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之行的最后一站:赵家堡
出发地点:上海 上海城区风光 |
福建 漳州 2日自助游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2005年7月29日-7月31日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小小 提供 |
交通工具:飞机为主 |
目的景点:福建 漳州 赵家堡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福建之行的最后一站:赵家堡
今天是福建之行的最后一站,却是一个精彩的收尾之行。原来是没有安排到漳州的,但在去永定的路上,漳州、还是南靖的局长说要去那里,所以昨天去看了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和和贵楼。 昨晚,叶与漳州的张主任商量,算了算退潮的时间,是今天下午两点以后,所以,不能去看漳州的地质公园了,那也是个国家级保护单位。于是说,去看赵家堡,说是个历史古迹。 真是不虚此行。 从漳州市出来到漳浦县政府,喝了杯茶,又见加班的同事。然后,在办公室主任的带领下先去花博园,再去赵家堡。 赵家堡位于漳州市区90公里的漳浦县畲乡湖西硕高山下,是一个方圆0.5公里的古城堡。 据说赵家堡的发现在七十年代,当时有部队野营拉练到此,觉得这里的建筑与一般的闽南建筑有所不同,便传开了去。1979年赵家堡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八十年代初,故宫博物院院长单士元等专家首次考察了赵家堡,从而揭开了赵家堡建筑的神秘面纱:她是一座仿宋代开封汴京皇城而建的城堡,是世界上唯一的灭国王族建居的城堡,经多年开发,在2001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赵家堡是宋朝皇族闽冲郡王赵若和,即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美的第十世孙,于公元1279年流亡避难隐居的地方;明朝万历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600年,赵宋王族的后裔开始兴建,并于万历四十七年,崇祯七年两次扩建而成的防寇城堡。 赵家初到漳浦隐姓埋名为黄姓,后与黄姓人家通婚而犯了当时大忌被告上衙门,才出示族谱,皇家才从得以恢复赵姓。 赵家堡内现遗存房屋51座,321间,尚有82户人家320名赵家皇族后裔居住。他们都是赵宋皇族第31世至第36世子孙。当然,这些有着帝王血统的北方来客早已融入当地,成了普普通通、地地道道的漳浦人,漳州人,闽南人。他们种田,打工,养家糊口,和别人没什么两样。 赵家堡是由内堡和外堡两座城堡而成,内堡的主要建筑是完璧楼,内堡的城墙围完璧楼而建。外堡的城墙围住了方圆,公里,城墙有四个出口,南门被堵,因宋朝失去王朝,一再南逃,到了漳浦,期望就此安居乐业,不再南逃。 西门题“硕高居胜”,南门题“丹鼎钟祥”,唯北门没有题额。 走近赵家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东门上的大红横幅:隆重纪念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家堡建堡400周年。 哦,我们从东门的“东方钜障”跨入了400年前的古堡。 意味深长的完璧楼: 完璧楼取义:完璧归赵,意义深刻。 再分别看三个字的书写: 完:上宋下元,寓意虽已是朝代的变迁,但仍是宋天元地。 璧:有意把上下结构写成左右结构,又把玉字省去一点,让王字隐藏在启(房屋)字下面,表示赵若和当年隐居、讳姓。辛字拉长,寓意流亡避难的艰辛和辛酸。 楼:把右上部分草书成宋字,又与女字联成一个“安”字,表示着宋裔子孙能够安居乐业。 走进完璧楼,一个一米多深的天井不同寻常,一看左侧才知道,实际上左侧的拐角上有一个一米高的排水沟,名为排水沟,实为暗道,在发生险情时,可从暗道派人增援,或是从外面运进粮食。 围着天井,是一排防御用的小房间,每间有一长方射箭口,呈内大外小的开口。还有一些石刻的书法陈列墙角。二楼已不对外开放,生怕400年的古迹承受不了纷至沓来的游客。 从完璧楼出来,去官厅,这是个五进府第,每座30间,共150间,俗称“官厅”。每座第5进为2层楼,系内眷住。现仍保存完好。 官厅前面广场有鱼池水阁,池上筑有精致的“汴派桥”。此外还有 进士坊、修竹花园、辑卿小院、聚佛宝塔。石刻有“墨池”、“悟石”、“读书处”、 “云巢”等。 我们从东向南朝西往北转了一圈。 从赵家堡出来直奔厦门。下午3:55,厦门至上海的飞机,晚起飞。5:30到上海,很顺利到家。 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14064&PostID=2364411&idWriter=0&Key=0作者:严妮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有空去看看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