英国电视台、香港电视台先后派员来到白莲洞拍摄电视。
白莲洞博物馆因其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内涵和洞内典型的岩溶地质现象而令中外专家、学者和游客瞩目。不少中外专家、学者在参观、考察白莲洞后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中科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贾兰坡教授为白莲洞遗址发现40周年纪念题词为:“白莲清香泥不染,洞内堆积内涵多”。香港中文大学邓聪教授认为:“白莲洞遗址的发掘,完全解决了中国考古学上中石器时代的长久不解之谜”。日本学者植原和郎和国际洞穴学会主席福特在考察白莲洞后,则分别得出了“日本人与柳江人同宗共祖”,“柳州是世界岩溶地形的心脏”的结论。白莲洞博物馆享誉海内外。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是以白莲洞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遗址博物馆,其陈列可分为洞外和洞内两大部分。洞外陈列由室内陈列(柳州原始文化、岩溶洞穴知识、生物标本陈列)、“史前动植物”露天陈列组成;洞内陈列则由遗址现场陈列和洞内地质现象陈列诸部分组成。洞穴参观路线长达1870米,沿途在古人类生活情景的复原雕塑像十几组,洞外有史前动、植物园,园内塑有大熊猫、剑齿象、犀牛等史前动物的大型雕塑。白莲洞也被称为“史前植物园”,可分6层的溶洞迂回曲折,各层钟乳石、石笋、石幔绚丽多姿,怪石奇特典雅。最底层为一地下河道,长约370米,流水清幽,可泛舟。洞内空气迂回荡缓,薄雾轻扬。
白莲洞遗址其年代跨度在3万年左右,跨越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这正是人类的经济形态由攫取型向生产型飞跃的阶段。该遗址层位齐全,是南亚热带罕见的全球性古气候信息储存库。白莲洞遗址不断有文物出土,从1961年至1990年止,共从洞穴堆积层中出土动物骨化石3550件,牙齿化石390枚和石器、石制装饰等文化遗物。此外,还发现古人类用火遗迹。
柳州原始文化陈列 柳州历史文化积淀源远流长,有起自更新世早期即距今100多万年前与巨猿化石相伴的早期直立人,继之,有距今4.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智人化石柳江人,在市郊白莲洞、鲤鱼嘴、九头山、都乐岩周围的大小40多个洞穴中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古人类化石及文化遗存。柳州因集合了“柳江人”、“白莲洞人”、“大龙潭人”等数万年史前文化积淀而饮誉海内外,成为日本人寻宗觅祖的地方。陈列室突出地把柳州史前文化特别是白莲洞文化系列化,以此向世人展示柳州乃至广西的历史文化渊源。
柳州岩溶洞穴地质知识陈列 柳州素有“世界岩溶地形心脏”之美称。经柳州市区发育的地岩溶地貌洞穴就有200多处,加上两县约有500处大小溶洞,可供开发利用的就达50余处。这些洞穴由泥盆纪跨石炭纪,到二迭纪自老到新都有出露;类型有旱洞、水洞、地下河,以及大小不一的落水洞;地表形态有天窗、天生桥等。由奇山、异石、怪洞、碧水组成秀丽景观。白莲洞博物馆以白莲洞地质现象为中心,系统展示柳州岩洞这一独特现象,为科普地质教育服务。
生物标本陈列 柳州古代、现代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白连洞博物馆以化石和现生标本的形式,分门别类展示出来,以此向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普及生物知识。
“史前动植物园”露天陈列 白连洞遗址是罕见的南亚热带晚更新世玉木冰期以来全球古气候信息的储存库,遗址内孢粉及动物化石十分丰富。博物馆在现有60余亩山前坡地上,恢复了古代原始森林生态环境,复原了剑齿象、大熊猫、犀牛等古动物的形象,将其建成了一座 “史前动植物园”。
白莲洞文化遗址场陈列 白莲洞文化遗址是一处包含旧石器时代晚期经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三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址,内涵十分丰实。发掘后的文化遗址,采用玻璃全封闭式的保护,清晰地展示了白莲洞文化系列,成为中国乃至国外同时代遗址地层对比研究的标尺。此外,在遗址狭长的洞穴内,博物馆还采用雕塑的形式,塑造了近十组反映原始人生产生活场景的塑像。
洞内地原现象陈列 白莲洞全长1870米,共有5个洞口,溶洞上下起伏、迂回曲近、可分六层、总面积达7500平方米,在洞内漫长的穴道壁上,可以看到多种地质现象和海底生物化石。有成千上万只蝙蝠藏于洞穴深处,地下河有盲鱼嬉游。含有三氧化钙的水滴蒸发后的沉淀物形成天然后坝,蜿蜒盘旋,岩石中石膏、白云石、方解石晶体闪闪发光。岩溶形成的石幔、石笋、石柱处处可见,形成奇妙瑰丽的景观。游人置身于此仿佛到了神话天境,同时可学到不少有关洞穴的地质知识。

 
→回复

邻近景点
漓江风光
阳朔风光
龙脊梯田
资源景区
荔浦景区
芦笛岩
愚自乐园
斜阳岛
涠洲岛
龙胜景区
象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