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山位于漓江与桃花江汇流之处,古名漓山,又叫仪山、沉水山,海拔200米,高出水面55米。东与訾洲隔江相望,因其山形酷似一头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用徐霞客的话来说,象鼻山“插江之涯,下跨于水,上属于山,中垂外掀,有卷鼻之势,‘象鼻’之称又以此”。山上有一座八角形的喇嘛式实心宝塔耸立岩颠,远看象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个古雅的宝瓶,所以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从漓江顺流到梧州,江上有三百六十零半滩。象鼻山前的一个小滩即为半滩。滩边泉上涌,水质明净,仿佛是被象鼻吸出来似的。看象山有三个好去处,一处是滨江南路的水月饭店前,见到的是巨象饮水的特写镜头,象鼻垂伸,两眼炯炯有神。另一处则在隔江的訾洲,看到的则是大象整体的立体浮雕,有头,有身,有鼻,有眼,还有一副憨厚的神态。第三处是在象山之北、漓江西的爱情岛(原称“爱心岛”),见到的则是一幅“两江三山一座桥”的全景山水画:脚下是漓江、桃花江的汇流处,流水潺潺有声,微波激起细浪,清彻的漓江蜿蜒南下。远处,带着箭孔的穿山留影在小东江中,耸着宝塔的塔山隔岸相望,相对如屏。车水马龙的漓江桥飘然穿越,有些纤瘦,有点柔弱,在青山的映照下更见楚楚动人。低眼回望象鼻山,正好与“大象”面对面,不仅看清了大象粗壮的鼻子,炯炯的双眼,就连鼻孔也纤毫毕现。
象鼻岩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岩高1.9米, 宽3.3米, 长约13.5米。岩口面江, 东西走向, 呈条形封闭状态,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为此在岩口刻上“读书岩”三个大字, 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万历丁丑(1577)春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山窗寂静观周易”之句, 略尽清静、悠长的意境。象眼岩则位于象鼻山山腰, 它是象山的一个长洞,高约2米, 宽5~10米, 长52.8米,南北贯通,岩口扁长,酷似大象的一对眼睛。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 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 因其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象眼岩是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 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 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 半城山色历历在目;从右眼远眺, 江波帆影, 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象山因为有了这两只眼睛,显得更加神采奕奕。山形、塔影、奇洞构成了美丽的“三山景色”。清代工部郎中舒书在《象山记》中写道:“粤之奇以山,粤西之山之奇以石,而省城相对之象,则又其奇之甚”。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
孔镛的诗勾画了象山的轮廓,却没有毕尽象山的神韵。“白日相看不厌多”自然是不错的,但月色黄昏,群山渐隐,澄江如练,漓江显得格外舒展。山色树影,映入江中,朦胧中自有一段清幽。点点渔火,渺渺船影,静谧中演绎出“渔歌晚唱”的古老和浪漫,此时此景,不正是“相见恨少”的绝妙意境么?象鼻山的风景日夜皆宜,晴雨俱佳:倘或逢上潇潇细雨,云重雾绕,象山便藏身于烟纱雾葛之中,若隐若现,而当风生雾动,又见神象在雾中蹒跚移动,那动感,那风采,犹如神龙“见头不见尾”。而当水光滟潋的晴日,山光涵波,塔影摇绿,仿佛要追随着碧水蜿蜒东去。溶溶曳曳中,山下的洞影追上了穿山的箭孔,一轮丽日,二孔洞影,摇曳在一江春水中,那情致,那神韵,又怎能用笔墨描绘?不知是孔镛无缘识荆,还是他执意相左,声名遐迩的“象山水月”的奇景却没有见诸他的笔端,不亦可叹乎!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有一个溜圆的大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人们便称它为“水月洞”。《象山记》有记载, 则是山“有石穴一, 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 其半入于漓水中, 水时高时下, 故其穴亦时有大小”。倒映水中,酷似一轮浮江的满月。于皓月当空、水平如镜之夜泛舟江上,天空黛色朦胧,水中洞影晃动,江中二月争辉,神韵并俱,景致极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有描绘:“飞崖自山顶尺跨,北插中流,东西俱高剜城门,阳江从城南来,流贯而合于漓,上既空明如月,下复内外莹波”,宋蓟北处士《和水月洞韵》诗最为传神:“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象山水月”之称始出于此,历代文士吟咏不止。
水月洞洞口朝阳, 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 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 一直沿用至今。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 清代改称得月楼, 已废。洞中有历代珍贵石刻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常寄诗当时任昭州(今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于崖石,与世人共之”。而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和范成大《复水月洞铭》二件墨宝却留下了一段趣闻,再现了800多年前,桂州前后二任太守关于水月洞名的那场笔墨官司。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 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忘返, 一高兴就题诗作序,根据洞口面向, 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题为“朝阳”, 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就刻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 对水月洞易名颇不以为然,恢复了洞的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立此存照”,把文章镌刻在洞的南壁,“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大概是他的潜台词吧。事属雅闻,至今人们仍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