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回头的那抹幽深——婺源小记
一直想再去一次江西婺源。认识它是在四年前,那时候我还是美术系的学生,学校组织去那边写生。刚巧那段时间,我很低落。因为一些事情,我差点放弃我的学业,家人的亲情支撑着我回到学校,我尽力调动身体每根快乐的神经,踏上了这条优美的征程。 据说婺源是中国最美丽的农村。 汽车从南京出发,开了一整天,暮色半落的时候,我们到了第一站——有“小桥流水人家”之称的李坑。因为天蛮很黑了,周围的东西都是隐隐约约,只有一个大概的形状。但还是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空远。廖寥的蛙声虫鸣,让我想起“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的那种静谧。 宿在农家,半夜提心吊胆上屋外的厕所,在一条毛毛虫爬到裤子上后惊声尖叫,手机没信号,两只爬上屋顶的猫半夜怎么想起来打一架……第一个夜晚,我没睡着,有一点认床,有一点寂寞,有一点害怕,呵呵。 清晨,都醒了,终于熬过来了。起床,端着刷牙杯子出去露天的水池边刷牙。天哪!这是怎样的一种震撼啊!我呆在原地,四周全是山,云雾缭绕,阳光从山间缝隙挤进来一缕,树在滴着前夜的露,狗儿们在撒欢,旁边主人柴房的烟囱在冒着烟,大概是在烧开水吧,另一边小溪的水冲得水草都顺到了一边,朝村里望去,那一抹灰白的徽派建筑,静静地蜿蜒在山间……我仿佛置身世外,这里完全是另一片世界! 此行,我们是自由的,没有安排中的景点,每每是庭院,处处皆景色。 一条小溪从李坑穿过,把李坑一分为二,于是,平空多了那么多桥,桥没有栏杆,没有两米宽,有木头的,有水泥的,坐在桥上,把脚放下来,溪水就在脚下,红色的鲤鱼也在脚下,我一直奇怪在李坑坐镇的为什么是鲤鱼。 旁边的巷道上,黄毛小子牵着大黄牛,不知道要赶往哪里。黄牛啪嗒啪嗒的走在青石板上,摇着小尾巴。怎样的悠游啊。 李坑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人才辈出,所以有很多进士第、大夫第、荣禄第等商第官第,这些府第的雕砖砌瓦,朱檐斗栱,雕木的美人靠,活络的百叶窗,诉说着李坑昔日的辉煌。 这里还有一样东西让我为之震憾,那就是门联,这里的人家贴的多是这样的门联:“牛耕绿野千仓满,虎啸青山万木春”,“江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完全没有那股乡气,这就是这里和别处农村的不同,也许正照应了它的历史,它的文蕴。我突然明白,鲤鱼!鲤鱼在这里啊!鲤鱼跳龙门啊!怪不得这里人才辈出。 婺源特产龙尾砚台。龙尾砚又称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有金星,金眉,眉子,罗蚊,鱼子五大类。南唐后主李煜称其为"天下冠"。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我们驱车到了有“国家级生态示范村”之称的晓起,晓起有上晓起和下晓起, 穿越它们的是一条长长的青石板路。记得是收获的季节,两旁尽是草垛。半路有个亭子,当地人在里面摆个小摊,卖点当地山里的特产,茶叶啊,甘蔗啊,灵芝啊什么的,还有一些不知道真的赝的古董摆件。 晓起最多的是古樟,都有几百年历史了,几个人都抱不过来呢。翻看后来的照片,有一张就是我躲在一棵树的树洞里拍的,可见树之大啊。还有一处,一棵雄的香樟紧靠着一棵雌的香樟,俨然一对情侣模样。让我想起“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是啊,我也分辨不出来哪棵是雌雄,只有它们俩知道。 在晓起的一处老屋后摆开来画画,不时有当地的导游带着游客来到身后的一处景点,说是一个姓焦的将军到那喝水,一不小心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结果石头上就有了个屁股的印子,他一生气,就拔出剑来朝石头砍去,石头上面就有了一跳沟,于是清泉就从那沟里流出来了,于是这里便得名“焦泉”。游客看完它都绕过来看看我的画,懂行的、不懂行的都聊两句,甚是闲适。 数日匆匆,记得回程的那天,站在村口久久不想上车。终于还是在露珠之前告别这抹幽深的灰色,前面是来时的路,后面是渐远的桥。 现在想起当时的情境,还是无比怀念,一度想故地重游,重拾那一份闲情恬阔,那一地金黄谷硕。 (choice)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是
我的联系方式: QQ36918567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