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广东 → 东莞 → 可园 → 概况 |
|
可园在东莞市区西博厦村。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徐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咸丰八年(1858年)建成。面积2204平方米,绕以青砖围墙。 园北临村中大池塘。园内共19个厅、15间房。左回右折,互相沟通,大小门户多达140多个。建筑物分西南、东北两组,中隔庭园。主体建筑名可楼,楼前有曲尺形水池,楼高15米多,底层大厅名可轩。其侧有石梯级,盘曲可上绿绮楼,复又能通可楼第二、三层。第四层是邀山间,登阁可俯览园中景色。楼阁为水磨青砖结构,地铺褐红砖阶,缀以花台、花径、假山,由环碧廊贯串起来,构成整体。当年画家居廉常居此,留下许多吟咏。曾一度荒废,建国后辟为公园。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合称广东近代四大名园。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此人以例捐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三年后竣工。可园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外缘呈三角形,园内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间房,其名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其建筑是清一色的水磨青砖结构。最高建筑可楼,高15.6米,沿楼侧石阶可登顶楼的邀石阁,四面明窗,飞檐展翅,凭窗可眺莞城景色。 步入庭园,即是环碧廊。长廊环绕整座园林,环长廊一周,全园景色可尽览无遗。环碧廊的开端设在“擘红小榭”之中。“擘红”是剥荔枝的意思,擘红小榭就是主人邀请文友品尝荔枝的地方。双清室是可园的又一胜景,其结构十分奇妙:堂中的建筑、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亚”字为图,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 “双清”之后,是“问花小院”,为主人赏花之处。顺环碧廊步出“问花小院”,来到一处广阔空间,园中花丛果坛,满目青翠,被称为“壶中天”。“壶中天”无任何建筑,它是倚着四面的楼房而形成的一方独立的空间,是园主人下棋喝茶的小天地。“可堂”是可园最庄严的建筑,四条红石柱并列堂前,显得气派不凡。堂外左右两廊长花基,秀丽中蕴藏着庄严肃穆。右前方设一小台名“滋树台”,为专门摆设盆景之用。堂外正中筑一大石山,状似狮子,威武雄壮,其间建一楼台,人称狮子上楼台。 在3.3亩的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并俱全。它虽是木石、青砖结构,但建筑十分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风格。它布局高底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可园创建人张敬修,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又广邀文人雅集,使可园成为清代广东的文化策源地之一。 现在,可园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在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可园景区从原来的5.5亩(3630平方米)扩大到30亩(20000平方米),经过不断完善,更加可人。 环碧廊 步入庭园,展现眼前的是远近闻名的环碧廊。长廊环绕整座园林,环长廊一周,全园景色可尽览无遗。环碧廊的开端设在“擘红小榭”之中。“擘红”是剥荔枝的意思,擘红小榭就是主人邀请文友品尝荔枝的地方。过擘红小榭,第一处景点是桂花厅,这是园中的餐厅,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清水鱼池和“人工空调”。 双清室 双清室是可园的又一胜景,其结构十分奇妙:堂中的建筑、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亚”字为图,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 问花小院 “双清”之后,是“问花小院”,为主人赏花之处。顺环碧廊步出“问花小院”,来到一处广阔空间,园中花丛果坛,满目青翠,被称为“壶中天”。“壶中天”并无任何建筑,它是倚着四面的楼房而形成的一方独立的空间,是园主人下棋喝茶的小天地。从这里出后庭,广阔的可湖展现眼前,让人身心大畅。 可堂 “可堂”是可园最庄严的建筑,四条红石柱并列堂前,显得气派不凡。堂外左右两廊长花基,秀丽中蕴藏着庄严肃穆。右前方设一小台名“滋树台”,为专门摆设盆景之用。堂外正中筑一大石山,状似狮子,威武雄壮,其间建一楼台,人称狮子上楼台。每逢中秋佳节,月圆之夜,人们登台赏月,可尽览秋色。再往前行,环碧廊便到尽头。 壶中天 “壶中天”并无任何建筑,它是倚着四面的楼房而形成的一方独立的空间,是园主人下棋喝茶的小天地。从这里出后庭,广阔的可湖展现眼前,让人身心大畅。 邀山阁 可园最高地方是“邀山阁”,是主人观览远近景物的最佳处。“邀山阁”雕梁画栋,造型秀丽,登临此处,俯瞰全园,则园中胜景均历历在目,犹如一幅连续的画卷。纵目远眺,博厦一带山川秀色尽入眼底,深得借景之妙。“邀山阁”下面是绿绮琴楼,是主人弹琴之所,也是女眷居住之地,人称小姐楼。相传清咸 丰年间,园主人得了一台出自唐代的古琴,名绿绮台琴,他建此楼专门收藏此琴, 命名为绿绮楼。现在的绿绮楼开设有琴书会友项目,重现150年前的大家闺秀琴棋诗书生活。人们进入绿绮楼中,仿佛有时光倒流之感,实为雅俗共赏之处。 →回复
可园创建人张敬修,官至江西按察使署理布政使,他金石书画、琴棋诗赋样样精通。在可园时,常邀张维屏、简士良、徐三庚等在园内联吟、颂赋、传艺。居廉、居巢在可园作画十年,其学生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创立了岭南画派,使可园成为岭南派的策源地之一。 →回复
可园为莞城博厦人张敬修(1824~1864)所建,此人以例捐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三年后竣工。解放前,该园破败不堪,解放后经多次重修,现对外开放。 关于可园的名字,有不同解释,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这个庭园“可堪游赏”。 虽然可园占地面积不大,但园中建筑、山池、花木等景物却十分丰富。造园时,运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全园共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房,通过130余道式样不同的大小门及游廊、走道联成一体,设计精巧,布局新奇。 园门前有一片莲塘,塘边有侍人石(已失)和当年系马停轿的处所。入门穿过客厅来到擘红小榭后,雄奇、幽深的园景便逐渐展现在眼前。循环碧廊徐徐观赏,可看到拜月亭、瑶仙洞、兰亭、曲池、拱桥,以及藏书阁、钓鱼台、曲桥、小榭等,可说是处处有景,景景不同。 可园的第一大特点是:四通八达。把孙子兵法融汇在可园建筑之中,成为整座园林的一大特色。全园亭台楼阁,堂馆轩榭,桥廊堤栏,共有130多处门口,108条柱栋,整个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人在园中,稍不留神,就像进入八卦阵一般,极可能会迷失路径。 可园的第二大特点是:雅意文风。张敬修虽然身任武职,但对琴棋书画造诣颇深。所以整个庭园虽偏于武略,但局部都显得文风雅意极浓。 步入庭园,展现眼前的是远近闻名的环碧廊。长廊环绕整座园林,环长廊一周,全园景色可尽览无遗。环碧廊的开端设在“擘红小榭”之中。“擘红”是剥荔枝的意思,擘红小榭就是主人邀请文友品尝荔枝的地方。过擘红小榭,第一处景点是桂花厅,这是园中的餐厅,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清水鱼池和“人工空调”。 双清室是可园的又一胜景,其结构十分奇妙:堂中的建筑、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亚”字为图,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 “双清”之后,是“问花小院”,为主人赏花之处。顺环碧廊步出“问花小院”,来到一处广阔空间,园中花丛果坛,满目青翠,被称为“壶中天”。“壶中天”并无任何建筑,它是倚着四面的楼房而形成的一方独立的空间,是园主人下棋喝茶的小天地。从这里出后庭,广阔的可湖展现眼前,让人身心大畅。 “可堂”是可园最庄严的建筑,四条红石柱并列堂前,显得气派不凡。堂外左右两廊长花基,秀丽中蕴藏着庄严肃穆。右前方设一小台名“滋树台”,为专门摆设盆景之用。堂外正中筑一大石山,状似狮子,威武雄壮,其间建一楼台,人称狮子上楼台。每逢中秋佳节,月圆之夜,人们登台赏月,可尽览秋色。再往前行,环碧廊便到尽头。 可园最高地方是“邀山阁”,是主人观览远近景物的最佳处。“邀山阁”雕梁画栋,造型秀丽,登临此处,俯瞰全园,则园中胜景均历历在目,犹如一幅连续的画卷。纵目远眺,博厦一带山川秀色尽入眼底,深得借景之妙。“邀山阁”下面是绿绮琴楼,是主人弹琴之所,也是女眷居住之地,人称小姐楼。相传清咸 丰年间,园主人得了一台出自唐代的古琴,名绿绮台琴,他建此楼专门收藏此琴, 命名为绿绮楼。现在的绿绮楼开设有琴书会友项目,重现150年前的大家闺秀琴棋诗书生活。人们进入绿绮楼中,仿佛有时光倒流之感,实为雅俗共赏之处。 可园又是清朝岭南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可园主人张敬修病休回归故里后,醉心于金石书画艺术,并广邀文人雅士,吟诗作赋,作画刻印,为岭南画派鼻祖居廉居巢兄弟、诗人张维屏、篆刻家徐三庚等曾寄居可园,传教授业,其中居氏兄弟在可园作画达10年之久,创立了岭南画派,使可园成为当时岭南文化策源地之一而闻名。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