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泰顺行
出发地点:未关联 |
浙江 杭州 杭州乐园 游记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未添加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
目的景点:浙江 杭州 宁波 温州 丽水 杭州乐园 人民公园 仙居景区 人民公园 大桥 泰顺廊桥 古桥 薛宅 文兴桥 三条桥 永庆桥 毓文桥 刘宅桥 薛宅桥 仙居桥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春节泰顺行
在三魁镇永庆桥旁的一个小山头上,我和慧看到一个小小的“神位”,不是神龛,因为这个供神的地方只是一个带供桌的小石碑外加一小块水泥地而已。粗看还会和旁边的坟墓混同起来,却远没坟墓气派。 在这个小小的“神位”前供着一只白切整鸡和几道小菜,点着两柱香。山坡上一个老大爷对我们说:“这是神,可以保佑这个村子各方平安,你拜一拜,读书、结婚都会顺顺当当。从前这里可大了,文革的时候都搞光了。早些时候这个是迷信,现在叫传统了,你到小学校的后面,那里又搞了一个很大的庙。” 在泰顺住了三天,我们却不可能深入山民的世界。我们不知道这位神是谁,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会有多大的法力,我们最多只是对着他拜一拜,半信半疑地祈望他能给我们带来好运。对群山而言,城市里的人永远是过客。 我们顺着老人的指引寻去,却发现那个庙在田的另一边,与小学校少说也有几百米距离。庙不大,靠山面田,单开间歇山顶,红墙黑瓦,倒也漂亮。
一、群山 大年三十我们从泗溪赶到筱村,由于中巴停运,我们花65元叫了一辆“残的”。小小的三轮车在没有路面的石子路上颠簸了整整1小时20分钟,爬山,既而下坡,然后还是爬山,永远是密布90度以上甚至180度大转弯的山路。路上仅遇到同方向的两辆车,眼光所及之处只有连绵不绝的群峰,以及散落在谷间坡地上的零星民居。我们是在同一县里距离较近的两个镇之间赶路啊! 在到泰顺之前,“山区”对我而言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我们常常兴致勃勃地赶到某一处景点,欣赏或秀丽或险峻的山景。“山”,也许仅仅意味着一两个小时的登山路、海拔多少多少米的数字高度、和到此一游式的留影。 可在泰顺,两个镇之间却常常要坐一个小时的车。从县城罗阳到邻县苍南有一条双车道的省道,铺着柏油路面,一般的蜿蜒委蛇,慧说这段路让她想起“极品飞车”。坐中巴从罗阳到苍南境内要花两个半小时,同样的时间我们却能从温州新城客站赶到宁波南站。从罗阳到景宁和文成两个县城还有类似的两条省道,除此之外全部是碎石和泥土混合成的简易公路。 同浙江其他地方相比,泰顺的山似乎显得更高而又更广远,一峰接一峰了无尽头,直到超出你的目力所及,真个苍莽雄浑。由于山间溪涧密布,又常常可见高峰深谷,有的就在路旁,惊险之极。我所见的浙江群山大多清秀迤俪,若论山势之大气磅礴,大概只有丽水莲都区到龙泉这一线可和泰顺一比。 可仍是在浙江境内,其他地方的山往往满目青翠,自然天成,泰顺却不是。两样东西把森林挤出了泰顺的山头。其一是采石场,大小不一,让山坡显出一块块难看的鱼肚白。大年初一在罗阳买了一本泰顺县宣传画册,就有介绍说建筑和装潢材料在泰顺县经济中占有较大分额,并为该县培养了许多富户;而更多的是梯田。在泰顺,有梯田的山头也许和没有梯田的山头一样多,有的山坡很陡,却也让山民开垦出十分狭长的一块块梯田。更绝的是这里的梯田还大多是水田,有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水流经从山上一级一级的灌溉沟渠缓缓流淌下来。时值冬日,田里只剩下几茬枯杆,给泰顺的山间抹上一片一片的土黄色。 我不能想象山民们是如何在几乎成45度陡的山坡上耕作的。这才是“山区”吧?山包容一切,也包容了在这里的生活的人们,壮丽的风景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二、古宅 为寻找林家昔(正确写法是“厂”下加“昔”),我们在三魁镇下武羊(正确的写法是“土”字旁加“羊”)村一座不知名的小廊桥旁(有驴友称“三柱桥”)栏住一位老人,向他请教“老房子”在何处。 没想到这位原本打算过桥的老人折回身,亲自领着我们到了几百米外的一处老宅前。“老房子就这里最老了,开村的时候就造得这个房子。”我们问这房子有多老?他得意地说“一千年了。现在年轻人都不住这种房子。” 老人领我们到的是一座典型的泰顺古宅,纯木结构,两层楼,背山、面阔,中间的大厅堂布满灰尘,二层的厅堂几乎已经破废,而底层两侧的住房居然还仍有炊火。旁边两个年轻人说这座老宅“明朝建的”似乎比较可信。宅前仍保留着青砖地面,但两侧已经失去了对称。一侧是一座类似的木结构老宅,另一侧却是一幢四层高的砖楼,与老宅紧紧连接在一起。 在泰顺,类似的老宅走到哪里都能看见,四合院或三合院式,主楼二层木楼,墙则有的用砖砌,有的用蛮石垒或夯土筑。 只是这大量古宅却不得不淹没在更多的新式砖楼内,似乎很难找到如前童或西塘般完整的古镇(只希望我们没看见完整的古镇,是因为我们懒惰而没有投入地寻找)。典型的现代泰顺民居是这样的:三至五层砖砌的立方体楼房,正面常常只有一间房屋阔,墙面有的不加装饰露出砖红色,好的则贴上白瓷砖。有大量未完工的房屋存在而且不见仍在建造的迹象,于是许多楼房是上面一两层装了窗户铺了瓷砖下面却是个红砖空壳。 古宅也好,廊桥也好,在泰顺都不得不与大大小小的立方体砖楼相邻。那位领路的老人告诉我们,“开村祖屋”房那几幢新楼也就建了四五年而已。 林家昔和雪溪胡宅的确是我们到过的最好的泰顺古民居。 林家昔依旧完整的保存着两进大格局,门楼,甬道乃至门前的古井都在,甬道两侧对称的小宅院自成天地,前宅和后厅之间由高墙做成长长的隔道通向侧门。前门面向开阔的田地,两层主楼则直接背靠后山,确有一派大家气象。厅宅的大梁、雀替、门窗上的木雕其精致不输于江南其他任何地方。只是有着优美圆弧转角的院墙只保留了一边,另一边又被那种常见白瓷砖新楼占据,后来重读“乡土中国”系列中的《泰顺》一书,才知道那个白楼挤走了小巧的读书楼。而主厅大楼一角也破烂不堪,无瓦无墙无窗,剩下一付木骨架裸露在空中,让我想起在前童看到的用大木斜撑的将倒危楼。 雪溪乡胡宅则相对保存得更好,住户也较林家昔多得多,显出这里的勃勃生气,大过年的,这里每个院门都挂上和红灯笼,贴上了春联,显得喜气洋洋。同林家昔相似,胡宅的前半部分分别是两个小三合院,由甬道隔开,严格对称,后面是个大三合院。进门的甬道、优美的院墙和后厅前的“日拥祥云”门楼组成了泰顺古民居的代表性画面。那里一个两年级小女孩对我们说:“喜欢住这里。”她和爷爷占据着古宅小小一角,而父母和两个弟妹则住在其他其他地方。听她说,初一那天,还有一伙从杭州和北京来的驴友借宿于此,唱歌到很晚,十分热闹。 和林家昔一样,胡宅两侧也是红楼白楼相伴。泰顺的古宅,总可以找到很美很精致的东西,却不可能有完美。以地坪为特色的东洋村保存着三座老楼:第一座隔墙完整,主楼却破了一角;第二座厅宅都完好无缺,一边的隔墙却拆得精光;最外的一座有着无比精致的镂空雕花门,但倒座已经完全被高低不一的两座新楼占据。 初一无车,便在罗阳城内逛,按地图找到了潘鼎故居,同林家昔和胡宅不同,依山而建的潘鼎故居其第二进是上升高于地表好多米的,偏于一侧竖有文物保护碑的大门里却是一幢水泥墙砖楼,邻水的院墙还剩下一小段,青石铺就的宅院、前后两座大厅倒是依然完好。下着雨,前厅的屋檐下聚集了许多村民拿着现钱围成几桌玩骰子,使我们这两个端量着柱梁门窗的外来者显得格格不入。
三、廊桥 到泰顺,多半是来寻桥的。短短三天,我们在泰顺寻着10座左右廊桥,6座弥足珍贵的木拱桥中看到5座。虽然没去成传说中最美丽的三条桥和毓文桥,但此行也足够了结头脑中的“廊桥情结”了。泰顺廊桥的图片在网上已能很容易地查到,但当亲自站在这些廊桥边,收获却远远不是书本图片所能提供的。 曾在一篇游记中看到驴友说,游泰顺时最先看到的薛宅桥后来成了最没看头的廊桥。其实,在三魁镇中的这座木拱桥虽然同众多的泰顺古宅一样淹没在杂乱无章的现代砖楼里,但其本身却不失不易见到的古朴和美丽:圆弧型的拱曲桥身,被巨大而有力的条木架撑住,同样是原色的木板壁、飞翘起的屋檐,甚至走在桥上,你同样可以看见桥头几人才能合抱的古樟和在溪水中洗衣的农家女,溪水边确有许多垃圾,但溪水本身却足够地清澈。 类似的还有仙居桥。在另一篇游记中,也有旅游评价这座桥新修痕迹重,靠近公路游人众多而印象不好。这和我们看到的略不相同。因为无车,那天我们在罗阳城花了50元(来回)找了一辆摩托车去仙居桥,走的是老路,尽管下雨泥泞,尽管单程就要颠簸半小时多,但我们看到这座山中古桥时仍免不了激动和愉悦。2002年3—7月刚修的仙居桥,桥身上不少板壁显出新鲜的原木色,但这丝毫不会减弱整座桥的古朴凝重。而且,这里没有城镇里那些难看的砖房,相伴的是青山绿水,环顾四周心旷神怡。拉我们来的汉子对我们说,他这个真正的泰顺人今番也是第一次走过这座古桥,心中感到自己实在是幸运。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廊桥都能充分显示出其优美的一面。除两座无名无姓的小廊桥外,这次在泰顺看到的最“丑”的廊桥大概要算是登云桥了。若论长度体量,登云桥在泰顺也算大桥了,但其形态一字排开,平平直直,桥身是直的,屋檐也是直的,实在是其貌不扬。桥两侧用木板封闭,走在桥上看不出外面的景色,不过即使能看见的话,那也是乱七八糟的小楼房和大量积聚在水边的垃圾而已,一副没有规划也没有管理的小城镇景象。这座古桥本是扼守闽浙的交通要道,如今早已被周围的环境彻底淹没,根本想象不出当年的气派。 和泰顺不少其他廊桥一样,登云桥畔也有并行的水泥公路桥。奇怪的是这里的居民似乎更愿意在泥泞的坡路上爬上爬下经登云桥过河,而不愿走平直方便的新桥。更有趣的是登云桥的两头还各有一个茅厕(真是“茅”做的哦!)。 泰顺不少古桥上都显露出一丝古意。泗溪姊妹双桥之美自不待言,而桥头两块维修碑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约1986年左右,县文物管理部门维修老桥,在乡里集资,碑文便是铭记着当年捐资者的姓名及具体数目。开篇记述村首事组织修桥之义举,捐资者不论多少都铭刻姓名,其中大多数都是10元20元,可以想象当年修桥之不易(当时修一座桥约需一万六七千元,基本上是文物保护部门出一半资金)。新碑与明清时期建桥的古碑、文物保护单位碑并列,显得浑然一体而且深重有力。类似的维修碑在薛宅桥、文兴桥都有,只有到了2002年维修的仙居桥才没有再立此种碑。但泰顺的廊桥受到的保护要明显好于古宅却是明显不过的。 而在筱村文兴桥,因是大年三十,可以看到一批批的村民上桥点香拜神。有老妇,也有情侣。文兴桥左右不对称,中间的神龛也是歪的,可这里却是泰顺诸廊桥中唯一放神像的一处(似像观音,但拿不准)。我们离开前最后见到的是一母一子,小伙子看上去也就20岁上下,燃香拜完神后还要燃放鞭炮,用的是那种可以从手中窜出去响两声的中等大小鞭炮。这大概也算是当地风俗一种吧? 在泰顺廊桥上看到的最可怕的景象却是刘宅桥(仙虹洞桥)。在这座泰顺最古也优美无比的二层木平桥上,却看见桥面铺满了木屑,更糟糕的是木屑之上居然插着不少点燃的细香!当日虽是阴雨潮湿,但看到此景仍不得不为泰顺古桥担心。薛宅桥上有村民公约的告示,说明“蜈蚣桥”乃文物受到保护,乡民不得在其上晾晒木屑云云,薛宅桥上也确无杂什陈列,相距不远且同为文物的刘宅桥却遭此不同待遇实在让人难过。 后来在仙居桥上,同那位摩托车主聊起桥上晾木屑之事,他满有把握地说不会烧起来,想想这位家住罗阳的汉子连仙居桥都没走过,他的话实在不作数。
尾声:都市 回到上海,下火车上地铁,转到人民广场就很有些不适了,转二号线到南京东路,立即汇入节日里逛街购物的庞大的人群,更是有些茫然而不知所措,似乎这里不该是我在的地方。对一个过惯了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实在是很奇特的感觉。想想在泰顺也不过住了三日,后来还在奉化呆了三天,奇怪怎么回到上海居然还会不习惯? 仔细体味一下,发现这不习惯似乎并非来源于都市浑浊的空气或是大街上拥挤的人群,而是来自于周围那可怕的“翁翁”声!嘈杂、无序,却永远缠绕在你的周围,甩也甩不掉。有时,会觉得自己的耳朵刹那间游离到这个世界之外,于是这“翁翁”声就象是假的一般,如同身处一个寂静的小屋中,耳朵里却不得不接受电视机没有信号时发出的连续不断的“滋滋”声。 (全文完)
附:旅途中的一些花絮 ·在温州投宿,却被一旅馆拒绝,看店的老人说男女同宿“不太好吧”,原因是春节期间“查得紧”,在外住过许多大小旅社,碰到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后来在车站招待所住下,根本不管什么男女同宿,不过电视机频道只有三个! ·出苍南入泰顺境内时在一隧道入口出见新漆的“打击车匪路霸”字样,有些心惊,那条隧道颇长,而且不装路灯。 ·仕水町步前有告示劝说小学生“水慢期间不要行走,请绕道公路桥”,透露出丝丝暖意。 ·从泗溪到筱村的路上,车主在中途接了一个手机,当时“残的”开出已过了半小时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完全是在一荒山上,看来中国移动在这里还是下了不少工夫。泰顺手机之多和大城市一样普遍。后来慧和我说起,若这个手机是约定了打劫我们两个,那我们真是要死无脏身之地了。 ·在筱村东洋村一町步前打水洗脸,慧刚抹了一把,却见路过的不少农妇劝说“不能洗,水很脏”,仔细看看这水,从远山处流下,形容成“清澈见底“似乎并不为过。 ·到罗阳车站旁一公厕方便,一清洗厕所的老头要钱,伸出两个手指却说要给三毛,我问为何数目和手指对不上,他说:“今天大年三十,收你三毛你满不满意?”泰顺民风淳朴热情,这算是旅途中极少数的一次让人不愉快的经历。 ·大年初一罗阳几乎全城关店,晚上吃饭,走了大半个县城才找到唯一一家开门的饭店。在泰顺,饭店都没有菜单,直接看着原材料点菜。罗阳那位店主当时也不得不向我们解释:初一菜场不营业,所以今天菜很少。 ·最后一个花絮是回来后的,单位里有年轻同事看到我们拍摄的廊桥照片,夸奖说:“真的不错啊!古色古香。”然后还问:“这些老房子还住不住人啊?”
作者:last2000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写得很杂,但内容还蛮多的.最后的花絮很有意思.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