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亲近桐庐山水
-----垂云通天河与浪石金滩游 周日的早晨驶出热闹的杭州城,开上了杭新景高速,也就是美丽的杭千高速中的一段。宽阔的道路边山峦起伏,像是在画中穿梭。出了桐庐收费站,沿着路牌,离我们的目的地垂云通天河还有22公里的路。之所以称谓通天河是因为河的尽头是茂密的森林,完好的植被吸收的大量地表水汇集在一个形是大漏斗的朝天洞里,经曲折的河床倾泻而下所形成的源头。沿途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都是江浙一带的旅游车行驶其中,三十多度的气温也没有降低游客来垂云洞的热情。 排队登上可容纳十位游客的小木船,后面撑船的是位本地小伙子,他一边撑船一边解说。入洞口有一块大石,形是乌龟,称谓迎客龟。一半房屋高度的入口洞的上方刻有“垂云古迹”四字。据说这个天然溶洞早在三国吴越时期就有人来过,到了唐朝,当时的桐庐县令刘文会冒险探洞后写下“垂云古迹”为其命名,后有两位杨姓兄弟将其镌刻在入洞口。小船划入洞中,一下子凉爽宜人起来,犹如初秋的夜晚。难怪明代诗人杨宏说这里是:“夏日炎忘暑,冬游却是春。”随着船工提醒大家“低头”、“向左看”、“看右面”的声音中,我们在亿万年的钟乳石下穿行,一幅幅大自然的造化在彩灯中神奇展现,惊喜了每个人的眼眸。可惜两人一排的小木船,我坐在中间,只有惊叹的份,不能无遮挡的拍照,也来不及拍照。还有天然水滴下来,船工戏称这是“神水”,滴在身上财源铺路、延年益寿,滴在女士脸上还可美容养颜。在视线良好的情况下,你还可以手伸出船外,感觉一下水温,那真是从手里凉爽到心里。一般情况下被禁止,因为有回去载客的空船匆匆交汇而过,会产生碰撞发生意外。静怡的洞中传来了隆隆声,这是升船机在运作,连人带船从一级河道升到八米高的二级河道,据说在溶洞的地下河安装这样的装置属世界首创。我们的船按顺序做了一下提升,很平稳,没有想象中的惊险刺激。 上岸后,不参加溶洞探险的可就此上岸。要继续的游客就坐在长木椅上换上雨鞋,戴上安全帽,拿着长柄手电筒跟随向导进洞。这里有个细节很人性化,就是每人发两个小塑料袋套在袜子外,即可防止雨鞋破了进水,又可防止传染脚病,很卫生。这名为探险的溶洞被称为地下大峡谷,顺着窄窄的壁石仰头望,只见洞洞相接不见顶。我们排着队在高高低低的石子路上走着,好几处都是猫着腰走过,一不留神就碰到头,幸好有安全帽的保护。各种形状的石笋、石柱等被水润泽着,继续着它们的生命,在几束手电筒的照射下变幻莫测,任由自己想象。脚趟着潺潺的流水,手摸着亿万年形成的钟乳石,看着岩石深处滴下的岁月,豁然感叹人的一生在伟大的自然界中是那么的微不足道。零距离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这样置身其中的游程可以说一辈子都难于忘记。我们的矿工装扮都纷纷和溶洞中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从恒温18度的溶洞中出来,外面一片晴热,怔了怔,恍如隔世。随后我们驶到天目溪浪石埠境内的“浪石金滩”景区。据说先前有一巨石在溪中,随着流水波动,好像浮在水面一样,故称“浪石”。金滩又名潮逆滩,昔日钱塘江水上涨到此而形成的一片天然鹅卵石沙滩,因卵石在阳光下灿如金子而得名。本可以坐牛车赏景进入野趣烧烤,因一车只可以坐八人,还有两个旅游团的人在排队,加上肚子饿了,只好放弃。抄近路穿过绿茵草地和密林来到烧烤处,围坐在象井一样的烤炉边马上动起手来。羊肉、鸡翅、火腿肠、豆腐干、马铃薯、年糕等统统串起涂料上炉,边翻烤边等待的工夫就吃已烧好的竹筒饭。这竹筒饭很值得一品,一尺多长,小手臂粗,对劈开,一股竹饭香扑鼻而来,还有一层薄薄通透的竹衣包着,里面有绿的豌豆、红的瘦肉镶嵌在白的米饭之中,真可谓色香味俱全。水边的风越过芦苇轻拂过来,给烧烤助兴,周边的无名花也不断的点头微笑,来一罐冰啤,真是妙不可言。 吃罢烧烤,踱步到天目溪畔,乘上竹筏,坐上竹椅,漂流于清澈的溪流之上,悠哉游哉于青山之中,好写意的人生片断。回转之后登上龙舟,手持船桨,在鼓声中顺流而下。一船公在船尾掌舵,他说天目溪在这桐庐段叫分水江。我将手放进流水中,尽情享受水的温柔。其实你不划桨,龙舟也会缓缓而下,柔柔的水草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起舞,欢快的流水潺潺地奏着大自然的乐章,岸边的树木静静地见证着分水江的过往今昔,真希望就这样一直漂流下去,不要上岸,让时光就此打住。 阳光旅途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是
我的联系方式: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是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