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去哈尔滨,两家把箱子、柜子翻了个底朝天。于是我穿着平常三倍的衣服来到了哈尔滨:上身一件保暖内衣,两件毛衣,一个棉坎肩,一个爸爸的大羽绒服,外带护腕;下身一条九分裤,一条棉裤,一条皮裤,外带护膝护踝,脚上是厚毛袜,棉袜子,厚底长棉靴;头上一个耳罩,一个纯毛的帽子,一条羊绒围巾,防寒服帽子戴上,最后还裹了一条大围巾。总而言之,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穿衣服的潜力还是蛮大的,如果还觉得冷,都不知道还能加什么,怎么加。今年全国各地气温普遍比往年偏高,偏偏东北奇冷无比,气温常常能达到零下三十度。我们刚下车那天虽然漫天大雪,但气温还算温和,下雪不冷化雪冷,第二天第三天就冷得不一般。在外面走一会儿就成了白毛女--围巾捂着嘴,自然早早结了冰,白花花的一片;呼出的哈气凝结在头发上,眼睫毛上,也很快冻住,眼睛眨一眨都很困难;帽子是毛的,一条条丝毛成了一条条冰楞。所有的相片上都只剩下笑笑的眼睛,还有冻得红红的红鼻头。因为我们不断在活动,加上我无以匹敌的装备,所以基本不觉得冷。但有时还是很冻脚,便不得不作小跑状,竟被他们笑为"蹦蹦熊"--难道世界上有这么活泼的小熊吗?
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路不好走。到处都是雪,到处都是冰,常常是一走一滑。我得益于那双厚底鞋,走得比平常还算稳些,但也很小心,尤其是下楼梯的时候,总得抓着扶手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往下挪,生怕脚下一滑便象坐滑梯似的溜下去。
不过也有一回是既冷又危险,那是从太阳岛出来去东北虎林园的途中。坐在冰冷的面的里一阵阵地觉得冷,尤其是双脚仿佛已经成了两个冰块。大家都在分析,是不是厚厚的鞋底就是热容,现在要用全身的热量去让它升温。先前坐公共汽车的时候车窗上都结了一层又一层的冰,我们能够数出六七层,坐在车里是断然看不到大街上的景色的。这次大发车的车窗倒是能见度比较高,可是看见了更糟糕,路面太滑,一路上不断地看到撞车。我们坐的车也险象迭起,有一次刹车转了近720度的圈,还有一次拐弯也原地打转,偏偏出租车司机在大雪中又迷了路。我蜷缩在后面觉得又冷又怕,心里后悔提议到这个地方来,最后终于极其凶险地到了虎林园。
幸好东北虎并不让人失望,冒着生命危险过来后还是觉得物有所值。我们坐在一辆中巴里驶向东北虎的栖息地,一路上大概看到了四五十只老虎。想象中那么冷的天气,老虎应该懒洋洋地呆在窝里才对,可居然不少虎仍是活跃。有的警觉地坐在地上四处张望;有的在来回踱步,可是威猛中掩饰不住的焦躁;也有有趣一些的几只虎在嬉戏,两只虎相向而扑,讨得众人喝彩;更刺激的是一只虎居然向我们的车尾猛扑过来,游人一下子聚集到车尾,举起相机抢拍,司机则是迅速地脚踩油门把车开走,然后便是满车厢的一片叹息。当然正值中午,也有老虎在午睡,有一只小棚子里居然卧了八只老虎,也有一只棚子里仿佛是三口之家,我们猜了半天谁是虎爸爸谁是虎妈妈。还看到唯一一只白虎,白色的羽毛金黄的花纹,看上去的确好看。在虎林园转了一圈,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虎虎生威,毫不犹豫地跑到纪念品商店去买了几个虎头的饰物。
其实,不但东北虎不怕冷,东北人同样也不怕冷,大街上捂得严严实实的大多是我们这些外地人,哈尔滨的女孩子则依旧苗条而且挺拔。别的不说,单看满大街卖冰糖葫芦和冰点雪糕的,就让人觉得这简直是东北人在"欲与天公试比高"呢。就拿冰糖葫芦来说,说句实话,感觉上的的确确就是"味道好极了"的冰,咬起来都费劲,象是在嚼冰,我吃完以后就好象把能量都耗尽了,真佩服同行的同志边看雪雕边吃冰糕的勇气。而在冰雪中吃冰点更是来哈尔滨一游不能不试的节目。所谓的冰点,比冰棍的奶油多一些,又比冰激凌的奶油少一些,四四方方的一块,其实还是挺好吃的。马迭尔冷饮厅熙熙攘攘的,我们还费了些劲才找到座位,幸好是坐在室内吃,不然又象上次吃冰糖葫芦一样要被冻僵了。吃冰点应该算是女孩子发挥特长的时候了,同行的某些男士就生怕冷冰冰的冰点和刚刚吃下去的热饺子发生反应。J 我们还看到大街上有卖花盖梨的,通俗地讲其实就是冻梨,冻得硬邦邦的。我还是很小的时候看过冻梨的吃法,说是绝对不能用热水泡,否则外面泡软了,里面还是邦硬,相反要用冷水冲,然后就能剥开一层冰壳。当时觉得很奇妙,这次终于有机会尝试一下,谁知说回来路上买后来竟忘了,让我到现在还耿耿于怀。
说到哈尔滨的饮食文化就又忍不住要继续下去,这次来哈尔滨感觉吃得特别好。其实说句实话,特色餐厅给我的感觉倒不过尔尔。12月31日那天借当天的"寿星"的福,我们跑到华梅西餐厅去吃俄式大餐,几个特色菜,诸如罐焖牛肉、番茄肉饼、罗松汤,虽然我吃着还算可以,但对其他人好象都引起争议。尤其是罗松汤,这可绝对是俄罗斯的特色,不过来之前我就听说不甚好喝,等我尝过之后信誓旦旦地要在哪次聚餐时把这番茄奶油洋白菜汤做给大家喝时,居然被一口否决,让我改做酸辣汤--真是,酸辣汤做不好肯定有人挑,罗松汤再难喝总是俄式风味嘛。:)东方饺子王的饺子倒是好吃且不贵,而且在这里吃到的东北拉皮蛮好,只是饺子到处都有,所以真正印象深刻的还数地道的东北菜。
东北菜里最有特色的应该要算是四大炖--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酸菜炖白肉,还有一个什么炖鸭,可惜我记不清了。除此以外,常挂在嘴边的还有什么乱炖、腔骨、地三鲜、山野菜之类的。热乎乎的大盘菜一上桌,就让你感到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吃东北菜不能少的自然还有酒,而且是热辣辣的高度白酒。不知是因为天冷,还是因为同行的几位男士本来就是喝酒高手,这次来他们可真没少喝,而且还害得我这个从未喝过白酒的小姐也开了戒。一口白酒喝下去,只觉得从胃往上暖,寒气也被驱走了六七分,怪不得俄罗斯人和东北人都那么能喝。来哈尔滨之前我一直惦记着坐在热炕头上吃东北菜,坐热炕头可是十几年前在唐山老家的回忆了,想起来就觉得暖暖的,无奈三天里终究没找到机会。但是最后一天晚上从冰雪大世界出来,几个快要冻僵的人一头钻进路边的一个小馆子,一进门店主就迎上来,说"冷吧,快进来暖和暖和!",然后便把电暖气对着我们吹,又帮助我们烘干冻上冰的围巾,那感觉真是象回到家一样,想来那热炕头带来的温暖也未必比得了这个。
临行那天我们还跑到大名鼎鼎的秋林公司去买了些哈尔滨的特产。想来是因为天冷需要补充能量,这里的肉制品很多,肠子尤其有名,红肠、粉肠、干肠、松仁小肚…各式各样,而且,买哈尔滨红肠的人多得排队。大家还买了一些醉糖、山珍、松子之类的东北特产带回去。其实秋林公司出名的东西还有一样,是俄式的大面包,叫"大列巴",好大好大的面包,一个至少要有一斤重,用秋林公司特制的布袋装着。我问问秋林公司的店员,她们说的确挺好吃的,不过实在太大,我们没勇气往回背。好笑的是回到北京后在地铁上看到两个小女孩抱着这么一个大面包,大概实在馋得不行把袋子打开,费了半天劲才掰下来一小块放到嘴里,仿佛又费了半天劲才咽下去,嘟囔着"怎么俄国人喜欢吃这种东西",让我们不由地暗自庆幸自己的明智。
秋林公司是百年老店,它那绿色的俄式建筑给我印象颇深。现在老秋林对面又有了一家新秋林,而且中央大街上还有它的分店,但这些店无一例外地采用那种古朴的绿色,风格极为相似。其实中央大街正是以这些俄式建筑所著称,路两边的建筑都很有特色。哈尔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百年以前,那时这里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后来由于俄国人选择了这个松花江边上的小乡村作为修铁路的起点,才使得它日益繁荣起来,终于成为北方重镇。不夸张地说,哈尔滨有一半是俄国人帮着建起来的,这也是城市中散落着很多俄式建筑的原因。漫步在中央大街这条百年老街上,踏着因为年代久远而开始凹凸不平的用花岗岩铺成的石路上,抬头仰望着街道两旁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古典俄式建筑,让你颇觉出一股异国情调,难怪哈尔滨又有东方莫斯科之称。
不过在我眼中,无论是带着拱形窗洞、顶着尖顶的雍容的宾馆,还是由一男一女半裸雕像撑起上半部分的优雅的洋行,其建筑的美丽都无法与圣索非亚大教堂相提并论。圣索非亚教堂的美丽属于那种让你第一眼望过去心就会为之一颤的美丽,甚至可以谓之惊艳。拜占庭风格的建筑、洋葱头穹顶的造型、教堂内华丽的壁画,无一不显示出一种神圣的气息。现在,这座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已经成为哈尔滨的建筑艺术博物馆,虽然籍此了解到很多哈尔滨的历史,看到了大量珍贵的老照片,甚至看到了新老索非亚教堂并存的有趣场景,但这于我仍然有些遗憾。在我的想象中,如果能够在这样一座美丽的教堂中听到唱诗班的圣曲,听到信徒的祈祷,听到教堂悠远的钟声,灵魂可能都能受到净化呢。
圣索非亚大教堂门前有一个广场,放着圣诞的八音盒乐曲,让人可以想见圣诞前夜这里的热闹景象。虽然哈尔滨天寒地冻,不过市民的娱乐项目还是挺丰富,中央大街更是群众文化的中心地带。本来正值冰雪节,应该有些冰上婚礼、冬泳比赛、群众狂欢之类的节目,但时间不凑巧,我们都没有赶上。不过还是撞见了一个群众文艺演出,地道的东北口音的主持人,土生土长的哈尔滨演员,虽然天冷,仍引得好多人驻足观看。
真正的狂欢是在12月31日晚上,走在人流如织的中央大街上,一点也想不出"夜幕下的哈尔滨"的宁静,路两旁枝型烛台式的路灯本让人和昏黄的灯光联系在一起,可这时的灯光却也显得分外的明亮。更加上灯火的点缀,很有些"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街道上很多人在放鞭炮、二踢脚,也有放花的,炮声震耳欲聋。我们也去买了些花放,正苦于没有火,发现路边有人提着灯笼给大家点炮,于是非常高兴的一个个的花接着放,只是戴着手套颇为笨拙,还不小心把手套烧糊了一点儿,给上个世纪留了个纪念。在快要敲新年钟声的时候,游人都涌向冰雪大世界门前,我们听着炮声,大声对同伴喊着"新年快乐",在午夜零点互相拱手作揖,真希望时光能够凝固在那一刻。
作者:Luna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