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时称石室,宋时称仙姑洞,奉把遁居的朱氏仙姑。如今建筑物前殿有1276平方米,后殿336平方米。内殿一半有屋顶,一半以洞顶为屋顶,洞高2—10米,深24米,宽14米。前殿大门外墙有篆刻家方介堪篆书“无量福地天等”。
aassq369(伊洛) |
2006年3月4日 16点01分 |
评分:10 |
仙姑洞是一个曲尺型的奇洞。洞内有三层砖木石结构的建筑,主要用于从事道教活动。二楼设有三块石碑,皆为清代所刻。左右为风景碑,中间的刻有大清光绪二十二年的一道圣旨,题为“钦旌贞烈 李姑碑记”,封李玉莲为贞洁烈女。因年月久远,有些字迹已模糊不清。三楼香烟袅袅,中供三清祖师,右侧塑仙姑像。
此洞开于宣统元年,咸丰年正式开发。
据传,清朝咸丰辛酉年(1861),台州临海李公岙的女儿李玉莲姑娘,避难于洞中,在同治甲子年(1864),为反抗土寇的强抢而投崖殉身,死时趺坐如尘,神情从容。光绪帝知此事后,下旨封她为“贞烈”,后来人们尊她为“仙姑”,并改称此洞为“仙姑洞”。在她殉身的地方建仙姑墓。
仙姑洞内翠壁丹崖别开化境,外则层峦叠嶂峭壁万仞。洞下不远处有仙姑墓。
→回复
zhongcai1974(鹰之魂) |
2007年8月21日 16点22分 |
评分:10 |
位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东西洞景区西山半山腰,北临云关,西靠石斧岩,与三台道院隔碧溪相望。
仙姑洞又名西洞,属于崩塌洞穴,位于西山之腰。从山顶俯望,西山和东山被一条碧溪所分,东山凌霞峰下的观音洞,行似雄狮,张牙舞爪,气势汹汹;而西洞却似雌狮,启口俯伏,悠然自得;东山的仙甄岩,玲珑剔透,恰似绣球,居于两洞中间,构成“双狮抢绣球”的图景。该洞洞口朝西,洞高2-10米,深24米,宽14米,洞四周岩石是以流纹岩为主的火成岩。洞内建筑是一座七间三层的古式楼台,为砖木结构。此殿为宋朝所建,在清光绪25年(公元1899年)和民国27年重修。仙姑洞楼高17.5米,宽44米,长29米,上中两层飞檐高耸、飞梁画栋、气势巍峨。仙姑洞正面黄色的粉墙上有西冷派书法篆刻家方介堪先生题写的“福生无量天尊”六个大篆体字。大门踞座一对庄严的石狮。进入洞中,有一放生池,上有“福禄寿喜”图及对联一副“山异平沙何雁落,池非深水有龙灵”。前殿称大罗宝殿,供奉的是道教天尊;后殿称仙姑祠,前半间有椽屋顶,后半间即以洞壁遮天。殿中供奉的是朱氏仙姑坐像,端庄娴静。殿内还有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所题对联“仙姑环佩去千年香火馨赤壁,雅客舟车来万里灵山净红尘”。殿前两侧各有三间与外殿相连的客舍,名叫占梦楼。神龛下一圆洞内有“狮舌岩”,如狮舌绻缩在内。唐时西洞称“石室”,唐末朱著有诗证:“山呈图画水鸣弦,石室丹合别有天”,宋时称“仙姑洞”。据洞内南雁岩碑记记载:北宋年间南雁山脚下有一村庄名闹村,那里有户官员其女名朱嫦媛,从小受她母亲周氏礼佛行善教导与影响,洁身自好、不慕名利、处幽守家、念经学道。在她16岁时因遭受挫折,乃立志不嫁,出家遁居与此修炼,常为乡人治病,“下药立愈”,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与景仰,二十载后羽化,后人想其功德圆满成仙得道了,便自发依一个内陷的洞穴修了仙姑洞,塑仙姑金身,称“仙姑洞”,从此奉祀朱仙姑。
据说大家的诚心感动了仙姑的心,仙姑就将仙草磨成粉涂在左边的旁门里的石柱上,让过来祈福的人摸了就可以有病去病,没病消灾。仙姑洞依岩构筑与洞形结成一体,布局协调相称,石洞高阔光明。洞内还有连洞,如“十八进士洞”、“透天洞”等都藏在仙姑洞内,透天洞,传说每到初一、十五,月光都会呈圆柱形射入洞中,景观非常奇特。仙姑洞右边还有一座金碧辉煌的藏经楼,顶楼为圣地藏经经阁,里面是道教全真派的珍藏经书。周边景点有云关、玉屏峰、珍珠泉、九曲竹林、石斧岩等。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