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细雨润碑林
出发地点:未关联 陕西 西安 碑林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陕西 西安 碑林 老县城自然保护区 文庙 华山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潇潇细雨润碑林

来西安两天了,总想去看碑林。中午时分,天气有些阴沉,等我一觉醒来,窗外已经飘洒起蒙蒙的湿雾。守在窗前,看那有雨无雨的样子,心想不管这些了,打车去了碑林
碑林博物馆坐落在西安老城南门东侧的文昌门内。据记载,碑林最早形成于1087年,唐代一些有识之士为使众多有价值的碑石免遭战火毁坏,有意收集收藏碑石,经过历朝历代的积累,如今已藏石3000多件,成为国内最大的碑林博物馆了。
到了文昌门,出租车司机放下我便一溜烟跑了,临走时给我指了一下方向,说碑林就在那里。我立定了,透过树丛看见碑林博物馆的大门时,才发觉开始下起雨来,而天色也暗淡了不少。这会我想起来忘记带雨伞了,只好冒雨奔向碑林,进去躲躲雨。好在碑林博物馆不远,冲到了公园门口,匆忙花30元买了一张门票,就急忙躲到院里去了。
原以为碑林的院里树着许多石碑,到了里面一看,发现并不和想象的那样。墙上有个大概的简介,看过以后,发现这院落原来是一座古老的孔庙,也就是过去祭祀孔子的文庙。因为年久失修,院落已经有些破败了,流露出一些荒凉。孔庙的后面才是碑林的陈列室。众多碑石并不是立在院子里,而是在屋里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免遭风吹日晒。眼下的孔庙正在忙碌着维修,不时传来阵阵敲击石头的锤声,在细雨里添了些幽静和古老的味道。
有孔庙的地方很多。孔子故乡在山东曲阜,那里有孔府、孔庙、孔林,是圣人的天地。过去看过曲阜那气势恢弘的孔庙,再看这个经过几次迁徒的复制品,尽管还有泮池、棂星门、戟门等,还是觉得意思不大,何况那孔庙的正殿早在1959年毁于雷火,没了这个大成殿,孔庙就成残缺的了。
尽管如此,当我探头往棂星门里看去的时候,意想不到的融融春景还是吸引了我。印象里的西安是典型的北方气候,可是来了以后,处处觉得春日里的西安竟然有许多南京的味道,春情怀格外感人。眼下,棂星门被一片藤萝攀缘着,红色的门墙染上了细碎的绿色。门里,一片片紫荆花那样鲜艳地盛开着,喷吐着酣畅的激情,让人有一种不忍离去的意念。那些嫩绿的枝芽,展开一片清新幽雅,让人心里涌出涓涓发芽的感受。此时,那细雨也低着头,垂下无尽的忧郁,流露出情意绵绵。院落深处那个淋湿的戟门,有几分孤独寂寞,也给人一些似曾相识的亲切。
绕过戟门,就是大成殿遗址平整的碑林广场。广场正中,坐北朝南一座歇山式两层高大的碑亭,红红的柱子,高高的飞檐,让人感到着碑亭的不凡。两层檐中悬挂一块巨大的匾幅,用金字写着“碑林”两个大字。亭内展示的,则是国宝级文物——石台孝经碑,是由唐代皇帝李隆基亲手书写,刻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因其体积最大又最早被移入碑林,被称之为第一碑。
碑亭后,有七个碑林展室,是些很久的青色瓦房,套成一连串的院落。陈列着一块块珍贵的石刻。进了门来,只见那一块块珍贵的碑石在室内两侧被整齐摆放成一道道碑墙,并且用铁架子固定着,生怕一不留神被人挤到了。碑石有高有低,形状也各不相同,有的还镶在玻璃框里,但有一点是相同,都呈现出一种岁月沧桑的墨色,让人感到这些碑石的分量和不凡价值。在一个个展室察看着,听着导游的解说,流连其中,仿佛走在历史的回廊之中。感受着千百年来悠久文化的演变,聆听到历史的脚步,足足掂量出岁月的凝重。碑石,不单纯是书法艺术的化石,而是历史文化的浓缩,是文明进步的里程碑。
古人说“凡刻字之石皆曰碑”。据考,“碑”字早在先秦时期就有记载,进入汉代后,碑石文化得以形成发展。碑林所收藏的碑刻,上自两汉,近至民国,内容涉及到历史、文化、宗教、地理等许多范畴,书法涵盖了真、草、隶、篆等,也揭示了中国书法的演变和发展。碑石涉及的人物,既有历代的帝王将相,也有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碑文的内容更宽泛,几乎可以触及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从碑石的内容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些文化发展的足迹。最早的碑刻多是经书,宣扬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碑亭里那块巨大的“孝经”,便是历代王朝尊奉为治国之本和约束民众的准则。更为恢弘的《开成石经》,则是儒家经典。这组浩大的碑刻因刻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而得名,共有石刻114块,每石2米高,两面刻字总计228面,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仪》、《春秋左传》、《孝经》、《论语》等12部儒家经典,共160卷,65万字,堪称记载中国历史的石质图书馆。
碑文有很多涉及到宗教,这也看出宗教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李世民撰序的碑刻《同州圣教序碑》、僧景净撰文吕秀岩书《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以及《不空和尚碑》等,无不体现了历代帝王注重运用宗教来统治人们的意志,调节社会矛盾和管理国家事物。
从碑文中可以感受到,宋代以后碑文记载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呈现出更多的文学性,而涉猎的人物也众多。从北宋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京,到明清时期的文人墨客,都留有宝贵的遗存,内容也集政治、文学、书法于一身,碑刻多是以诗文为主,苏东坡的《归去来辞》,黄庭坚的七言诗,赵孟俯的《游天冠山诗》,董其昌的行书《送会稽章生诗》,林则徐的《游华山诗》,以及康熙皇帝榜书“宁静致远”等等。
碑林集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于一室,堪称书圣的展示厅,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文字形体的演变发展和书法艺术的源源流长。这里有溶秦篆与汉隶风采一体的《峄山刻石》,相传为李斯篆书,从中能体会到秦统一六国之后实行文字统一的大成遗风。而《曹全碑》的汉隶婉约妍秀,被誉为“如果在汉碑分隶之中求最俊秀之书法,则莫过于此碑”的称号。碑林中欧阳询的楷书碑石《皇甫诞碑》,仍为现代许多人所喜爱,并流传海外。据介绍说,日本《朝日新闻》的报头便是在欧阳询隶书《宗圣观记》碑石中取字组成的。这里还有“颜筋柳骨,颠张狂素”的遗风。雄浑遒劲与大气磅礴的颜真卿的楷书,与嶙峋瘦骨的柳公权的柳体,各领风骚百年,是圣唐晚唐楷书的代表人物。馆中的《多宝塔感应碑》、《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争座位稿》则是颜公在不同年代,用不同字体写就的,而《玄秘塔碑》则是柳公的手书。张旭和怀素是唐代以狂草而闻名的书法家,这里也存有碑文墨迹。
解说员介绍说,前任总理来到碑林参观时,对其中的一块碑石特别在意,这就是历代封建官员的座右铭《官藏刻石》。在她带领下,来到碑前,观看刻写的内容。碑文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讲解员说,后来博物馆的人员专门将这碑的拓片送给了这位总理。的确,浩瀚碑文中的许多文明哲理,至今仍支配着人们及其社会的活动,而这个封建官员的居官法则,如今看来并不是难以理喻的道理,当下对管理国家也有借鉴意义。
仔细欣赏着每块碑刻,凝思联想,有一种穿越历史的感觉。一块碑石,如一面镜子,可从前人的思想里得到启迪,看到得失;一块碑石,如一位先师,可以从那凝练的哲理中得到智慧和力量;一块碑石,如一道严厉的戒令,可以从那沉浮的古往今来中寻找到立国做人的方剂。
告别碑林,雨还没有收住脚步。这春日里的雨,浓得像酝酿了几千年得古酒,弥漫在古老的街巷里,随便你走在哪里,都能从中呼吸出那种古老的文化韵味。
(2003年3月6日)

作者:wangzc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黄土高原上的乾陵
我的西安自助攻略
千里走单骑(下篇)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一) :宝鸡
行走在秦晋大地之上,感受中华文化之根。陕西 山西 北京
高冠瀑布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