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谷游记
我们一行八人乘车从杭州临安的青山湖休闲村出发,在群山环抱的山路上盘旋了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龙须谷。峡谷全长5公里,两旁群山夹涧而立,养育华东地区三省一市四千万人口的太湖水,其源头就在此。峡谷幽深,峰岩森峭,植被覆盖面达95%,为各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的条件。据当地山民说,至今谷内还有野猪、野兔、山鸡、猿猴、蛇等出没,这里的山核桃、茶叶及笋干也远近闻名。 龙须谷属生态旅游区。这里虽然没有古今中外高僧骚客留下的墨迹,也没有其它名胜那么丰富多采的文化遗产,但谷内保持的各种原始自然景观,令游客更添神秘感和游兴。 海内的名胜之地,或以山称奇,或以水见赏,山水相得的,又往往各处一隅。龙须谷则不然,山水之美,兼而有之,且水在山中,依峰势而流转,随季节而变幻,无重复之弊。整个峡谷布满巨大卵石,姿态怪异,引人入胜。涓涓细流,从各石缝间汇成瀑布,从崖上奔泻直下,卷起一堆堆雪。游流过处,轰鸣震耳。清澈透明的溪水,倒映着巨石竹树,令人流连忘返。 我们一行五步一折,十步一转逆水而上,古人说: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到了这里,我也真正体会到了应接不暇的感觉。大家兴致勃勃拍摄了很多照片。 山路在醉花瀑嘎然而止,瀑前有当地一对姐妹搭着一个简陋小茅棚在卖茶叶蛋和饮料。棚内放着两张桌子,供游人小憩和小吃。听姐姐介绍,才知道沿棚后的一条小道上去,大约走20分钟就可到另一还未开发出的景点——仙人台。大家吃了几个茶叶蛋,休息了一会,开始向仙人台冲击。 山道险峻,异常难走,且仅有一尺宽,平时只有山民过。大家知道登高履险,缓步徐行,都格外小心。好在峭边长满了密密的竹和树,组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倒也不怎么头晕目眩。 从山上往下看,平畈沃野,尽收眼底。对面的群山白云缭绕,舒卷自如,美不胜收。我们走了将近一个小时了,转了几座山头,仙人台还是未见踪影,到了山顶一问山民,才知道路走岔了,还需走下去再找另一条路。这下,很多人都泄气了,连旅行社的导游都打了退堂鼓。我和一个同事游兴未尽,坚持走了下去。好不容易走到谷底,我知道又错了,因为路已彻底断了。我俩突然发觉,脚下这条峡谷比之龙须谷更深、更幽、水更急。大概人迹罕到,卵石上布满青苔,非常滑溜。谷中各种彩蝶飞舞,一点也不畏人。说话稍一用力,就会传来回音。一只山鸡在树丛中受惊惊起,吓得我差点扔掉相机。触景生情,我不觉吟起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我们虽然没找到仙人台,收获却也不小。 返程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雨声、虫声、瀑布声,交汇在一起,倒也充满野趣。据说,这里一年大多日子都是这样的天气。我们在茅棚里一边躲雨,一边看着这对山村姐妹为我们赶做午餐,豆角、蕃茄都是现摘的,食欲顿时大开。我们9个人打着饱嗝买单一看,连爬山前吃掉的15只茶叶蛋,仅化费了80元。感叹之余,我在想:随着景区的开放,这姐妹俩今后会不会磨掉她们的纯朴、善良的本性,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我们带走了照片,留下了脚印和微笑。 龙须峡谷,我们会再来。
作者:dz128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