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文章”——话黄山
出发地点:未关联 |
安徽 黄山 太平湖 游记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未添加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
目的景点:安徽 黄山 太平湖 屯溪 歙县古城 黄山 奇峰 云海 迎客松 白云 北海 飞来石 光明顶 排云亭 始信峰 卧龙松 人字瀑 鳌鱼峰 莲花峰 天都峰 迎客松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大块文章”——话黄山
一
黄山的美不知倾倒了多少游客大众,不知折服了多少诗人画家。 黄山的钟灵毓秀又不知孕育了多少画苑大师、文坛风流、商界巨子、武林枭雄、政坛英杰…… 李白高吟:“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徐霞客盛赞:“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渐江和尚迷恋黄山飞瀑奇峰,画笔不辍,创黄山画派。 刘海粟醉心黄山泉石松云,十来叩拜。 黄山,你的魅力何在? 二
黄山首先给人的印象是景观非常丰富。 黄山方圆250平方公里,精华部分也有154平方公里,如此辽阔的景区在世界上也算得上数一数二。在这广袤的领域内,举凡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南岳之烟云、北岳之粗犷、庐山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凉、三清之奇景、莫干之秀雅,黄山莫不有之。 黄山最丰富、最有名的是峰。虽然都是奇峰,但是风貌不一,神态不一,品位不同。黄山三大主峰,同是气势磅礴,同是雄伟高峻,但莲花峰俨若一朵初开的莲花,仰天怒放,雄奇才中见出秀雅;光明顶“状若覆钵,旁无依附,秋水银河,长空一色”(《黄山指南》),粗犷中见出浑厚;而天都峰则如一把利剑,真插云霄,巍峨中更见险峻。 西海、清凉台、始信峰是黄山观奇峰三个最佳处所,三处景观亦各具特色:西海之景重在群峰,大峰磅礴,小峰重叠,层层叠叠,绵延不绝,宛如大海中的波涛。清凉台观峰,虽也重在群峰,但以远景取胜。始信峰之景迥异于西海与清凉台,群峰只是背景,而突出的两座硕大的奇峰:石笋峰和上升峰。观景者立在始信峰上,与石笋、上升两峰辟面相对,你似感到这二峰在在节节地向上生长着,又似感到它们在互相较量,似在向你邀宠。 正是因为它们各有不同,其景观或远或近,或浓或淡,或动或静,或粗犷或秀雅,或绚丽或朴素,种种差异又和谐地构成一体,才成就了黄山奇峰的大千世界。 在黄山游览,绝不会感到单调。黄山以峰称奇,但水也很不错,如逢雨季登临,则满山飞瀑,如置身于银色的世界。记得我第二次上黄山,时逢大雨,我发现著名的九龙瀑,飞流九折,状如九龙,穿梭于青山及白云之中,极为壮观,而靠近山脚的人字瀑,又别具一番情韵。似乎有一枝无形的笔,以青山为纸,银流为墨,意气风发地挥写巨大的“人”字。 我听说黄山脚下有个太平湖,澄澈如镜,幽美静谧,风景也很美,可惜没有去过。 多样、丰富是景观重要的素质。荀子说:“君子知乎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黄山的风景当得上“全”,它集五岳之胜景;黄山风光当得上“粹”,它聚天下之精华。这大概是徐霞客“黄山归来不看岳”重要原因吧!
三
黄山的美最为突出的还是奇。峰奇,石奇,松奇,云奇…… 这诸多的奇中,无疑,峰奇当为第一。各名山都有奇峰,但没有黄山的多,黄山的奇峰往往是一片双一片,构在一个个群体。 据我的审美体验,黄山的群峰以远景最美。故而我认为清凉台是观奇峰的最佳处所。此处观景,十分开阔,如果有些云雾,那群峰就动起来了,远远近近,隐隐显显,奇奇怪怪,千姿百态。此时,你尽可放开想象,任心灵自由徜徉。 在清凉台所观赏到地景观中,最令人兴味盎然的莫过于“猴子观海”了。那是清凉台左边的一座高高的山峰,也是远景。峰顶上有一块巨石远望很像一只猴子,他蹲伏着,似在眺望,又似在凝思。他在眺望什么?在凝思什么? 岁月悠悠,海天空阔,世事沧桑,浮云苍狗,只有它似是永恒。我三次上黄山,每次观赏此景,都忍不住向他问一声:你好,而就在开口之际,一种难言的怅惘与苍凉涌上心头! 与猴子观海相对的另一奇景是飞来峰。远远看去,飞来峰好像一枚仙桃搁在一只盘子上。真是小巧玲珑。莫不是老君向王母祝寿,途中为孙悟空嬉戏,竟将这盘仙桃搁置在山峰之上?我曾在日出之际观赏过此峰,那枚仙桃浴着金辉,灿然夺目,更让人遐思翩翩。 从清凉台走近飞来峰,须两三多小时,我曾经走近过。那已是黄昏时分了,暮色苍茫中,我发现一块约模十米高的巨石立在峰顶,昂首云天。是那样的孤傲,凄凉。我淮确地认出,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片首,用的就是这石的形象,那可是怡红公子贾宝玉的前身啊!一种悠远伤感的音乐在耳边响起。我的心颤动着,小心地攀上峰顶,抚摸这飞来石,似想倾听石兄悲凉的心声…… 黄山之奇,第二则是松了。最有代表性的当然是位于玉屏楼的迎客松了。我第一次上黄山,从前山上山,大约走了半日,远远地见着这著名的迎客松了。此松树干苍劲,翠叶如盖。树冠明显地向着上山的路上伸出来,好像在向客人招手。 黄山奇松遍山满布,而以从“北海”通始信峰的途中最为集中,著名的奇松有黑虎松、连理松、聚音松、卧龙松、麒麟松、凤凰松、接引松。从这些名字,我们不难想象它们的形象与精神气概。清代文学家钱谦益在《游黄山记》中大段大段地描写黄山奇松。他说:
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大干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于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拿,所谓扰龙松也……
钱谦益这里谈到的松,基本上现在还存。他说的文殊院之左的那棵松就是迎客松。钱的时代距今也有三百多年了。从钱的描写看,那时的松就相当地雄伟了,现今依然苍翠,可见其生命之旺盛。 黄山的云海是很有名的。它突出地显示出黄山的雄壮。我曾在南岳衡山、东岳泰山观过云海,客观地说,这些云海都是很好看的。但是要说猛烈、奇幻还得数黄山第一。 黄山的云海最佳处在排云亭。那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深谷。排云亭在山顶,临谷口,有一排铁链,那是为了保证游客安全特做的。排云亭真有个亭。不过一般游客更愿站在亭外观赏风景。这山谷的云仿佛不是从天外飞来,而是从谷底涌出,不停地猛烈地翻腾着,汹涌着,直如钱江狂潮,万马奔腾,掀天搅地。由于云海在翻腾,你只觉得周围的群山在晃动,天空在晃动,游人包括自己也在晃动,整个宇宙都在晃动。 黄山的奇是多姿多彩的。黄山的峰,奇在幻;黄山的石,奇在巧;黄山的松,奇在怪;黄山的云,奇在变;黄山的路,奇在险;黄山的泉,奇在灵;黄山的瀑,奇在折;黄山的湖,奇在幽…… 四
险,是黄山风光美的又一特色。 险与奇的美学性质有些不同。奇是自然风光美的普遍品格,凡美皆奇,不奇不美。险则是自然风光美的特殊品格。奇不一定险,有险则有助于奇。险虽不一定美,但险与奇相结合,则美增添十分。 五岳中唯西岳华山以险著称,其他四岳则虽有少数几处景观有险,但不足以影响大局。 黄山之险与华山之险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所不同。华山的险集中在登山之道,黄山之险即在登山之道,也散在各景点处。 黄山登山有两条路线,一在前山,一在后山,现在一般取从后山登山。后山,路比较好走,还可以先坐一段缆车,节约一些精力。傍着乱石纵横的清涧溪流,一条麻石铺就石级,蜿蜒而上,路旁树木蓊郁,翠色夺人。在后山登山,就那么信马由缰式的走走停停,不会太累。 而从前山登山,就艰难多了。玉屏楼以下比较好走,玉屏楼以上则险象环生。特别是百步云梯,磴道几近90度垂直,于此攀登,只可低头视路,不便仰头望天。光明顶下鳌鱼峰中有一鳌鱼洞,洞内有梯道,在昏暗光线下,游客经梯道自洞内出入,洞中一边是石壁,一边是深渊,也可称得上险。 如果说,从后山登山,你会觉得你是位真正的游客,或者说自然山水墨画的欣赏家;那么,从前山登山,你会觉得你是一位真正的登山队员,是勇士,是与天公试比高的好汉 黄山有若干观景台。有的设于悬崖边缘,如始信峰观景台,三面临空,悬崖陡壁。在此处观景也不能不分外小心。清凉台观景处特设一类似阳台的石板,伸出悬崖,不仅三面临空,而且脚下也是空的。于此处观景,自然别有一番惊喜。 当然,以上这些险处,都有惊无险。它以某种虚设的危险造就游客的惊险感,以险取惊,以惊取喜。 黄山真正的险是攀登天都峰。此峰靠近玉屏楼,峰脚立有一块木牌,上书:“不登天都峰,白跑一场空。”从峰麓仰望,只见一条陡峭的磴道上,登山者几乎是四肢着地,在爬行而上。缓缓蠕动着,远远望去,几如蚁线。 登天都峰,最险处是在“天梯”与“鲫鱼背”。天梯是凿在近90度石壁上的磴道,仅容半只脚着地。此处攀登,虽说有可借攀附的铁链,然每脚必须踏实,踏牢,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记得1984年我第一次登黄山爬天都峰,临天梯时,特别紧张,根本不敢向下看,也不敢多向两边看,只是盯紧那凹进去的石磴,咬紧牙关,屏住呼吸,抓牢铁链,一步一步地往上登,好在它也就几步路,心一横也就上来了。 天梯登上后,刚松口气,又要过鲫鱼背了。这是一条长约25米的横道,而宽度仅70厘米。过此横道,眼睛只能平视前方,看好路,我只觉得耳旁凉风飕飕,阴气森森。我清楚地知道,两旁是足可以让人粉身碎骨的万丈深渊…… 过了鲫鱼背,可以说真正登上天都峰了。在天都峰顶上俯瞰大地的那份快乐,是人生最为难得的高峰体验。只有在这时,你才能深深地体会到古人所说的“任他五岳归来后,一见天都也叫奇”的妙处。的确,天都峰是诸多名山中最具魅力的奇峰之一。这不仅因为在天都峰峰顶观景其景确实绝佳,更重要的是,攀登天都峰是人极为难得的一种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正是这种挑战,唤起人平常也难以显现的勇敢、坚定、毅力,特别是胆量。在这个时候,任何怯懦都要抛到九霄云外。这里没有懦夫,有的是勇士。 人总是在战胜各种艰险中成长的,社会总是在风风雨雨中发展的。崇高才是社会的主旋律啊! 站在天都峰上望其他的高峰,奇怪,还有比它更高的峰。于是顿生再攀高峰的雄心。是啊,峰外有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五
我在黄山三大主峰之一的光明顶,略作休憩。 这是黄山的最高处,坐在峰顶。感觉特别的好。天,仍然是高,黄山山脉呈盘龙状地屹立在我们国家东部的大地上,那一座座奇峰好比龙的鳍,锋利地直插云霄。云雾在山腰飘动,悠闲,潇洒。风,山顶特有的强劲的风,指挥着一阵阵松涛,远远地传来,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刚或柔。此时的黄山,似乎变得温柔,变得亲切,因为,你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你就化成了黄山的一个成员,或是峰,或是松,或是云,或是风…… 光明顶上一块横亘的巨石上镌刻有四个大字:“大块文章”。此刻我就站在这块巨石前,背倚着这四个大字,眺望群峰。 是谁灵感激发,突然心中迸出这四个大字?是的,在光明顶观黄山,没有比“大块文章”这四个字更能表达我心中感受的了。 “大块”有二义,一指“天地”“自然”,二指平常我们所说的“大”或“伟大”。我不知题词的作者的原意。反正两说都是合适的。黄山果真是天地文章,它是大自然的杰作。只要来过黄山,你不能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这山峰、泉石、云海、松涛的组合无一不见出匠心独运,又整体和谐。与大自然比起来,人的智慧、人的能力永远是渺小的。大自然永远是人的老师。不过,这黄山的美仅只是自然的创造吗?也不是。人,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参赞自然之化育,对于黄山的美的创造也有着不可忽略的贡献。 黄山在中国的名山中的地位是特别的。黄山,秦朝时名黟山,唐天宝年间,改为黄山,根据是黄帝在此修身炼过丹。按此出身也算是赫赫的了,但是它不属于皇帝诰封的四岳系列,也不在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中,甚至道教名山也没有它。黄山似游离于任何系列之外,但儒、道、仙、佛,文、诗、画都与黄山有缘。黄山文明史直追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融合官、民、雅、俗、僧、道诸多文采风流,可说聚中华文化精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地离它不远,一度做过明神宗太子少保的内阁大臣许国就诞生在黄山脚下的歙县,至今那由皇上赐建的牌坊还在向来自天南海北的游人述说着那辉煌的岁月。山下古镇屯溪依然可以见出名闻天下的徽商风采,华夏文房之宝——宣纸、徽墨、歙砚就产自它的附近。故而,儒者来此建书院;道家来此建道观;佛徒来此建宝塔。诗词唱和,聚弦歌之胜;翰墨飘香,显山水之美。说不尽的物华天宝、文采风流。啊,黄山,华夏的膏腴之地、文明之乡。 好个大块文章,岂止大块,还是奇美、佳绝。 这文章岂止是上帝逸兴遄飞、才华横溢时的得意之作,也是中华儿女的锦心绣口、飞花点翠的传神之笔。
作者:popofrog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