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甘肃 → 敦煌 → 榆林窟 → 概况 |
|
同莫高窟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方面一脉相承,同为娇纵姊妹窟。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其中25窟、3窟、29窟堪称为其代表。《西方净土变》和《观无量寿佛经变》所描绘的天国世界、楼台亭阁,再现了唐代高超的艺术技巧。将唐代欢乐升平的景象,幻化在漂渺虚无的佛国世界里。这两幅大型壁画临摹品,作为敦煌壁画的代表作,现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甘肃厅。五代、宋初、西夏、元各种题材的内容也非常丰富,耕获、嫁娶、宴饮、奕棋、酿酒、冶铁、音乐、舞蹈等画面反映了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29窟的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是具有高度历史、艺术价值的稀世珍宝。榆林窟还出土过珍奇文物象牙佛雕刻。
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内容、艺术风格以及彩塑、壁画的制作等方面,都与莫高窟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相同之处,但在许多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存最早的洞窟,建于初唐的17、28、39窟,虽然都是中心柱窟,但与莫高窟北魏时期盛行的中心塔柱窟有着明显的不同。唐前期第6窟23米高的大佛窟的型制与莫高窟的大佛窟也不尽相同,显示了榆林窟初创时期的个性特征。唐中期的第25窟是一个显密结合的大乘净土窟、壁画保存得非常完好,技艺精湛、艺术手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莫高窟此时期洞窟中尚无可以与之相比的作品。榆林窟西夏、元时期的洞窟尤为精彩。西夏第3窟的千手千眼观音手中所持物件多达140件,其中有冶铁、酿酒、铲、锯、双尾船等,还首次出现了拉弦乐器的鼻祖胡琴。文殊、普贤经变中的山水画一改以往背境装饰的陪衬作用而具有了明显的独立性、画面所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是十分罕见的古代山水壁画精品。西夏第2窟的水月观音线描精致、设色富丽、意境高雅,令人赏心悦目、遐思神往。元代第4窟藏密曼荼罗和多种度母、观音、文殊、普贤均以外来技法绘制、造型严谨,准确,色彩对比强烈、气氛神秘。特别是榆林窟和所属的东千佛明显绘制的6幅玄奘取经图,十分珍贵。除此之外,榆林窟西夏、元时期的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也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征。装饰图案除流行的花草、鸟兽、几何型外,还有以“天”、“王”等字变化成的图案,极富创意。 总之,榆林窟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系。特别是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呈显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而榆林窟无论从内容、绘画风格,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显示出其时代特征和独到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充实了这座宝库的内涵。 1961年,榆林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归敦煌文物研究所管辖。 →回复
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内容、艺术风格以及彩塑、壁画的制作等方面,都与莫高窟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相同之处,但在许多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存最早的洞窟,建于初唐的17、28、39窟,虽然都是中心柱窟,但与莫高窟北魏时期盛行的中心塔柱窟有着明显的不同。唐前期第6窟23米高的大佛窟的型制与莫高窟的大佛窟也不尽相同,显示了榆林窟初创时期的个性特征。唐中期的第25窟是一个显密结合的大乘净土窟、壁画保存得非常完好,技艺精湛、艺术手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莫高窟此时期洞窟中尚无可以与之相比的作品。榆林窟西夏、元时期的洞窟尤为精彩。西夏第3窟的千手千眼观音手中所持物件多达140件,其中有冶铁、酿酒、铲、锯、双尾船等,还首次出现了拉弦乐器的鼻祖胡琴。文殊、普贤经变中的山水画一改以往背境装饰的陪衬作用而具有了明显的独立性、画面所气势磅礴、意境深远,是十分罕见的古代山水壁画精品。西夏第2窟的水月观音线描精致、设色富丽、意境高雅,令人赏心悦目、遐思神往。元代第4窟藏密曼荼罗和多种度母、观音、文殊、普贤均以外来技法绘制、造型严谨,准确,色彩对比强烈、气氛神秘。特别是榆林窟和所属的东千佛明显绘制的6幅玄奘取经图,十分珍贵。除此之外,榆林窟西夏、元时期的供养人画像和装饰图案也有十分明显的民族特征。装饰图案除流行的花草、鸟兽、几何型外,还有以“天”、“王”等字变化成的图案,极富创意。 总之,榆林窟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系。特别是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呈显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而榆林窟无论从内容、绘画风格,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显示出其时代特征和独到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充实了这座宝库的内涵。 1961年,榆林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划归敦煌文物研究所管辖。 →回复
安西榆林窟又名万佛洞,是中国佛教石窿艺术的重要宝窟之一,在榆林河谷两侧的砾石崖壁。目前存石窟42个,其中东崖31座,西崖11座,一泓清流流过崖间。窟内共存唐至元代800多年间的彩塑千余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榆林窟始建于北魏,洞窟形制、壁画内容、艺术风格及供养人题名等均表现出了与莫高窟石室艺术的密切联系,为敦煌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了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嘉年间,喇嘛吴根栋在榆林窟发现象牙佛一尊,在榆林窟代代移交,解放后由榆林窟最后一代主持献交给人民政府。象牙佛正名象牙造橡,为像牙牙稍雕琢而成。据说象牙佛世上有两尊,由同一根象牙雕出,另一尊留存国外。造像时代待考,状如手掌,高15.9厘米,上宽11.4厘米,下宽14.3厘米,厚3.5厘米。造像分两片扣合,内刻54个不同情节的佛传图,共刻279人,12辆车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两片合在一起外形是一骑象普贤,手捧宝塔,袒胸赤足,头发呈波纹状;象背鞍俱全,装饰美观。整个造像刻艺高潮,刀法细腻,形制上表现了印度建佗罗艺术风格。据此推断,可能是唐代僧人从印度携归,是一件在榆林窟历经一千多年保存下来的稀世珍品。现造像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安西县博物馆存有复制品,与原品毫无二致。 →回复
→回复
榆林窟,敦煌石窟群之一。俗称万佛峡、榆林寺、上洞子。是莫高窟的姊妹窟。位于甘肃省安西县西南70公里的南山谷中。因窟前有榆林河流过而得名。榆林窟两岸峭壁耸立,百年榆树苍劲如松,郁郁葱葱,是一处环境幽雅的佛家圣境。 榆林窟,开凿时间不详,一般认为开凿于北朝,现存洞窟最早建于唐代,经五代、宋、回鹘、西夏续建,终于元代。现存洞窟41个。分东崖和西崖。东崖有30个洞窟,分上下层。西崖有11个洞窟。整个洞窟窟形、彩塑、壁画的题材和特点与莫高窟十分相似,均属于敦煌佛教艺术范畴。是敦煌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榆林窟保存最完整的洞窟是第25窟,该窟为中唐开凿,其大副壁画绘有南北天王、文殊菩萨、西方净土、弥勒净土。壁画构图严密紧凑,色彩丰富,特别是线描精细柔丽、潇洒流畅,人物性格刻画深刻细腻。此窟细密精致而秀丽的壁画艺术是敦煌石窟中唐壁画的典范。五代宋初的曹氏归义军时期,榆林窟是曹氏家族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保存下来的大规模的供养人画像,是研究瓜洲、沙洲曹氏统治河西历史珍贵的资料。西夏统治瓜、沙地区的中心在今安西境内,因此榆林窟的西夏壁画丰富多彩。如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观音图,第3窟的文殊变、菩贤变、西方净土变、千手千眼观音变、唐僧取经图、第4窟的释迦、多宝曼荼罗、不空绢索曼荼罗等都是代表这个时期高度艺术水平的经典作品。榆林窟的西夏壁画,是敦煌石窟壁画中西夏时期的代表作,它除了继承敦煌壁画的主题和技法外,还吸收了宋朝的白描人物画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并为莫高窟和榆林窟元代壁画的技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此外榆林窟还出现了不少画工题名。这些都是研究中国石窟艺术绘画历史的珍贵资料,因此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1961年3月榆林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莫高窟管辖。 相关资讯:榆林窟内宾门票30元,外宾45元(含15元外语讲解费),开放时间与莫高窟相同。 榆林窟距敦煌170多公里,驱车路途较远,但榆林窟西夏时期的洞窟壁画精美,弥补了莫高窟西夏壁画的不足之处,为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代表作,值得一看。 交通:需包车或与当地旅行社联系,也可坐公共汽车到安西县城再乘出租车前往。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