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甘肃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拉卜楞寺 → 概况 |
|
旧称扎西奇寺,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背依龙山,面对凤山,地处“金盆养鱼”之地,为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经历世嘉木样修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 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拥有经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楼31座,佛宫30院,经轮房500余间,僧舍10,000余间。原有六大扎仓(学院)、十八囊欠(活佛公署)、十八拉康(佛寺)以及金塔、辨经坛、藏经楼、印经院、经轮房(即嘛呢房)等建筑,寺院汇集了藏、汉、蒙各族人民的智慧,以精湛的建筑艺术和辉煌的宗教文化而著称。拉卜楞寺内藏有各类经卷6万余册,分全集、哲学、密宗、医药、声明、缀韵、历史、宗教、传记、工巧、数学、诗词12类,成为藏书最多的寺院。拉卜楞寺设有显宗闻思学院、密宗续部下院、续部上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等六大学院,为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学府,其严格的入学、教学、考试和毕业制度为藏区培养出了大量宗教人才。 拉卜楞寺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十七日和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举行大法会,尤以正月十三和七月初八日的辩经活动最为壮观。 1、交通:从兰州、临夏、合作等地乘长途汽车可达夏河,然后从夏河坐当地的出租车或者其他车辆可达。兰州到夏河的车每日四班,发车时间:7:30(普客)、8:30、14:00、15:00(依维克),票价:18.50(票价会随时调整),乘车地点在兰州汽车西站。夏河当地的出租车很多,有摩的,面的和人力车票价一般为一元,部分旅舍有自行车出租,价格20元左右。 2、住宿:夏河住宿有卓玛旅馆,拉卜楞招待所等。卓玛旅馆每人20元,自主旅游者很多,拉卜楞招待所散铺每人15元。 3、门票:25元(多数情况下可以免费进入)。 4、网吧:夏河上网的地方不少,价格在4元左右,饭店内比较贵。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座落在大夏河北岸、西北山似大象横卧,东南山似松林苍翠,大夏河自西向东北蜿蜓而流,呈右旋海螺状,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吉祥圣地。1709的第一世嘉木样受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前首旗贝勒察汗丹津之请,返回故里在此风光宜人之地建寺,历经280多年的修建、扩充,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六大扎仓(学院)、四十八座佛殿和囊欠(活佛住所)、五百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1961年,拉卜楞寺被甘肃省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2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这数次拨款维修。 全寺六大扎仓(学院)分别为铁桑浪瓦(闻思)、居麦巴(下续部)、居多巴(上续部)、丁科尔、曼巴、季多(喜金刚)扎仓。 铁桑朗瓦扎仓、俗称大经堂,是拉卜楞寺僧人学习显宗的学院,一切规定、律仪、都依照拉萨哲蚌寺郭芒扎仓。学僧主要习究三藏(论藏、律藏、经藏)、三学(戒律、禅定、胜慧)及四大教义(毗婆沙、经部师、唯识师、中观师)。通过师授、背诵和辩论的形式,最终要达到通晓佛学五部大论,即《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学》。分十三级学习这五部经典,一般需要15年时间才能学完。闻思学院设三种学位,即然江巴、尕仁巴和多仁马巴。通常般若部毕业之后的学僧可申请参加然江巴学位考试,每年两次;凡学完俱舍级的学僧均可获得尕仁巴称谓;多仁巴是闻思学院最高学位,其考试非常严格,不仅要求俱舍部毕业,而且要经大法台审查认为德才兼备方可报名,正式考前一个月,由寺主嘉木样大师预考一次,令其背诵五部大论中的《根本论》,合格者方能参加正式考试,考前考僧要设宴五天,邀请本学院六年级以上的学僧及僧友参加,可算考前指导和提示,也促进与学长同窗间的友情。多仁巴候选人凡参加考试而未及格者,终生再无考取的机会,使得每年二个名额更显珍贵。若取得多仁巴学位,便可被派为活佛经师或属寺的经师。他们去世后还可转世,从而形式新的活佛转世系统。 居麦巴扎仓,属密宗学院下院,主奉密宗集密、大威德、大自在(胜乐)、三大金刚、六臂和法王护法。僧众研习密宗教义,广授法师灌顶。本院原先戒律繁多,不准穿绸缎,不能饱腹,吃饭须持钵,外出要持锡杖,走路不准仰头,等等。 丁科尔扎仓,为密宗学院上院第二世嘉木样活佛遵照六世班禅罗桑华丹益西大师的法旨,仿照后藏扎什伦布寺时轮学院创建的,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学僧研习以《时轮经》为基础,主要研究天文、历算,所编藏历,对安多蒙、藏地区农牧业生产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还远传到尼泊尔、不丹和印度等国的一些的地区。 曼巴扎仓即医药学院,是第二世嘉木样大师仿照西藏拉萨药王山寺医药学院创建,专门培养医学僧人的教育机构,现兼设门诊部和制药厂,该院研制的“洁白丸”、“九味沉香散”、“九味牛黄散”已列入国家药典;另外还有18种成药单方被列入西北五省区地区成药,并行销全国。 季多扎仓即喜金刚学院,主供喜金刚、金刚手大轮、虚空瑜伽、集密、大威德、胜乐等密宗本尊,主要研习喜金刚的生起和圆满次第之道。其初级学僧除学习该院密宗经典外,还要学习用彩砂绘制坛城,并考试音韵、音乐等,中级学僧主要学汉历天文历算、藏文文法和书法艺术,并学习西藏传来的法舞跳法。高级学僧必须遵守三律,防止身语之恶行,并要求掌握汉历天文历算。 拉卜楞寺建筑属藏式布局,建筑形式多为藏式,汉地宫殿式和藏汉混式。六大扎仓各有其经堂,还有十八囊欠(活佛公署)、十八拉康(佛寺)以及藏经楼、印经院等,颇具藏族风格。整个建筑群以东北及西北之白塔为标志,高大经堂、佛殿均集中在西北方向,以闻思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点,其它殿宇以半月形格局呈群星捧月之势。整个建筑群有石木和土木两种墙体结构,所有经堂和佛殿用青色石英岩砌成厚墙,色调素洁,质朴大方,故有“拉卜楞寺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殿顶的四周都有边麻草扎砌而成的棕红色矮墙,既减轻房屋载重量,又显高大美观,极具庄严隆得的宗教气氛。大经堂因其规模盛大而得名,进深11间,宽15间,内呈木结构,有140根巨柱支撑,可容纳3000僧众诵经,经堂陈设、装饰富丽豪华、四壁绘各类佛画并嵌以佛龛书架,柱上悬挂着精美唐卡和幢幡宝盖,顶幕缀以蟒龙缎。大金瓦寺(即弥勒佛殿)是全寺佛殿建筑的典范,带有浓郁的尼泊尔建筑特色,高达10米左右的鎏金弥勒大像为尼泊尔匠人的杰作。 拉卜楞寺佛像多达万余尊,就质地而言,有金、银、铜、铝等金属制品,还有象牙、檀木、玉石、水晶和泥塑作品,而且不少佛冠及佛身均嵌以珍珠、翡翠、玛瑙、金刚石等珍物,佛像制作精美、形态庄重,面容慈祥,给人以美感,寺内珍藏的上万幅唐卡多出自藏画之乡青海五屯艺人之手。拉卜楞寺也是现有藏传佛教寺院藏书最丰宣的寺院之一,保存经卷约6.5万余部,1.82万余种(复本书和《甘珠尔》、《丹珠尔》除外),可分为哲学、全集、密宗、医药、声明、历史、传记、工艺、文法修辞等10余类;珍藏有贝叶经(写于印度贝多罗树叶上的经文)二部,印经院内保存有各种木刻经版7万余块。另外拉卜楞寺保存有众多清王朝以来历届中央政府及达赖、班禅颁赐给嘉木样活佛和其它大活佛的封浩、册文和印鉴等历史文物。 每年拉卜楞寺有7次规模较在大法会,其中以正月祈愿法会和七月敦白日扎法会(也称七月“说法会”),声势最为隆重。正月祈愿法会自正月初三晚直到十七日止,每天全体僧人在大经堂诵经6次,届时还有“放生”、“亮佛”、跳法王舞、酥油花灯会、“转弥勒佛”等活动。七月法会正式日期为七月初八,僧众每日集会听经或辩经7次,并于大经堂广场外演出圣僧米拉日巴劝化猎夫贡保多杰为主要内容的戏剧表演。表演者全为寺内舞僧,并有执鼓钹号的僧人乐队。第一任寺主一世嘉木样开始组织乐队,将西藏音乐引入,后又逐渐移植清朝宫廷和内地寺庙音乐,引进汉族乐器,乐队演奏的曲谱中就有“日卧孜阿”(即五台山)和清宫廷乐“万年欢”。藏戏由僧人乐队伴奏,其著名剧目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智美更登》、《诺桑王子》、《卓瓦桑姆》、《赤松德赞》等。 为保护古迹,政府多次拨款维修拉卜楞寺,80年代初就投资80万元人民币建藏经楼存放珍贵古迹。1985年4月7日大经堂意外失火后,国家拨款1200万人民币重建,于1990年竣工,后又建成亚洲独一无二的“贡唐铜塔”,使寺内建筑得以全部修复。 拉卜楞寺背依风山,面对龙山,地处“金盆养鱼”之地。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经历世嘉木样修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拥有经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楼31座,佛宫30院,经轮房500余间,僧舍10,000余间,为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寺院汇集了藏、汉、蒙各族人民的智能,以精湛的建筑艺术和辉煌的宗教文化而著称。拉卜楞寺内藏有各类经卷6万余册,分全集、哲学、密宗、医药、声明、缀韵、历史、宗教、传记、工巧、数学、诗词12类,成为藏书最多的寺院。 拉卜楞寺设有显宗闻思学院、密宗续部上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等六大学院,为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学府,其严格的入学、教学、考试和毕业制度为藏区培养出了大量宗教人才。拉卜楞寺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四至十七日和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举行大法会,尤以正月十三和七月初八日的晒佛、辩经活动最为壮观。 拉卜楞寺历史虽不很长,但其发展之迅速、兴隆、昌盛为藏传佛教其它寺庙所不及。它所属寺院及部落遍布甘青边境,在西藏、新疆、内蒙、东北等地也有一定的影响,成为安木多藏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卫藏尼”(第二西藏)之称。这些殿宇多为底宽、首窄,略呈梯形。它融汇了藏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特点,其建筑材料全用当地特有的土、石、茴麻和木材,墙的外层用大小均匀的青灰石砌成。光滑整洁,整齐谐调。而内层却用木料支架立柱,雕梁画栋,殿壁周围还绘有传奇色彩的壁画,题材以佛教故事、历史人物、风俗装饰为多。构思精巧,刻画细腻,色彩绚丽,并镶以佛龛书架,结构严整,金壁辉煌,庄重中显示出富丽,古人称其为“外不见木,内不见石”的草原金殿,充分显示了藏族人民高超的建造艺术。 整个寺院的建筑粗犷大方、稳坚耐用,大型佛殿顶部均装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胜幢雄狮等。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鎏金铜瓦和绿色琉璃瓦,古朴典雅、飞檐凌空,龙腾兽越,金瓦红墙,光彩夺目。殿内的木柱上还悬有精美的绣佛和幢幡宝盖,顶幕缀以蟒龙缎袍,护法神跃然壁上,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整个建筑群自南向北,沿着水平线逐渐升高,这种阶梯式的建造排列结构,更加显示了它浓厚的宗教气氛。若不是亲临观赏,谁敢相信这里竟有如此壮丽奇观。 该寺那众多,千姿百态的佛像,在全国同类寺院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据统计,现存各类佛像二万四千余件。其中不仅有泥塑镀金的,还有铜制、银制、金制和檀香树雕刻制成的。而且不少佛像的冠及身上嵌以珍珠翡翠、玛瑙、金刚石等珍宝。这些做工精美绝伦的佛像,除部分是邀请国内外能工巧匠就地塑造外,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北京、西藏、蒙古、石家庄、印度、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请来的。 寺内最大的佛像是狮子吼佛,身高15米,体态雄伟庄重,面目慈祥,栩栩如生,确实给以美感。最小的佛像为高不盈寸,轻不足两的木雕千佛树之小佛。何谓千佛树呢?即在度母殿内有两张三尺高的桌子,桌子各放一个五彩连台,台上又放一镀金铜瓶,瓶口各长一棵高约两米的铜质菩提树,每树五百叶,每叶站一佛,两树共立一千佛,故称其为千佛树。它们小巧玲珑,造型各异,结构舒展,神采逼真,不愧为寺内的一大奇宝。 →回复
拉卜楞寺位于夏河县城西1公里处,它与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青海的塔尔寺合称为我国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其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拉卜楞为藏语“拉章”的转音,意为佛宫所在之地。 拉卜楞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709年),寺庙的城垣均为红、黄两色,寺里有18座金碧辉煌的佛殿,万余间僧舍。前殿供藏王松赞干布像,正殿悬“慧觉寺”匾额,这里可容纳4000名喇嘛同时念经。寺中还有两座讲经坛以及藏经楼、印经院,其中珍藏文物数万件。拉卜楞寺还有“拉康”18处,“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仓(学院)的喇嘛集体念经的聚会之所。其中以寿禧寺规模最大,有6层,高20余米,殿内供高约15米的释迦牟尼佛像。拉卜楞寺治学严谨,寺内学者、活佛众多,不愧为藏传佛教的高等学府。拉卜楞寺每年农历正月和七月都举行大法会,场面非常壮观。 提示: 门票:25元(多数情况下可以免费进入)。 交通:从兰州、临夏、合作等地乘长途汽车可达。 →回复
拉卜楞寺,全名为意为“兜率天宫讲修宏扬吉祥右旋洲”,藏语简称“拉章(佛宫)扎西奇”。久而久之,“拉章”转音成了“拉卜楞”,成了寺名和地名。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座落在大夏河北岸、西北山似大象横卧,东南山似松林苍翠,大夏河自西向东北蜿蜓而流,呈右旋海螺状,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吉祥圣地,也是历代嘉木样活佛的佛宫。 这里也是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学府,常年有来自全国各藏区的喇嘛学习深造。全寺共有六大扎仓(学院)。48座佛殿。 铁桑朗瓦扎仓,即闻思学院,俗称大经堂,是拉卜楞寺僧人学习显宗的学院。所设的最高学位叫“多仁巴”,若取得此学位,便可被派为活佛经师或属寺的经师,去世后还可转世,成为新的活佛系统。但这个学位非常难考取,每年只在120人中取两名。 居麦巴扎仓,属密宗学院下院,戒律繁多。规定不准穿绸缎,不能饱腹,吃饭须持钵,外出要持锡杖,走路不准仰头,等等。 丁科尔扎仓,为密宗学院上院。学僧主要研究天文、历算,所编藏历,对安多蒙、藏地区农牧业生产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还远传到尼泊尔、不丹和印度等国的一些的地区。 曼巴扎仓即医药学院,是专门培养医学僧人的教育机构,现兼设门诊部和制药厂。 季多扎仓即喜金刚学院。其初级学僧除学习该院密宗经典外,还要学习用彩砂绘制坛城,并研修音乐、书法艺术,并学习藏传的法舞。拉卜楞寺还组建了佛教音乐团,除了参与本寺的宗教活动外,还曾经到欧美演出。 拉卜楞寺建筑属藏式布局,整个建筑群有石木和土木两种墙体结构,所有经堂和佛殿用青色石英岩砌成厚墙,色调素洁,质朴大方,故有“拉卜楞寺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大经堂因其规模盛大而得名,进深11间,宽15间,内呈木结构,有140根巨柱支撑,可容纳3000僧众诵经。 拉卜楞寺佛像多达万余尊,就质地而言,有金、银、铜、铝等金属制品,还有象牙、檀木、玉石、水晶和泥塑作品,而且不少佛冠及佛身均嵌以珍珠、翡翠、玛瑙、金刚石等珍物。另外拉卜楞寺保存有众多清王朝以来历届中央政府及达赖、班禅颁赐给嘉木样活佛和其它大活佛的封浩、册文和印鉴等历史文物。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