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游荡去婺源
出发地点:未关联 江西 三清山 江西省博物馆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目的景点:江西 三清山 江西省博物馆 婺源 婺源博物馆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另类游荡去婺源

另类游荡去婺源

一直以来,都很羡慕那些可以天南地北的游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翻山越岭的"侠客".可是周遭的朋友却没有人对这种被他们称之为”自虐”的疯狂举动感兴趣.所以我就单枪匹马的加入了网上一个"驴友"家园俱乐部.在他们的档案里,让我找到了想像中的侠客.最近的活动是从浙江的古田山区翻越石耳山,到江西的婺源,很早就听说婺源的美,被称之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本次活动被俱乐部的领队定级为休闲旅游.

于是九月的第一个周五,晚上23点,背起我所能承受重量之极的大背包,登上了中巴.上车后才发现,座位之间的距离,只是能容纳一个坐姿笔挺的人的大腿的距离.无法动弹.走廊上叠满了驴友的背包.进入午夜,汽车在沪航高速公路上疾驶,有种漂的感觉,每次从震动中惊醒,都有一种要大喊一声,然后站起来,一脚把前排座位蹬出去的冲动,这样的压抑一直伴随着我到第二天的中午.车上大多数的人都有用睡眠三宝.好像作用不大.

周六早上6点,我们达到浙江衢州.停车,早饭,稍作休整.我们几个女孩,到一家看上去还稍好的宾馆大堂的洗手间洗漱,洗手间只有一个水龙头.当时我们都顾不上考虑了,只想把一脸的疲惫快点洗掉,乘男洗手间没有人,就进去了.同时大家都发现,男洗手间比女洗手间大好多,太不公平了!

调整之后,继续"行军".路上,车里放着迪客牛仔的口水歌,大家哼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曲调,轻松了很多.好似给沿途的风景,加上了配乐,时而沧桑,时而愉悦,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车依然在不停的颠簸,在盘山公路上不停的转圈.只是疲劳退却了.

用过午饭,我们包两辆拖拉机向石耳山出发.大家把行李推在车后,有些人或蹲,或坐.扬起的尘土一直像雾一样,弥撒在车尾.远看就像是被遣返原籍的民工依依不舍的在留恋.一路上,会经过几个小村落,有几个当地人搭我们的车上山.当我们放下最后一个搭车人后,便驶上了无人地带,路上的颠簸,就好像一松手就会被震出去的感觉,越接近山顶,风越大,云在头顶快速的移动,一会儿大雨,一会儿沙暴,一张嘴,沙就同口香糖搅在了一起.

拖拉机终于停下来了,穿越开始.我们的任务就是翻过这石耳山,到达对面的江西婺源.石耳山,位于浙江省和江西省交界处.海拔1260米.此山本没有路,由于住在山脚两侧的村民长年的翻山穿越,就行成了一条若隐若现的羊肠小道.在穿越的过程中,果然遇到了一个江西的村民,翻山去浙江探望他的八十高龄的老母亲.他扛着扁担,穿的是军鞋,却健步如飞,把我们这些穿登山鞋的人远远的甩在后面,当我们第二天下山时,又遇到他与我们同路.

越到山顶,雾越大,湿度弥漫在整个山谷,看不清周遭的风景,看不出山的高度,也减少了几分悬的感觉.汗水浸湿了衣服,好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的流汗了.爽!

花了一个半小时,全部登顶.山顶上有一个庙-龙泉庵.里面住着几个年纪大的善男信女.其中一个老大爷咽喉不好,嗓音沙哑,整夜咳嗽,还有一个老婆婆肠胃不佳,时不时打嗝,发出"鹅"的声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下山时很多男生也发出"鹅"的音来确定方位.老人们极少下山.终日在庙里念经理佛,并且热情地为过往的村民提供歇脚处.那里没有电,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一日三餐自给自足,在院子里,种着各种蔬菜. 我们一行人的来到,给平日里安静的石屋增加了许多活力.老人们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素菜,大家围坐在长桌边,在摇曳的烛光里开始晚餐.

晚上7点,结束了晚餐和小结会,就开始准备就寝.在城市里的人,极少有机会能在这么早,这么安静的环境下休息.入夜,风在石缝里川流不息,因受台风外围的影响,大雨漂泊,打在瓦片上,滴在身上.女孩们戏称,这样就可以省去爽肤水的步骤了.老人们还细心的关心大家的被子够不够暖,在微弱的烛光下,照出了他们慈祥的面容.有种好奇,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来支撑他们能日复一日的在这方净土里平和的生活,难道他们年轻时就从没有想过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难道他们在这宁静的山里待一辈子都不寂寞吗?是不是因为没有比较过其他的生活方式,才甘于平淡呢?还是因为年轻时经历了太多的跌宕起伏,所以才选择这种与世无争的生活呢?所有的答案,只有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的的烙印,再会明白.

翌日清晨,闻鸡鸣而起床,早上的空气甚为新鲜,山里的泉水有些刺骨,大雾还未散去,大家为无法目睹对面三清山的英姿而遗憾.9点30分开始下山,到江西省.虽然下山没有上山累,但是也是需要有技巧的,下山的姿势,重心,支点,力度等方面的不同,往往造成不同的结果,有人累的腿软,有人摔跤不断,有人步步为营,有人大步流星.越接近山脚,天气越好,太阳也探出了脑袋,此时我们才看清山谷的风景,山下有几个村庄,白墙青瓦,炊烟袅袅,山上是一层一层的梯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现在还没有到丰收的季节,所以还没有金黄色的景象.

下山后进入的第一个村庄是婺源的晓庸村.对建筑,我一窍不通,所以无法用专业的术语来描述他们的风格,但是从每家每户的房子外壁的精美雕花和图案,以及门楣上面吉祥的词,足以感觉到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几乎每家门前种有梨树,石榴树,枇杷树,枣子树等果树,这样一年四季都有不同颜色的花和果,小溪从每家门口流过,熟透的果子从上游漂到下游,水面上的鸭子和像鹅一样的"豚"随波逐流,不用担心它们被误领,因为每户都在自家的牲畜脚上绑着丝带,作上了记号.进入村子的中心地带,有几家小杂货铺,那里也就成了村里人的集会处,瞧见我们一大帮外地人,则更是热闹,男女老少,拖儿带小的开看我们,我们赶紧在小铺子里补充补给,有人戏称我们的消费额顶上了他们一个月的销售额,也算是我们为拉动内需,发展当地经济做了一点微薄的贡献吧.在不远出,有一长排石凳,坐了许多老老小小的女人,原来那里的女人不用劳作,主要在家打理内务,每天吃晚早饭,就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聚在一起,唠家常,从最年轻的十来岁到年纪最大的八九十岁都有,直到晚饭时才散,吃过饭后,就休息了.这样的生活对城市里上班族是一种奢望,她们中大多数在刚成年时就嫁人了,二十出头的女孩有个会走路的孩子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在小溪尽头的有一户人家,看得出他家的房子是新造的,有别于其他的老房子的式样,装潢也比较现代些,他孩子的服装和行头同一般孩子也不大一样,原来他们家有人在城里打工.女主人是个热情好客的人,为我们准备一顿有当地特色的家常菜,还热情的为我们找人挖红薯吃,新鲜的红薯很脆,很香,水分也很多,我们在回来的路上特地买了一大袋带回上海,可惜到了因为太匆忙,太累了,结果落在了车里.纯朴,善良,好客,美丽,干净一直是婺源被外界所公认的特点,也是众多驴友所向往的地方,可是也有令人矛盾的想法,我们希望她保持那份纯,做我们永远的净土,但是我们也希望他们富裕,能同城市里的人一样享受物质文明的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时代在发展,沟通更容易,这方净土还能保持多久呢?不知何时我们再去时,已经到处是新楼,果树便枯木,溪水不见底,吆喝叫卖满天飞?不敢想像!

回程的路途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有几处主要公路正在修路,所以不得不绕路而行,结果我们从江西,经安徽,路过黄山市,歙县,穿过浙江,到上海.车行到黄山市,几位有闲的驴友下车,前往另一个古城---歙县.车厢一下子空了好多,大家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躺一会儿,于周一凌晨二点安全到达上海.回程一共花了近十个小时.奇迹!

接下来的几天,都在腰酸背疼中煎熬,走楼梯,走路更是一种折磨.但是如果有人问我下次还会参加吗?我会坚定的回答:永不停息!

次此活动一行二十人,携带的装备有1辆中巴车,4部对讲机,若干帐篷,睡袋…… 最有价值的是:经验丰富,体力超群的领队兼向导,勤勤恳恳,乐于助人的协作人员,以及有多次闯南走北经验的驴友们,他们都有惊人的忍耐力和毅力,也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聪明才智.最难以忍受的是:座位间距只能嵌下一个人的车.最有意思的是那一声从肺腑发出的”鹅”. 最难忘的是所到之处,当地人的热情,善良,友善,真诚,纯朴的民风.最养眼的是沿途的美丽风景.最…… 有好多之最不能一一列举.





作者:janetzhan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2009年9月 明月山漫慢游(2)
景德镇印象
庐山印象
井冈山杂谈
江西龙虎山流坑游
毕业庐山行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