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京的岁月之雨花台
写给南京和我在南京的岁月……
雨花台
中国还有没有比雨花台更著名的烈士陵园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每年的清明节,总有很多中小学校组织学生来扫墓,让我想起自己念小学的时候,学校也会组织到家乡的一个烈士塔去扫墓。每逢那个时候,小朋友们都是挺开心的,春暖花开,又不用被困在教室里,至于如何去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之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想那个时候,都是还很懵懂的吧!
一进北大门是著名的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标志——巨型花岗岩烈士群雕,塑造了九位身份迥异的先烈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风格浑厚凝重,我只想到用栩栩如生来形容。之所以是九位,因为九是最大的一个数字,寓意着在雨花台牺牲的烈士非常之多。而且,群雕的所在地就是当年杀害革命烈士最多的地方——北殉难处。另外还有东殉难处和西殉难处,都曾经是白骨累累!
继续往里走是革命烈士纪念碑,那是用党员们捐助的特殊党费建造的,高42.3米,象征着南京的解放日是4月23日。碑名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碑前有一座青铜雕像,是一位革命烈士,宁死不屈的样子。
纪念馆里是历史图片展。每面墙壁上都挂满了革命烈士的简短生平和遗像。当你把每一小文字都想象成一条夭折的生命时,你会象我一般感慨,然后不及看完就仓皇逃离那个让自己强抑不下悲愤的地方。说是夭折,一点也不夸张,基本上很少有25岁以上的,都是20岁左右的年纪,那么多张脸,一条皱纹都找不到,真年轻啊!让你看一个,心痛一下!
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之间是倒影池,设计得极为巧妙。它是利用原有的地形,运用光学的原理,让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的倒影正好显现在池子的南北两端,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景致。倒影池的两端各有一块大理石和花岗岩的照壁,上面有好几种民族文字刻写的《国歌》和《国际歌》。南端的两侧还分别有一座战士和少女的石雕。
纪念馆和倒影池之间有一座纪念桥,很普通的石拱桥,不过在桥面上嵌着二十多个花岗岩雕的花圈,算是比较有特色的地方了。
从烈士就义群雕、到纪念碑、碑廊、倒影池、纪念桥、纪念馆、忠魂亭这一系列气势恢宏的雨花台纪念建筑群构思非常巧妙,又是依山就势的,庄严经典,错落有致,曾在某一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得过金奖。
对了,那里也种有含笑,极好听的名字,极香的花,忘不了!
整个雨花台景区除了现代兴建的烈士陵园外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年代最久远的真迹大概算是李杰墓的石刻吧!现在仅存一座石碑和石羊石马石人什么的,长年的日晒雨淋,已经是残破不堪了。也无人看管,曾经有同学来非要骑上石马照相,无奈身手不够敏捷而作罢。
最出名的是雨花阁吧,这次是第一次爬上去。因为是逆着以往的路线行走,所以走到雨花阁的时候还没有累得抬不动腿。说到这雨花阁,传说原来是叫石子岗的,而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得道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讲说佛法,感动了上苍,天降雨花,落地为石,就是现在闻名遐迩的雨花石了,而这座原本普通的阁楼从此就被称作雨花阁,原来的石子岗自然就叫做雨花台了。毫无疑问的是,现在能看到的雨花阁是以后复建的,原来的建筑早就被战火烧了个精光。雨花阁里有一些古董的展品,还有追溯当年云光法师讲经的场景。突然想起来,是不是“天花乱坠”也语出于此(纯属臆想,未有考证)!
每次去雨花台,我都会买很多石头,以一副行家的姿态用南京话跟老板讨价还价,其实肚子里早就笑翻了好几遍。景区里有一个奇石博物馆,以前来的时候能看到很多珍贵而形象的雨花石,不过现在据说都转移到南京博物院去了,另同伴大失所望。
还有生态密林区,物种相对于人工造的林子要丰富太多,人在其中静静的行走,动静大的时候能够惊起丛林里的野鸡或野鸟之类的动物,也能看到停在树上的野禽,五颜六色的羽毛非常好看。
最难得的,雨花台景区还有南京最大的孔雀园。那里的孔雀有圈养也有放养的,走到小山旁就能不时听到孔雀暗哑的叫声,让人很难将它与孔雀的美丽外行结合起来。很巧的是,这次居然同时看到了白孔雀和蓝孔雀同时开屏,当然是蓝孔雀比较好看。这次去还了却了一个夙愿:买了两根蓝孔雀翎!至于走的时候要怎么带,还没有想好。有朋友说我是在给自己找麻烦,我倒是觉得在无关大是大非的时候还是不要那么清醒的好,否则生活就少了很多乐趣了。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