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行之八
又经过一条小道,俞氏祠堂还不见踪影,我们便停下来问路,当地居民的回答很有意思,“往上走,笔直。”我没觉着有上坡的路,明明是向前走嘛,不过对他们而言,可能是逆水向上的方向吧。曾经有一部影片叫《传教》,描写的是欧洲殖民扩张时期,虔诚的基督教徒们用传教的方式来感化美洲大陆上原始的印第安人,在土著的领地建造教堂,宣扬教义,传播福音。好象所有的宗教标志性建筑物都会选择在一个地势较高的重要地点。俞氏祠堂虽然不是佛堂和神庙,但却是当时俞姓宗族,聚会讨论重大决定,祭拜祖先,或训教授礼的神圣庄严之地,因此这一点也不例外。俞氏祠堂,果然气派非凡。宽阔的大门,精美的飞檐,结实的粱柱,传神的雕刻……,一切都让人可以想象,当时门庭的显赫和家族的荣耀。大门两侧镶嵌两面巨大的木鼓,是用天然的原木树墩制成的。听祠堂内的俞小姐(她也是俞氏后人)说,这两面木鼓称为“遮羞鼓”,古时宗族聚会,以辈分长为尊,于是就有,许多年老的长者向辈分高的小孩磕头行礼,为了避免下跪不便,就设计了“遮羞鼓”,可以让他们躲在鼓的后面,行注目礼,这样也避免了尴尬的处境。对了,若哪位俞姓驴友前往的话,可以凭身份证免门票一张,算是俞氏宗族对后代子孙的关爱吧。闻古人曰:“官宦人家门槛高”,现在亲眼所见,确实如此。那高高的门槛居然高到快要齐腰了,从木板的纹路和颜色来看,显然是保存善好的古木。不过听介绍说,更有甚者,门槛高至前胸,用爬的才能进去呢,想想不禁贻笑天下,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观念还是非常森严的。历史上俞氏家族的子孙世代为官,受俸朝廷,官而廉洁,我想一方面是家训熏陶,从小习文读书的缘故,另一方面就是归功于这山青水秀的婺源福地了。其实望着这涌流不息的河水,会因自然的和谐而产生内心的平静,为官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这乐而乐。看到这开阔的山水景图,走出家门,便是满山遍野的浓翠欲滴,生机盎然,无论是吟诗还是作画,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怎能不为这方水土而发愤努力,怎能不为百姓的安居乐业而鞠躬尽瘁呢?
作者:lisaxj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