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东岸走向西之第十八章访火州吃葡萄
第十八章 访火州吃葡萄吐鲁番盆地,是中国气温最高的地方,尤其是夏季,气温达到摄氏47度,地面气温往往超过摄氏70度,所谓的“四大火炉”与她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除了靠边站以外,别无选择。因此,吐鲁番自古又有“火州”之称。 来到吐鲁番,人们就自然地想到火焰山,就是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中记述的,孙大圣踢倒老君炼丹的八卦炉时,从八卦炉里掉下来的一块火砖,孙大圣保护唐三藏往西天取经时,三次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就是为了扑灭自己种下的祸根。吴承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幻小说家之一,与现代的科幻小说相比,他的乘云驾雾可媲美当今的宇宙飞船。尽管吴承恩对火焰山的描述有些夸张,但我们没必要去追究到底是《西游记》点亮了火焰山,还是棕红色的土壤点燃了火焰山。今天到吐鲁番的人们,都不会不去看看火焰山,尤其在烈日当空的响午,去体验一下被熊熊烈火边熏烤的滋地面味。 火焰山,全长100多公里,宽10余公里,土壤呈现棕红色,在烈日的照射下,土壤里的蒸汽向空中蒸发,形成浮动的气流。尤其当烈日当空之时,会令人感觉犹如置身于热气腾腾的火炉旁。然而当我们来到火焰山旁时,苍天竟然降起绵绵细雨,真是太巧了!吐鲁番的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据说即使降雨也不会见到被雨水淋湿的地面,可是我们见到了,雨水淋湿了吐鲁番的地面,不管是泥地还是停车场上的柏油地,一片潮湿的景象,导游说:“这可是10年来的少见!”我们看到的火焰山就如刚被芭蕉扇煽过一般,狼狈的游人遮头盖面地望车上跑,别有一番风趣。 或者可以说,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恐怖的7月24日,人们曾经三次在这里天录得47.6℃的全中国最高温度。明天就是了,但是傍晚我们将离开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去了,错过了体验被烤的滋味,真是遗憾! 火焰山中,有无数的山沟,丰富的高山积雪和地下的隐流滋润着山沟里的农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葡萄沟。葡萄,是在沙漠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植物之一,在吐鲁番这些外来移民一住就是几十个世纪,不但在这里扎根,还滋养着这里的一切生命。 虽然他们早期移民自欧洲,但吐鲁番还是被誉为葡萄的故乡,只有迈进葡萄沟,才知道为什么吐鲁番会有这样的美誉。索索葡萄、买提葡萄、这个葡萄、那个葡萄,深棕色的、浅绿色的、淡黄色的,有籽的、没籽的,至少也有十几种。有生葡萄,也有葡萄干,无籽的生葡萄一公斤1元人民币,简直是超级便宜。泉州、漳州是产荔枝、龙眼等水果的地方,但是荔枝龙眼在当地也无法买到如此便宜的价格,龙眼至少也要5元一市斤(500克),荔枝就更贵了。是葡萄太贱价?还是这里的人们太朴实? 至于葡萄干的价钱,就差别甚大了,有15元一公斤的,也有200元一公斤的。索索葡萄据说对治疗心脏病有一定的疗效,从240被我们降到160,结果一人只购买了半公斤,只是为了尝尝鲜,太贵了! 买不起。 八月份是葡萄成熟的季节,但是七月份来到葡萄沟,葡萄架上已经硕果累累,尽管葡萄架上挂有用中文和维文书写的“请勿采摘葡萄”,然而,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般的我们,还是对架子上的葡萄爱不释手,有人偷偷摘了一颗,放进嘴里:“呃!是酸的。”葡萄还没有成熟,当然是酸的。大伙笑成一团。 葡萄架外,是泱泱流畅的溪水,很是冰凉,看似山峰上溶化来的雪水。除了高山的雪水,吐鲁番的地底灌溉系统也是比较著名的,当地人称为“坎儿井”。吐鲁番的地势低于海平面,他的海拔“低”度仅次于约旦的死海,在世界上名列第二,故虽地处塔克拉马干大沙漠北端,年雨量又低于200毫米,但是由于地势低,较靠近地下水源,当地人依靠地下水流的流向,开凿了一个又一个用于灌溉和饮用的地下水系--坎儿井。。 来到坎儿井,先安排去观赏民族表演,激情的舞蹈、高昂的歌声,带着穆斯林气息的表演,为我们掀开新疆之行的序幕,对这样的表演感觉即熟悉又陌生,但我们仿佛有回到马来西亚的感觉。样子与二胡、板胡、柳琴等华乐相似的乐器,但是却有着不一样的名字,都塔尔、热瓦甫、达卜、弹布尔、艾介克、胡西塔尔,冬不拉、沙帕依等等,到底什么是什么,那个是那个,脑海里虽还记得这些乐器的名字,但是它们样子已经模糊得无法再回想了。 我们所见到的坎儿井,是吐鲁番盆地中较短的也是离地面近的一条,是250年前一位名叫米依木的哈芝(也称阿吉,是对曾到麦加朝圣的穆斯林的尊称)率领当地人开凿的,全长3公里,离地面的高度有9米左右,现每日可灌溉60亩的土地,水质达到天然矿泉水的标准。据介绍,在吐鲁番,这样的地下水系有一千二百多条,吐鲁番那瓜果之乡的美誉,就是被这些长长短短的坎儿井一块一块地灌溉出来的。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坎儿井,我们的旅途中最精彩、最具异族风情的一段就要结束了。吐鲁番盆地,中国最炙热的土地,却滋养了数不尽的瓜果,而且这些瓜果竟是几个世纪以前,胡商从西方运来的,葡萄、胡桃、沙枣、杏仁等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土,而我们也要继续我们的旅程,去寻找我们的天堂。 笔于:乌鲁木齐食品大厦
作者:tanpei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