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印象
前言 暑期无事,西北游逛了一圈,没有计划,没有安排,抱的是开心就留,不好玩就走的态度。第一站就到的是西安。 本来没安排去西安的,但想去兰州和敦煌,必经西安或郑州转车,总不能在西安车站报个到就走吧?那也太对不起西安人民了。总想看看西安的老城墙,也算上天给了一个机会吧。 再者,认识的网友里,好几个都是西电出来的活宝,不去看看西电到底何样,也不会甘心。于是,就留在西安了。 还好,在西安一住就是六天六夜,玩得淋漓尽致,舒舒服服。 现在要写西北行,当然得先写西安。本小姐写游记特罗嗦,像老婆婆数豆子,数不清,还数得人烦,大家耐点心,别怪我句子不通顺,也别怪我词不达意,更别怪我流水帐臭长臭细,外加流言蜚语,很有可能招来人身攻击。 千万别啊!我可是入了平安人寿保险的。 灰旧的西电校园 初到西安,下了火车,直接就坐公车205路去了西电校园参观。 说西电,还不如说西军电,西安人好像对西军电更熟,这在问路和坐的士时最要注意的。 比如,有一次我坐的去西电,的士司机走了九元八角的费用了,才搞清我说的西电是他知道的“西军电”,打了零表掉头再送,摆明了下车时不会收费的样子,我还是按实际路费给了车钱。这使我对西安的好印象又加了一点,就是西安的的士秩序好,守信用,让人坐得放心。 从东南门走进西电校园,暗暗吃了一惊。因为它和我想象中的现代化大学不一样。色彩是灰暗的,连绿树好像也蒙着一层灰,不明亮。它像是一个灰发老人,昏花的眼注视着来往的学子和客人。 我这样说并不是贬意,只是一种遗憾。我想到在国家新排名全国十大学府时,第十位的交椅由谁来做引出的一个故事。广东提出让中山大学来坐,承诺:国家投资多少,广东就拿出这个数的三倍。结果,国家说拿三个亿,这样广东就要拿出九个亿。九个亿啊,中山大学现在就够漂亮的了,以后会更美。西电如果有这些投资,也会很美的,不是吗? 但西电校园现在已经在修护仪容了。从光华路上西电校园的东北门一进去,没走几步就看到围成一圈的建筑工地,里面露出白蓝色条纹的圆穹形楼顶,招牌上介绍是在建西电科技综合大楼,这座大楼现在说不准已收工了。 在西电校园闲逛,发现里面的花园不错,绿地,小亭,长廊,丛丛的花团,还有一个个双人椅,不知道西电学生成双成对的在里面走过多少批,呵呵。 环绕着正门左右两边围墙的,是一溜整齐的水泥桌凳,让我慨叹不已。我的梦想,就是当个大学生,像西电的学生当年和现在一样,坐在这样的桌凳上刻苦攻读,头上的梧桐树上知了叽叽地叫个不停,也许偶尔还会有个青虫子或毛毛虫掉下来吓得人惊叫和跳跃,但那种纯净的学习生活,真的很让人向往。喜欢这溜桌凳! 西电正门内的雕像上有两道长长的黄水迹,前面还摆着毕业生离校前照合影的三层梯架没收起来,让人浮想到那些就要离开母校的学子们是怎么一副模样,稚气而意气风发地和自己的老师同学站在一起,定格一生中这美好的记忆。雕像后,是一座没有什么特色的大楼,也是灰灰的,很朴素。有名的西电正门也是这样毫不在乎地平视着来往的人,真的让我又吃了一惊。 在西电中走着时,还遇到几个老教师。他们正笑逐颜开地谈论着谁谁被选进宣传队,要跳舞的事,原因是年龄这么大了,看人家,照样瘦瘦的,精精神神的。西电的朋友们,里面也许会有你们当年的导师呢。 光华路上有西电好几个门。路的另一端是高新开发区,我曾在那儿的建行取了我继续西行的路费,那儿挺美的,现代,干净。 光华路上,网吧有十间左右,新的旧的都有。最差的是东北门外左边第三个门的那一间,键盘被摸得光光溜溜,主机个个开盖,一个挨一个换,总是出毛病,主人还臭硬,好像只有他一个人开了唯一一间网吧似的。后来,发现好几间新的,速度快,服务好,就看也不看这一家了。呵呵 罗罗嗦嗦,说完了。 东新街夜市难忘
东新街是西安留给我的又一个美好回忆。我和好几个朋友提到它。如今回忆起来,仿佛着黑裙,戴白帽,饮扎啤,听酒歌的我,仍是坐在黑夜下一片灯火和呦喝之中的。 东新街是条长长的巷子,街道两边摆满了大排档,叫卖声不绝于耳。中间也隔开了,是很多卖小菜和好几个卖扎啤的地牌。 穿行在巷子中的一群群人中,有当地人,也有外地人,但像我这样一个人的少,可能因为这个地方是呼朋友唤友喝酒聊天的好地方。 不理会两边的诱人的叫喊,把巷子走到头,把大排档的内容看了个遍。走到街的另一头,灯火渐阑珊,就又折回来。 在一处“孜然夹馍”摊前停住,好奇地看着摊主夹起块块牛肉,用一把大刀切碎,再拿出一块圆饼,横着切开一个口子,把碎肉夹进去。那么多碎肉,全夹进去了,一股喷香馋得人肚子直叫。 看我一个劲地站着看,摊主热情地邀我来一块。为什么不呢?我要了一只,要求不要一点肥肉,用盘端着坐到了后面的圆桌前。咬一口,没有想象的那么香,油倒是滴下来了。 邻近的一张桌子坐满了食客。三人乐队正在为他们演唱老歌《三套车》。一个白衣白裤的中年矮个男子随着音乐,伸展、甩动臂膀,挪动脚步,正在跳舞,我想大概是蒙古舞。 三人乐队的乐手大概都是蒙古人,长的是那个风格的。盲人乐师唱得非常好,大概是以前就受过美声训练的。萨克斯管吹得也是让人听着如入梦境。而舞者原来是食客之一,喝酒助兴的。 这种场景,我从来没见过。虽然也有在广州看到夜市上点歌的歌手,也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背着小提琴的,背着吉他的,抱着琵琶的,男的,女的,年轻的,年少的。最小的可能才七岁,为客人拉小提琴《卖报歌》。这个三人高龄的三人乐队算是一个特殊,也是最受欢迎和最具专业水平的,我认为。他们的乐曲、歌声和伴舞引来了许多人站在摊外围观。 我的兴致很浓,异乡之地,这样的自由融洽的氛围深深感染了我,也很投我的性格,所以虽然肉夹馍难以下咽,还是坚持坐在那里。 为了吃下肉夹馍,更为了多呆在这儿一会儿而不被人赶,又要了一大杯扎啤,一盘炒沙贝,饮酒就馍,剥贝听曲,偶尔拿相机拍下围观和这桌特殊的人。直到九点多钟,热闹未减半分,毕竟是西安第一夜,不敢晚归,走出了巷子,叫了的回宾馆。 当了一回“考古学家” 在西安吃第一顿饭时,是吃三鲜米线。又闲又烫,又累又饿的我吃得着急得不行,拿着汽水瓶向下送,还是慢得要命,大概是一两分钟一口吧?这显得同一个桌上吃凉皮的那对中年夫妻吃得特快也特多,一盆吃完了,女的又要了一盆吃完了。 我吃惊地拿眼睛悄悄地观察着他们,看他们和老板娘和气地交谈,知道他们是老实热情的西安人,就取下把头脸都遮了大半的白布帽,摘下那副墨镜,摆出一副要交谈的微笑,冲他们点了点头,拉开了谈话的序幕。 他们是很善良的人,听说我是一个人,没有朋友,也没有计划,要在陕甘玩半个月,很吃惊,反复交待要注意安全云云;又说到很多景点是不用进去的,是导游小姐和景点商量了骗人的假景点,门票价钱还不菲。于是我拿定主意要搞好“市场调查”,决不能花这些冤枉钱。 我是这样做的:订旅游线的票时,我直接找了业务部经理,管他真的假的,可以搬出来为自己撑撑腰。问清楚我可以自由选择愿进的景点,我不进去时旅游小姐不能强迫我交费;我可以随时和经理联系,投诉;三天的时间由我自己定;每天晚上该经理打电话问第二天我的意向,有车到宾馆来接。 最后我很杀了一下价钱,连导游小姐的导游费也免了。当然,我要求要在发票上注明,以免无对证。 事实表明,我这样做是很明智的,比起其他客人,我少出了不少钱,还享受了很好的待遇,比如,我一个人坐两个人的座位(腰疼),不进景点导游小姐也是笑脸相迎,没有遇到其他游客的中途加收费用等现象。 但由此也得到一个美称,“考古学家”。这是由于第一天游,六个景点我只进了秦陵地宫和秦兵马俑历史博物馆,其他景点我声明不去,在车上躺着睡大觉,睡得糊里糊涂,披头散发。孤身一人,少言寡语,穿着式样和花纹都是复古的黑色短连身裙,帽子没摘过,墨镜只有进了景点内才摘,而且是一个人游逛,不搭伴,不搭腔,不进则已,进则看得流连忘返,一车人等得直问导游小姐:“这个小姐是哪儿的人啊?干什么的?这么神秘?”导游小姐答:“经理介绍来的,我也不知道,看她的打扮和行为,像是考古学家吧?”我估计这话中揶郁的水分该有唾液总成分的百分之九十吧? 当然我是不知道这些的,第二天在另一个线路的车上,被一个小女孩认出,当时我已换了很明亮的衣服,有了第一天的经验,人也显得不那么生硬,小女孩问我:“阿姨,你是昨天和我一个车的那个阿姨吗?”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后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其实也算是考古的。秦陵墓和秦兵马俑给人的美感与厚重的历史感都是难以一言说尽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让人叹为观止。 兵马俑坑道看上去没什么大的差别,可是听听导游的介绍,再仔细看看坑道里或完整或碎裂,或土色或上彩的俑群,以及那偶然的一两根白骨与工具,映着成丝成缕灰白色的正午的光线,人的脆弱与不朽竟也能如此统一,血泪血肉生命换来的这种节艺术结晶。。。 我竟然在里面走了几圈。一个馆内的解说员老跟着我,想让我雇请他做解说,一个馆讲完,只收费二十元。我真的很想,可是一听说讲下来得两个半小时,我只有含笑婉拒,但他大概是看我一个人,又对这些俑很感兴趣吧,还是很慷慨地给我讲了不少,分文未取。 除了秦陵地宫和兵马俑,让我感觉不错的还有茂陵,太子墓、公主墓,乾陵。 茂陵的风景不错,进门是曲廊流水喷泉绿树鲜花,安静静地,中有一座小山,山顶可俯视全景。 懿德太子墓和永泰公主墓是真正的可以下到墓里去看看的,沿着斜面向下走,两边有一个个小窗,里面有不知是真还是假的陪葬品,还看到盗墓人的入口。其实下面就是桃形室内,摆一合葬棺木,却埋进多少古宫秘事。如果没有游人,它充满的诡秘定会潜出,我定不敢在下面多呆。看这样虽简单但真实的东西,比看人造宫殿要有意义多了。 关于乾陵无字碑
作为两个皇帝的合葬墓,李治和武则天的夫妻加两帝的关系,乾陵当然最吸引人。但如果想在乾陵看到什么景,那么定会失望而归。 一条长长的水泥路,两边是破坏得差不多了的水泥或石头雕像,导游讲的向东看,向南看,向西看,向北看什么的,我统统看不出什么来,听了导游的也记不住。风水不用讲,当然是好的啦。 我想要看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我一个人沿着水泥路慢慢悠悠走到无字碑前,围着转了两圈,便返回车上了。无字碑并不是无字的,后人多事,在上面留下了墨宝的刻迹,梦想借它之宜也流芳千古吧? 很多人死后都有墓碑,碑文的欣赏由内容到形式,古往今来,国内国外,都有数不尽的优品。无字碑却因无字而出名,“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我在看无字碑前,曾读到过周国平先生有关“碑”的观点,回来后,又翻看过一遍,现在写它,也仍是又翻看了一遍,可打出来与大家共赏: “一块块字碑,镌刻着千古文章。一座座丰碑,纪念着万世功业。连荒冢中千篇一律的墓碑,也有一副不朽的面孔。 “你也是一块碑,谁能读懂你身上的铭文? “我不是碑,也留不下碑,我死后没有墓志铭。 “我一路走去,在水上留下泡沫,在泥上留下痕迹。泡沫转眼迸裂,痕迹瞬即泯灭。多数时候,我连泡沫和痕迹也没有,生命消逝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我是易朽的。 “不过我不在乎。我兴致勃勃地打捞我的泡沫,收集我的痕迹。” 我想我的心情与想法也大致如此吧。我东游西逛,然后兴致勃勃地记下流水帐。也许生命会消失,我是一个小小小小的地球尘埃,仍然要飘进你的眼中一回,在世界上留下我一点点痕迹。
作者:shaokaizheng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