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的落寂,静园的萧条
出发地点:未关联 |
天津 静园 游记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未添加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
目的景点:天津 静园 中心公园 李叔同故居 中山公园 霍元甲纪念馆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张园的落寂,静园的萧条
初来天津时,对他并不了解,只因为一老同学是南开的高材生,所以工作以来的第一个假期选择了北京,拿出一天的时间去看看这个古老的城市。 因为陌生和疏忽,在北京西客站,竟然被一说客说服,搭了一辆破旧的小巴去天津。沿途夹杂着三四个车主的威胁,无赖和漫骂。没想到对闻名神州的天津搞笑方言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竟然是此种境况。有相同经历的人想必也同我一样在苦笑吧。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对这座有着美丽神话故事的老城的向往。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让这里孕育了霍元甲的侠义,李叔同的传奇,曹禺的艺术,还有在世人经久笑声中永存的马三立。这是一座耐人寻味的城市,他避护了逃来的末代皇帝,也看到了出走的皇妃的坚毅,同时也静观着危难时期爱国人士的奋斗与挣扎。 我站在了城市的最高文化圣地,南开园。我仰望着周恩来的雕像,他与这里有着不可抹灭的联系。尽管世人皆知,他没有毕业就离开了这里。这件雕像并没有给我以伟人的震撼,而是以我历来对他的崇敬中,看到了他浑身散发出的慈爱的光辉。雕像站在这里,我却感受不到他曾在这里的痕迹。我想起了巴黎拉雪兹公墓里,据说在已逝百年的大师们的墓前,总是摆放着前来悼念的人们带来的鲜花。而这样一位把一生奉献给中华大地的伟人的雕像前,甚至没有一片绿叶,花朵都在美丽的女大学生手里。我用惭愧的双手抚摸着雕像的底座,也许中国人没有献花的习惯,可是清明时节的献上的花圏,我宁愿分成朵朵小花,成为自然习惯的敬献。不是例行公事,只是自愿而真诚地表达情感。 我们坐进的士,告诉司机去张园和静园,我想看看傅仪最后的行宫,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悲剧人物,时代的变迁,使他没有选择地成为了傀儡皇帝,他可能也不愿,但他没有办法和能力。司机却不解地问 “哪个张园,在哪儿的” 我告诉他在和平区,鞍山道59号和70号。他疑惑地看了看我,说 “噢,那地方,基本上没什么人去的。也没什么好看的,你们去干嘛?” 我没有答他,心里却很不是滋味。的士左拐右拐地到了一条不起眼的街上,一个十字路口过后,他停下车说往前走一点儿就是张园,你们出来后再向后走就是静园了。我们下了车,街上人来车往,道两边都是普通的民居和几间小店。然后就有一座红色洋楼出现在我们眼前,我兀自不信这里就是张园,当年溥仪的汽车来到这里,他是否和我一样失望呢?他失望的也许是住处外表的简单和狭小,而我却是对这里无人问津的景况而痛心。 此宅是清朝两湖统制张彪,于1915年所建,占地大约20亩。孙中山先生偕夫人曾下榻与此。据说溥仪来之前,张彪为适奉他,特订英国欧式家具,令溥仪赞叹不已。 就是经过这条街直接由大门驶进去,上了专修的车道,停在楼下的大门前,皇后妃子们对此也许满意,必竟红色象征着吉详和如意。 进了一楼大门,里面是一个大厅,对着大门有一个旋式楼梯通上二楼,站在楼梯下,抬头可以想向到当初屋顶的大水晶吊灯一定很抢眼。楼梯仍然铺着红地毯。很多小学生在里面出出入入,原来这里已是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而且有一种异样的气味传出来。我们上了二楼,想找出一点当初皇帝行宫的影子,可是一道道黑色的门全被锁住,没锁的也成了与此处毫无关联的办公室,其破旧不堪,让人心痛。 我们几乎是生气地离开了这里,想着也许静园会好些。 静园建于1921年,据说原是陆宗舆的私宅“乾园”。1927年溥仪由张园适居于此,为取静观变化,静机之意,更名为“静园”。他占地约十亩。曲径长廊,怪石清泉,楼东侧还有一个网球场。1931年“淑妃”文绣在此出走。宣布与溥仪离婚。 高高的门墙,大约3米宽,2.5米高的漆红大门,边侧还有一个小门供随时出入。一棵沧桑的古树自墙里伸出,尽管此宅边上是不相称的亦是破旧的现代楼房。我想向着里面一定有着不同寻常的地方。我慢慢地自小门走进去,路是泥泞之地,进了门,左手边就有一座矮矮的门房,里面住着一户人,挨着门房有一棵大树,门外着到的就是它了。再向里看,十米远的地方,一座旧得不能再旧的洋楼,被分割成大概有十几户的人家住着,向前走根本没有下脚的地方。一位老人坐在门口,见有生人来,就走出来。我问这里是静园吗,他说是。眼里倒没有一丝对外来人的抗拒。我说能进里面看看吗?他说都有人家住,不是很方便。其实,我也不大想继续看了。满心只一个感觉就是痛! 出了门口,我再次仰望着古树的姿态,多少人事的变迁,尽在他的眼中流转,然而是否有一天,宅里的人家由于空间的争吵,而把它也视为障碍。我不敢想下去了。 也许是中国特殊的国情所致。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都分给了无辜的老百姓居住,或某些部门使用。他们的门前都有一个牌,标明“市文物保护单位”。但是怎样保护呢?有规定吗?老百姓只知道温饱。态度应是所谓的“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可是每一个中华子孙都是龙的传人。既为传人,就有继承和发扬的责任和义务。自己都不珍惜,谁还会珍惜呢?让形形色色的外国人,看着我们糟蹋自己的财富吗?
作者:ranibowzn2003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过今天我要带家人去静园,张园,看看。这两年天津在修文物,古迹她们也在列了吧!
→回复
去过,因为男朋友家就在那附近,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去过,还好奇的问我去那里看什么。
确实很败破了,但是并没有多么的伤心。因为这个城市中值得保护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以至于根本都不去保护。
→回复
很遗憾!!很多人也对这些建筑深表同情,但无力改变!
→回复
我是天津人,从小生活在张园、静圆、南开的三点一线上,张园和静园分别在文革和唐山大地震过程中受到重创,南开的周总理塑像是在文革后拆掉伟人塑像的基坐上重新建立的,张园北面临街没有二层小楼,那是地震以后盖的,原来只有一个值班室,前面院子里也没有那个平房,地震以后楼上那个顶部也经过大修,所幸的是感觉大门好象没有什么变化。静园东面的那栋楼是以后盖的,有了这栋楼,静园就谈不上恢复原貌了。如果有一天静园和张园能够象五大道小楼和意大利租界建筑重新修复,机关从张园迁出,欢迎大家再到那里看看。
→回复
伤感的文章自己看完也觉得伤感,使我产生很多回忆!!
→回复
确实是这样,门口挂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可确实没有什么保护。
小时候一直不知道那个牌子是做什么用的,有时候看电视,介绍某个人物然后有些平时很熟悉的建筑就出现在电视上,让人恍然大悟,哦,原来这里原来是这样的啊,再从那里过,心里就产生一种崇敬的感觉。
可是这些地方确实需要大力保护了。
→回复
我也是一游人,和你一样,下午刚刚慕名去看了静园,破败不堪,刚推开小门,即被一声恶呼止住,只能退出。再去张园,心疼我们的少帅府竟成了一茶馆。还有吉鸿昌故,变身卫生院....我的天哪,从天之南一路寻来的我,无法表达我的心痛与失望,天津,这是为什么?
→回复
静园门口很破,两扇大门很多年没有维修了,已经看不出油漆的痕迹,门扇坑坑洼洼,如果不是静园的牌子的提醒,谁能把他和末代皇帝联系起来呢。
经常看到的一幕:一面桌子,堆着些秋衣秋裤的桌子,一位下岗妇女看着摊位叫卖着。院子里很破,怀疑当年的溥仪如果现在来此,看到此情此景是否感慨万千呢?
→回复
谢谢你告诉我天津还有张园、静园。对待文物古迹的态度很能说明当地政府某些人的素养,我不想过多评论,毕竟这不是现在才面临的问题,而是早年遗留下的。中国有许多地方的古迹都轻易地破坏了,被人遗忘了,太可惜了!
→回复
落寂也好,萧条也罢,只有园子自己才会有最深的感觉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