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围屋行(二)
出发地点:未关联 |
江西 赣州 游记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未添加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
目的景点:江西 赣州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龙南围屋行(二)
(二)
我的旅伴小易出生在赣州城,在北京、上海都曾度过几年的时光,年纪不大却是个有阅历的人,性格上比较洒脱。在我生活的地方,外乡人只要来工作学习了一段时间,一般都能很快地适应,姿态、气质逐渐向都市化靠拢。 小易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在夏季她辞去了收入颇丰的职位,之后并没有留在上海寻找下一份工作,而是选择回到家乡陪伴父母过上一段时间,这种胸襟是很难得的,她那对家乡的深爱之情自不待言。她并非是不能融入都市的节奏,相反地,从她的言行中,可看出她也十分通晓都市的人情世故。 在我的周围,诚恳而大度的人成为我的朋友,我很喜欢他们,衷心地维护着友谊。我的朋友里,不乏与我兴趣相投之人,与他们谈天说地快乐非常;但在另一面,旅行只是他们的一种休闲生活,他们内心深处并不象我这样的怀着对乡村强烈的亲切感。因此,我常常感到,自己和他们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孤独的感觉油然而生。
我们经过了一座山神庙,顺山道来到架于岭间的太平桥。太平桥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已四百多年,是座长约三十米的石拱桥。桥身全部由长条青色卵石浆合,桥中间有座供游人休息的凉亭,也由青砖砌成。远看太平桥,好象是一条盘踞在山谷的青龙。 在杨村附近,象这样建于中古的桥是很少的。因为田地和住宅都在河水下游,水缓且浅,村民可以淌水而过;而河的上游沿着山倾泻而下,水流湍急,要去山里没有桥就十分不方便了。 我们放下背包,坐在桥头,看着河水自脚底流过,到了远处又化为数条支流,把村庄、田野一块块分割开,宛如少女的腰带。阳光下,水波粼粼发光。 我对小易说:“要能有壶茶慢慢地饮就好了”。 那么,究竟是喝绿茶、还是乌龙茶呢?在我看来,我染上喝茶的嗜好大概还是传承于对山水的喜爱吧! 太平桥虽处偏僻却很忙碌,常常有扛着钉耙路过的村民。村里的牛羊也要赶过桥到那山坡上吃草,其中一头牛不小心打滑,险些掉进河里。看着牧牛的男孩慌慌张张的样子,我们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们没有循原路,而是沿着河对岸的山道回到了杨村。一路上,有几处小型的塌方,好在并不十分危险。
问了路,得知燕翼围在杨村车站附近,实际上就是我们来的地方。在一处墙壁上看到歪歪扭扭由粉笔写就的“燕翼围”三个字,我们按照箭头的指示走进古老的巷子里。在这仅容两人行走的巷道,两侧高大厚重的青色围墙压迫得我们透不过气,天空也变得灰暗起来。 燕翼围是幢高达15米的建筑,占地约五百多平方米,四周外墙上没有开窗,仅由一扇门供出入,大门口上方胡乱扯了很多电线。这与其说是给人居住的房屋,不如说是一座坚固的堡垒。走进门,院子里有两排杂屋,一个正在井边洗衣的客家妇女要我们买了五元钱一张的门票。 围屋共四层,我们踩着木梯走了上去,梯子吱吱的响声使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上到顶层,我们试图拍些照片,但很快发现这是种徒劳,无论在哪个角度,光线都显得过于暗淡。围屋的三、四层多数已人去屋空,一些屋子的墙壁坍毁,砖灰连同碎瓦片倒在木质的地板上;另一些屋子被牢牢地锁住,窗棱上积攒着似乎已经是几个世纪的灰尘。过道被踩得凹凸不平,好几处已经塌陷了,空地里晒着谷糠和霉干菜,发出阵阵的腐酸味道。 小易明显不喜欢这里的气氛,她拉着我下到了二楼。二楼的居民还没有搬走,虽然天色未晚,很多房间却已点亮了灯。围屋里每个房间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只是都太狭小了。 围屋的一切仿佛都镌刻着血泪铸成的历史,在某个乱世,客家先人为了躲避战害,在龙南县各地建造了许多象这样的堡屋。而在现代的眼光看来,这种堡屋的构造显然是极不合理的,它的采光、通风、卫生条件都是很恶劣的,它正在走完它的最后一段里程。
我们默默离开了围屋,回首又看了一眼那深深刻在墙壁上的“燕翼围”三个大字。这座经历了三百多年风风雨雨的古屋依然巍峨挺立,它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但是,它没有向我们透露往昔的秘密:围绕在屋子内外多姿多彩的生活、新年祭祀的庄严肃穆、站在墙外痴痴等待心爱女孩的回忆……
作者:sadrosed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