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寺-天妃宫-官街-城河-狮子山
出发地点:江苏 南京 |
江苏 南京 1日自助游 |
同行人数:1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1997年6月28日-6月29日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Roy 提供 |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
目的景点:江苏 南京 阅江楼景区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静海寺-天妃宫-官街-城河-狮子山
静静的静海寺
我轻轻地敲响位于南京西北角的下关朝月楼116号静海寺朱红色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她牙开一条缝儿,很明显,对我的造访表示出一种不解。这儿平时就少有人至,今天又是休息日,更无人问津。 可我却专程而来,因为我早就想来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个使香港蒙辱百余年之久的《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议约地就在这里。 静海寺东接天妃宫,南至官街,西临城河,北倚狮子山。当年,朱元璋开国后就打算在狮子山上建一阅江楼,记功志庆。为此还亲撰《阅江楼记》描摹登楼揽胜之状:“俯视其下,则华夷舸舰者樯林,上下者如织梭之迷江。”而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则成为《古文观止》里的经典之作。有名无楼,留下至今的遗憾。“登楼揽胜,万象森列,千载之谜,一旦轩露。”我们如今只能凭想象去领略了。但倘真有此楼,当《南京条约》正在停泊于不远处的下关江面英舰上签署,登临阅江楼时所能阅到的就只能是一种耻辱了。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军凭坚船利炮北上,8月,英军70多艘舰只驶抵下关江面,扬言要攻占南京。两江总督牛鉴、钦差大臣耆英等人忙向英军求和,双方代表在静海寺谈判。8月29日,根据静海寺的议约,《南京条约》在下关江面的英舰“康华利”号签订。耆英居然还为此设宴招待侵略者,不知那杯中是酒还是清朝的国格。 璞鼎查的“康华利”号军舰得意洋洋地开走了。而静海寺却从此背起国耻的重负。 静海寺,寂静而逼仄,却令千里之外的香港成为殖民地,演绎出中国近代史的风风雨雨。我慢慢地品味着陈列和记载,直觉得寺在颤抖,寺里的每块砖、每根木、每片瓦、每株草都记述着屈辱、不平、愤恨和抗争。地砖上,哪一处印有牛鉴、耆英的脚印,我怕踏上,染上卑屈;哪一处印有璞鼎查的脚印,我怕踏上,染上野蛮。可当卑屈和野蛮混杂在一起,就更令人不寒而栗。 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静海寺,系朱棣为了嘉奖郑和航海功勋而敕建,并赐额“静海”,取四海平静之意,郑和晚年曾居住于此。这位太监,被朱棣选派出使西洋达6次之多,访问了亚非的许多国家。首次下西洋,出发地就在南京。“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可悲的是,400多年后,”静海“成了远涉重洋的英国侵略者的吉祥语。 南京称得上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部煌煌巨著,而这部巨著的序幕就是静海寺。在南京,在中国,几乎所有受过基本教育的人都知道《南京条约》,知道割地赔款,可又有几人知道静海寺这个饱浸着辛酸和血泪的寺院。我生活在南京10多年,这是第一次叩开这扇大门,而无数的南京人、外地人、香港人乃至英国人还没有来过,那位老太所看守的静海寺的寂静尚未被接踵而来的脚步撞碎。 我想起了圆明园。其实,最痛心疾首、不堪回首的恰恰是应当经常记起的。对圆明园的最好保存是永远保留其偌大遗址上的疮痍和荒芜。作为静海寺却显得太单薄,单薄得仅有一些在教书上可以读到的内容。能不能扩大规模,增加图文、雕塑和复制的实物等,给人以更多的回味和反思呢?不久前,我曾站在天安门广场香港回归钟下久久不忍离去,曾站在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香港浅水湾畔久久地欣赏具有民族特色的风景。而眼下,我站在了当初议约割让香港岛的静海寺里,这三地距离正随着香港回归日期的日益临近而靠近。明年的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并要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香港那几天的客房也早已预订一空。但这段辛酸的历史是不该忘记的,而最能记住这段耻辱史的就是南京的静海寺。 南京,是该让静海寺这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在香港回归的日子里灿烂一笑的。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是
我的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