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恬惬意的家园
----------访古民居张谷英村
2006年6月3日清晨,我们一行六人冒着连绵的小雨,怀着对古老民俗民风的向往,去探访那神奇的古代建筑,去感受那沁人心脾的古风古韵,去寻觅六百年来的历史沉淀与沧桑,我们走近张谷英村。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岳阳县张谷英镇,明洪武四年(1371年)由始祖张谷英起造,经明清两代多次续建而成,至今保持着明清传统的建筑风貌,它规模宏大,布局巧妙,设计巧夺天工,集建筑艺术、民俗文化、亲情文化、耕读文化、明清风貌之大成,堪称中华民俗之瑰宝,古村四周山环水绕,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友邻和睦仿若桃源仙境。
张谷英村古建筑群坐落在三座连绵的小山丘的怀抱之中,古建筑群由: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部分组成,总面积51000m2,巷道62条,天井206个,房屋1732间,总体布局依地形呈“干支形”结构主堂与横堂偕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单元,分则成庭院,合则贯为一体,穿行其中,“晴不曝日,雨不湿鞋”,这种闭合式的空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张谷英村由期明洪武年间迁居到此的始祖张谷英的名字而定,繁衍至今已到了26代,民风淳朴与人为善,现在人们仍然在古村中居住,仍然按照祖传的古训家风过着祥和而宁静的生活。
古民居的主体建筑张谷英老屋“当大门”紧靠龙形山下,建筑面积9200m2,房屋422间,天井24个,呈“五井五进”结构四周有护河与渭溪河相通,正门的门眉上“当大门”三个大字苍劲有力,门两边的门对上书写道“耕读继世”“孝友传家”则记述着张谷英村的传世家风。门前宽畅的场地呈扇面一样展开,场地两边各有两对古老的栓马石柱,场地上铺满石块,在这石块之中有两条对称的呈八字形走向的黑色石块,每条石块上各刻着50个明清两代各种字体的“福”字,暗喻着张谷英村多子多福的崇儒思想。
张谷英村的第八代世祖在建造“当大门”时,把它比喻龙头,出正大门不远有一小台阶下到护村河比喻龙舌,而出正大门两边过护村河的石条比喻着龙须.正大门两旁有两个大石鼓叫门当,上面石质门梁与下面的石质门档叫户对,合起着叫门当户对,门当越大喻示着家族越兴旺,这与我所了解的北京古民居建筑的门当户对不一样,看来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
古民居的天井它除了通风采光外,它还有与之对应的下面用麻石砌就的浅井,几百年来它不溢不漫,不停的消化着雨水与生活废水,到目前还没有哪一位专家弄清楚它那迷一样的排水系统,据村民讲前不久有位专家与村民们一道往天井中倾倒大量的红色染料水,但村内村外谁也看不见它流向何方,有的井壁上刻有各种图案,还有的天井正中有一小孔是村民用来插“日规”,就是利用太阳来计算时间,据说当时造这样一个石天井得用壹佰担谷。
古民居建筑有很多是明朝时用的青砖,所谓“明砖汉瓦”砌墙时满浆满缝,据说当时上好的泥瓦匠一天也只能砌上几十块,这些距今几百年的古青砖到现在依然很坚固,而那随处可见的雕花木窗、花格、梁柱的各种图案历经几百年风霜,依然完好,有好些仍然是明朝的。
古民居的巷道,在张谷英村古建筑群中有62条巷道,巷道两边是各家的高墙顶上盖着青布瓦,巷道宽约80公分长,有1000多米,正是这些四通八达的巷道既把多户人家分成独立院落又把各家连成一体,村民们走家串户凭借着这些纵横交错的曲巷回廊就能做到“晴不曝日、雨不湿鞋”古巷道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与庭院内的烟火塘和穿村而过的渭溪河构成了古建筑的消防系统,确保古村落几百年来不受火灾的侵害,一旦失火村民可依着巷道墙壁用双手双脚支撑而上,掀去连在房屋之间的瓦片来切断火源,形成隔火带,使火灾损失控制在最小。
还有那穿村而过的渭溪河,河壁用石块砌成,深约2米、宽3至5米,河边有一条古驿道,沿张谷英村老屋的河边修建有“畔溪长廊”,走廊长155米地面铺着年代久远的石条,长廊上盖有布瓦,一边与古民居相连,一边沿河边用木柱支起,木柱之间修有悬空的廊椅其名曰:“每人靠”供来往路人商贩休息,据说当时晚上还点有天灯,给赶夜路的人提示方向,此古驿道是当时江西通往岳阳的必经之路。
沿畔溪长廊河边分布着几处小巧的码头,供人们下河、洗衣、取水,它是用几条麻石由河壁伸向河中约50公分,梯阶而下,形成悬梯,既省工省料,又不占河道,看似简单,实则巧妙,村中渭溪河畔有两口水井,一口井名曰:“长寿井”井水比河水高三尺,叫作“井水不犯河水”另一口井名曰:“龙涎井”井水比河水又低三尺,叫作“河水不犯井水”,这也是一处有趣的景点。
村中还有多处值得一看的景点,例:绣楼、进士邸、议事厅、百步三桥、张谷英墓、民谷展览馆,摆放在村中的各种农家用具,龙形山下存放种子的石洞等。
总之风风雨雨的600多年的张谷英老屋,以它那气势恢弘的古建筑群,卓约风姿的明砖汉瓦,“耕读为本,孝友传家”的古训家风至今还向人们展示着它那迷人的风采,它象一首古老的歌谣,向人们叙述着世间传奇。
中恒集团:张汉洲
于2006年6月4日夜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