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山西 → 临汾 → 绝地争锋 → 概况 |
|
黄河壶口一带,古为晋国与少数民族狄人的分界线,又是秦晋两国的分疆处,虽然晋陕峡谷的黄河两岸山高壁陡,往来交通不便,但有古渡可通,加上此地河槽稳固、窄狭易渡,冬季结冰坚实可载车骑,所以历朝当局多在此置关设隘,驻兵把守,作为进攻对方的桥头堡,或作为防御的滩头阵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最早见于史册记载的是公元前650至前640年之间,当时今延安和吉县文城乡一带,是狄族人居住的境域,称翟城。壶口山以南是汉人的晋域,今兰家河乡麦城村又是晋国公子,后来做了晋惠公的夷吾驻扎的屈城,所以他们以采桑津为界经常发生战争。《史记·晋世家第九》记有:“二十五年(公元前 652年)晋代翟……击晋于采桑”。晋惠公(夷吾)七年(公元前 644年),住在今延安一带的狄人与今文城一带狄人联合在一起,从壶口一带进军,一直打到狐厨(今乡宁与新绛的交界处)。 在壶口一带,打仗的最长、最激烈的时代是南北朝东西分魏以后和周齐交争时。永熙三年(公元 534年)北魏以黄河为界,分裂为东西两魏,东魏齐恳王高欢为夺取西魏地盘,亲自到壶口山勘察地形,布置战斗,并将这个边陬小城——定阳(今吉县),改建为南汾州。领辖着九郡十八县,将它的范围扩入到晋南平川山河以北地区。与此同时,集中兵力剿灭占据着这一带的胡人起义军,所以《魏书·帝纪》以记有:“天平二年(公元 535年)三月,齐恳王高欢讨山胡刘彝仲,斩之。其弟南海王及西海王,复反。进击皆擒,及其皇后、大人以下四百人,捕逃二万余户。”大统四年(公元 538年),西魏从潼关至壶口一线攻入东魏,占领汾(今吉县)、绛(今新绛县)二州。天保元年(公元 550年),东魏改称北齐,闵帝元年(公元 557年),西魏改称北周。天和五年(公元 570年)北周丞相宇文护,为巩固背水进攻北齐境域的滩头阵地,到南汾州视察,在定阳(今吉县城关一带)至姚襄城(今文城乡南村一带)之间,筑数城。武平二年(公元 571年)北齐派丞相斛律明月、平原王段诏、文城郡上皮景和,率大军从晋南向汾州大举进攻,经过激烈争战占领南汾州,所以《魏书·斛律明月传》记有:“攻姚襄、白亭皆克之,获其城主仪同大都督九人,捕数千”。使这个为人鲜知的山城,成为历史名城,所以唐编《元和郡县图志》记有:“姚襄城……西临黄河,控带龙门、孟门之险,周齐交争之地……城高两丈,周回五里”。 北齐武平四年(公元 58O年),北齐被北周消灭,才结来了长达近五十年的战争。 隋义宁元年(公元 617年),唐高祖李渊为夺取西安,从太原起兵,进驻壶口,“河滨之民献舟日以百计”。在唐政权确立后,壶口被列入内关,置慈乌戍,驻兵把守。 元初,蒙古太师水华黎由陕西进军攻破河防,占领金朝隰吉便宜经略使杨贞所筑牛心寨,在壶口设乌仁关,在壶口瀑布下游三百米处,凿石为窝,树桩拉索,建成一座上铺木板的铁索桥,在渡大军,称为“黄河飞桥”。 明代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统率几十万大军,六月天众此桥飞渡而过,攻占平阳,进取中原。 清代同治年间,山东捻军的在小梁王张宗禹的统帅下,西进甘肃,与回民起义军会合。为了防止张宗禹返回中原,,就在沿黄河东岸,北自永和县,南至吉县和乡宁县的75公里山坡上,由淮军刘字营3500余名兵卒修建长城。这段长城西临黄河天险,东依崇山峻岭,城墙前有护沟,中有扼门,顶宽2——3米,外高内低,方形炮台突出城外,了望哨和射击孔可以直接控制河防码头,城墙内有兵营,与城墙之间有石级曲道相通,墙的高低依山而建,高则十米,低则两米,悬崖峭壁处只建有兵营,不筑城,在河弯曲岸的制高点上,设有报警烽火台,按清军的设想,这样的铜墙铁壁绝无突破的可能。然而,张宗禹运兵时步兵、骑兵合骑一匹马,一夜之间便赶到了壶口,更巧的是,适逢大雪天寒,壶口封冻,十万捻军踏冰而过,连夜占领了吉县,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至今壶口东岸尚留有长墙、石堡、炮台和众多的火炮、弹丸、兵刃、箭簇等军事设施和器械。 抗日战争期间,阎锡山率领第二战区长官部和山西省政府退居壶口克难坡,1939年在元代架桥旧址上,重新打窝栽桩,用钢丝揽绳架起一座长240米,宽2米的铁索桥,称“洋桥”或“兵桥”。1938年,朱德从此桥入晋会唔阎锡山,注意到了这座桥的战略位置。1947年内战爆发后,为配合延安保卫战,朱德亲自签署命令,派遣小分队奇袭并炸毁了这座桥。 纵观历史,这一次次征战撕杀都在壶口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成为旅行家和考古学家寻踪、凭吊的怀古之地。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