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观感
2006年10月,我参加高中毕业50周年聚会后,顺道去南昌探亲,顺便看看在那里工作的校友。我的学生何财福听说我来了,很高兴,立即约了几位校友聚会于省政府大院,并设宴招待。在晚宴上,现任江西农大环保系系主任的汪怀建校友热情约我们去农大参观,并问:
“梁老师,想去婺源看看吗?”
“好呀,我正想去观赏这个中国最美的乡村。”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盛赞婺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国国家地理也将婺源评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称“婺源背倚秀美青山,清流抱户穿村……村落空间变化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婺源的明清古建筑群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村落的原始形态保存完好,有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所以婺源是很值得去看一看的。
19日晨,我们乘车从南昌出发,经过3个多小时到达婺源县城。汪怀建是当地人,他早就打电话安排好我们的吃住。该县环保局的小王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引导我们游览了民俗风情街,参观了县博物馆和正在改建的步行街。
民俗风情街是新建的一条旅游商业街,长约600米,是一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景点。该街全部为徽派建筑,黛瓦粉墙、马头山墙、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高耸在该街东广场的傩面雕塑是婺源的一张名片;在街西头的牌楼旁挺立着一个大型水车。街上的民俗博物馆,馆藏宝物5000余件,全面展示了婺源历史、文化。画廊长52米,集书画展览、创作、销售、培训为一体,是展示、交流婺源书画艺术的最佳平台。还有景德镇艺术瓷器精品展销厅、茶楼、珠宝厅等一批既有艺术品位,又有文化内涵的展馆落户街内,并布有中华美食、土特产品、工艺品、民俗服饰、娱乐休闲、古玩等多个街区。节假日更有当地特色表演,热闹非凡。
婺源博物馆被誉为中国县级博物馆中的“第一馆”,原座落在紫阳镇西侧儒学山上,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殿宇式建筑,展厅面积1000多平方米。现新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面积8860平方米。馆内分为精品陈列、古建筑展览、砚史陈列等室,藏有陶瓷器、铜铁器、玉器、漆器、金银器、骨竹木雕刻、徽墨、古砚、印章、字画、剌绣等各类文物珍宝上万件,尤以两宋名瓷、明清字画和唐宋古砚为珍贵。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商代陶器、西周铜鼎、汉代陶杯、唐代铜镜、宋代名瓷名砚、盘龙玉带、羊脂玉冠以及明清字画等许多珍贵古董。 步行街原是婺源县城的一条老街,现投资1亿多元建成为休闲购物步行街。所有房屋都是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集砖、木、石等雕刻为一体的徽派建筑风格。可称得上婺源的又一道靓景。
晚上,我们去参观新建的县文化广场。该广场占地6.3万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于2003年建成,气势宏大,在县级广场中堪居冠军。广场中心区有9根高耸天空的龙柱,其中环绕四周的8根文化(龙)柱分别象征婺源的茶文化、砚文化、生态文化、渊远文化、古建筑文化、徽商文化、书乡文化、民俗文化,正中一根称为 “龙翔九天景观柱”,柱高24.8米,直径2米,底座直径8米,柱体雕刻九条龙,其中一条大龙沿柱身盘绕而上,昂首朝天,形成整个广场的最高点和视觉中心。龙柱的周围有音乐喷泉,由音乐、灯光、水柱和龙柱组合成一幅美妙的画景。出于好奇,我问:
“江西一些城镇广场都是8龙柱,怎么这里是9龙柱?”
陪同我们参观的县环保局长说:
“这是婺源特有的,因为这里是出天子的地方。”
“据我所知,古代没有那位皇帝出生在这里或来过这里。”
“现代出了国家主席……”
原来如此,我也就不再细问了。
位于弧形水系岸上的12面名人墙(每面3.9×2.6米),展现了婺源从唐代建县以来的11位历史文化名人(包括朱熹、江永、詹天佑等古人和现代伟人)的主要功绩,体现了婺源“人杰地灵”之美称。
位于文化广场东侧的景观桥,全长235米,宽20米,投资1600万元,于2006年建成,不仅是婺源的一个新景点,而且有助于沟通星江河东西两岸的交通,提高文化广场的品位和促进婺源旅游业务的发展。
婺源最出名的特色是“四色”、“四古”。“四色”是指红、绿、黑、白四种颜色,分别指婺源特有的营养丰富、肉嫩汤鲜的红色荷包鲤鱼,味香而浓郁的婺源绿茶,丹青垂爱的黑色龙尾砚,以及果白肉脆的江湾雪梨。所谓“四古”即是古建筑、古溶洞、古树、和古文化。婺源保留有大批古朴典雅的徽派古建筑(包括古祠堂、官邸、民居、书斋、戏台、廊桥、亭阁、宝塔等),尤其是李坑、延村、思溪、桃溪等古村的明清民居群被建筑学家称为“古建筑博物馆”; 位于灵岩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灵岩石窟群有大小溶洞36个,洞内泉潭参差错落,有数百个景点,许多文人墨客曾到此一游,洞内至今仍保留有岳飞、朱熹等许多名人的题词2000多处,为国内罕见;遍布乡野的名木古树,乃婺源的另一古韵,如汉代的苦槠、隋朝的银杏、唐代的香樟、北宋的紫薇、南宋的牡丹、明代的香榧以及其他历时千百年的红豆杉、楠木、柳杉、罗汉松、刨花楠、黄檀至今仍然长得枝叶茂盛,其中包括被称为“江南第一樟”的虹关古樟和朱熹亲手栽植的巨杉;婺源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还出过文学家朱弁、皖派篆刻创始人何震、朴学家江永、明代户部侍郎江一麟、铁路之父詹天佑、科学家齐彦槐、著名教育家江谦、现代医学家程门雪等名人,从宋至清,全县考取进士550人,出任仕宦者2665人,到明清朝更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之说,文人学士的著作达3100多部,其中172部(1487卷)被选入《四库全书》,所以有“书乡”之誉。
我们在镇委书记、镇长等领导的陪同下游览了思溪古村。该村建于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村落背山面水,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结合,意境如诗似画。在镇长和思溪村村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进村口,映入眼帘的就是明代“通济桥”和“如来佛柱”。我们首先参观了村中清代商家住宅“振源堂”、“承裕堂”、 “承德堂”、“孝友兼隆厅”等,这些古民居普遍都可看到工艺精湛的“三雕”(砖雕、石雕、木雕)门窗,充分体现了徽派建筑特色,还有清代“银库”屋,更是少见。俞氏客馆格扇门窗上由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堪称“木雕精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敬序堂,它是思溪村最大的古民居,也是保存最完美的商宅,由庭院、正厅、后堂、花厅、厨房及花园组成,占地达一亩多,走进大门,迎面的就是 “仪门” ,俗称“中堂门”,只有尊显贵客到来才会敞开,走过这道门,所见天井阔大,厅堂宽敞,而且楼上是走马回廊环绕,厅堂及其陈设一派古色古香,是典型的清代模式,门窗上的木雕尤为精美,戏剧人物形神兼备,山水鸟兽动态逼真,仰望绣楼可见“琴棋书画”雕刻图案。1987年,福建电视台曾在这里拍摄电视连续剧《聊斋》,同时也是电视连续剧《青花》的拍摄地,国而闻名全国。
在婺源,值得参观的还有延村、李坑、桃溪等古村。不少游人喜欢慕名前往伟人故里—--江湾村参观,据闻那里的萧江宗祠,江永纪念馆、永思堂、乡贤园等“古”建筑都是新建的,颇为“富丽堂皇”,江湾镇商业气息颇浓,既是现代“古”村,我就没兴趣前往参观了。其实除了古村外,婺源的许多乡野自然美景更值得一游。例如大鄣山的卧龙谷,号称“江南第一奇谷”,是著名作家金庸笔下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此外,卧龙潭、鳄鱼潭、梯田瀑布、银河泻玉、龙凤双池、妙壁长廊等都是很值得观赏的自然美景;还有那红、黄、绿相间的婺源秋色和一望无际的绿油油、金灿灿的油菜花等等也都是美不胜收的田野风光。
婺源,果然名不虚传,的确是我国最美的乡村之一,值得观光、畅游。但婺源旅游的开发,也象全国许多景点一样,正在大兴土木,求大、求全、求新之风盛行,假景、假古董日益增多,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浓,长此下去,必然导致古物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古村不“古”,民风变质,环境变味。这是很值得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注意的,千万不要因旅游开发而伤害自身文化,甚至破坏原有的和谐社会和自然环境。 (红冰)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是
我的联系方式: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