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爱自游酒店预定机票预定景点搜索风景图片结伴同行自由行必游之地旅游问吧游记攻略登陆注册聘请导游旅游新闻火车查询
同里——尽展江南小镇的风韵
出发地点:山东 青岛 江苏 苏州 1日自助游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2005年9月1日-9月2日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风中雪人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江苏 苏州 同里 陈去病故居 崇本堂 嘉荫堂 三桥 退思园
文章地址:https://izy.cn/travel_notes/faf/23319.html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同里——尽展江南小镇的风韵

上午看完了周庄,下午就滑脚去了同里镇。同里离周庄不远,却已归属于江苏省的另一个县----吴江县,也就是我在20多年前听到麦克白式的敲门声的那个县,因此,当我走近前去的时候,心情是颇有些紧张的,但我很明白,要找江南小镇的风韵,同里不会使我失望,为那20多年前的启悟 ,为它所躲藏的闹中取静的地理位置,也为我平日听到过的有关它的传闻。
 

就整体气魄论,同里比周庄大,也许是因为周庄讲究原封不动地保持苍老的原貌吧,在现代人的脚下总未免显得有点局促,同里亮堂和挺展得多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似乎也更花力气,因此,周庄对于我,是乐于参观而不会想到要长久驻足的,而同里却一见面就产生一种要在这里觅房安居的奇中脑浮?
 

同里的桥,不比周庄少,其中紧紧汇聚在一处的“三桥”则更让人赞叹,三桥都小巧玲珑,构筑典雅,每桥都有花岗石凿刻的楹联,其中一桥的楹联为:
 

浅渚波光云影,
 

小桥流水江村。
更多游记攻略,请访问 爱自由旅游网:http://www.izy.cn/

 

淡淡地道尽了此地的魅力所在。据老者说,过去镇上居民婚娶花轿乐队要热热闹闹地把这三座小桥都走一遍,算是大吉大利,老人66岁生日那天也须在午餐后走一趟三桥,算是走通了人生的一个关口。你看,这么一个小小的江镇,竟然自立名胜,自建礼仪,怡然自得中构建了一个与外界无所争持的小世界。在离镇中心稍远处,还有稍大一点的桥,建造也比较考究,如思本桥、富观桥、普安桥等,是小镇的远近门户。
 

在同里镇随脚走走,很容易见到一些气象有点特别的建筑。仔细一看,墙上嵌有牌子,标明这是崇本堂,这是嘉荫堂,这是耕乐堂,这是陈去病故居,探头进去,有的被保护着专供参观,有的有住家,有的在修理,都不妨轻步踏入,没有人会阻碍你,特别是那些有住家的宅院,你正有点踟蹰呢,住家一眼看出你是来访古的,已是满面笑容。钱氏崇本堂和柳氏嘉荫堂占地都不大,一亩上下而已,却筑得紧凑舒适。两堂均以梁棹窗棂间的精细雕刻著称,除了吉祥花卉图案外,还有传说故事、戏曲小说中的人物和场面的雕刻,据我所知已引起了国内古典艺术研究者们的重视。耕乐堂年岁较老,有宅有园,占地也较大,整体结构匠心独具,精巧宜人,最早的主人是明代的朱祥(耕乐),据说他曾协助巡抚修建了著名的苏州宝带桥,本应论功授官,但他坚辞不就,请求在同里镇造一处宅园过太平日子,看看耕乐堂,谁都会由衷地赞同朱祥的选择。
 

但是,也不能因此判定像同里这样的江南小镇只是无条件的消极退避之所。你看,让朱祥督造宝带桥工程他不是欣然前往了吗?他要躲避的是做官,并不躲避国计民生方面的正常选择。我们走进近代革命者、诗人学者陈去病(巢南) 的居宅,更明确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我由于关注过南社的史料,对陈去病的事迹还算是有点熟悉的。见到了编《百尺楼丛书》的百尺楼,却未能找到他自撰的两副有名楹联:
 

平生服膺明季三儒之论,沧海归来,信手钞成正气集;
更多游记攻略,请访问 [url=http://www.izy.cn/]爱自由旅游网[/url]:[url=http://www.izy.cn/]旅游[/url]

 

中年有契香山一老所作,白头老去,新居营就浩歌堂。
 

其人以骠姚将军为名,垂虹亭长为号;
 

所居有绿玉青瑶之馆,澹泊宁静之庐。
 

这两副楹联表明,在同里镇三元街的这所宁静住宅里,也曾有热血涌动,浩气充溢的年月。我知道就在这里,陈去病组织过雪耻学会,推行过梁启超的《新民丛报》,还开展过同盟会同里支部的活动。秋瑾烈士在绍兴遇难后,她的密友徐自华女士曾特地赶到这里来与陈去病商量如何处置后事。至少在当时,江浙一带的小镇中每每隐潜着许多这样的决裂心以热血和生命换来民族生机的慷慨男女,他们的往来和聚会构成了一系列中国近代史中的著名事件,一艘艘小船在解缆系缆,缆索一抖,牵动着整个中国的生命线。
 

比陈去病小十几岁的柳亚子是更被人们熟知的人物,他当时的活动据点是家乡黎里镇,与同里同属吴江县。陈去病坐船 :
 

梨花村里叩重门,
 

握手相看泪满痕。
 

故国崎岖多碧血,
 

美人幽咽碎芳魂。
 

茫茫宙合将安适,
 

耿耿心期祗尔论。
 

此去壮图如可展,
 

一鞭晴旭返中原!
 

这种气概与人们平素印象中的江南小镇风韵很不一样,但它实实在在是属于江南小镇的,应该说是江南小镇的另一面。在我看来,江南小镇是既疏淡官场名利又深明人世大义的,平日只是按兵不动罢了,其实就连在石桥边栏上并坐着的老汉都对社会时事具有洞幽悉微的评判能力,真是遇到了历史的紧要关头,江南小镇历来都不木然。我想,像我这样的人也愿意卜居于这些小镇中而预料不会使自己全然枯竭,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同里最吸引人的去处无疑是著名的退思园了。我可以亳不夸张地说,这是我见过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让我称心满意的几个中的一个。我相信,如果同里镇稍稍靠近一点铁路或公路干道,退思园必将塞满旅游的人群。但从上海到这里毕竟很不方便,从苏州过来近一些,然而苏州自己已有太多的园林,柔雅的苏州人也就不高兴去坐长途车了。于是,一座大好的园林静悄悄地呆着,而我特别看中的正是这一点,中国古典园林不管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作为自已的韵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找。在摩肩接踵的拥挤中游古典园林是很叫人伤心的事,如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或是大雨刚歇,游客未至,或许是时值黄昏,庭院冷落,你有幸走在这样的园林中就会觉得走进了一种境界,虚虚浮浮而又满目生气,几乎不相信自己往常曾多次来过。在人口越来越多,一切私家的古典园林都一一变成公众游观处的现代,我的这种审美嗜好无疑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侈愿望了,但竟然有时也能满足。去年冬天曾在上海远郊嘉定县小住了十几天,每天早晨和傍晚,当上海旅游者的班车尚未到达或已经离开的时候,我会急急赶到秋霞圃去,舒舒坦坦地享受一番园林间物我交融的本味。退思园根本没有上海的旅游班车抵达。能够遇到的游客大多是一些镇上的退休老人,安静地在回廊低栏上坐着,看到我们面对某处景点有所迟疑时,他们会用自我陶醉的缓慢语调来解释几句,然后又安静地坐下去。就这样我们从西首的大门进入,向着东面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观赏过来。总以为看完这一进就差不多了,没想到一个月洞门又引出一个新的空间,而且一进比一进美,一层比一层奇。心中早已绷着悬念,却又时时为意外发观而一次次惊叹,这让我想到中国古典园林和古典戏曲在结构上的近似。难怪中国古代曲论家王骥德和李渔都把编剧与工师营建院苑榭相提并论。
 

退思园已有100多年历史,园主任兰生便是同里人,做官做得不小,授资政大夫,赐内阁学士,任凤颍六泗兵备道,兼淮北牙厘局及凤阳钞关之职,有权有势地管过现今安徽省的很大一块地方,后来他就像许多进行命官一样遭到了弹劾,落职了,于是回到家乡同里,请本镇一位叫袁龙的杰出艺术家建造此园。园名“退思”,立即使人想起《左传》中的那句话:“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但我漫步在如此精美的园林中,很难相信任兰生动用“退思补过”这一命题的诚恳。“退”是事实,“思”也是免不了的,至于是不是在思“补过”和“事君”则不宜轻信。眼前的水阁亭榭、假山荷池、曲径回廊根本容不下一丝愧赧。好在京城很远,也管不到什么了。
 

任兰生是聪明的。“退思”云云就像找一个官场烂熟的题目招贴一下,赶紧把安徽官任上搜括来的钱财幻化成一个偷不去抢不走,又无法用数字估价的居住地,也不向外展示,只是一家了安安静静地住着。即使朝廷中还有觊觎者,一见他完全是一派定居的样子,没有再到官场争逐的念头了,也就放下了心,以求彼此两忘。我不知道任兰生在这个园子里是如何度过晚年的,是否再遇到过什么凶险,却总觉得在这样一个地方哪怕住下几年也是令人羡慕的,更何况对园主来说这又是祖辈生息的家乡。任兰生没有料到,这件看来纯然利已的事情实际上竟成了他毕生最大的功业,历史因这座园林把他的名字记下了,而那些凌驾在地之上,或弹刻地而获胜的衮衮诸公们却早就像尘埃一样飘散在时间的流水之中。
 

就这样,江南小镇款款地接待着一个个早年离它远去的游子,安慰他们,劝他们好生休息,又尽力鼓励他们把休息地搞好。这几乎已成为一种人生范式,在无形之中悄悄控制着遍及九州的志士仁人,使他们常常登高回眸、月夜苦思、梦中轻笑。江南小镇的美色远不仅仅在于它们自身,而更在于无数行旅者心中的毕生描绘。
 

在踏出退思园厦门时我想,现今的中国文人几乎都没有能力靠一人之力建造这样的归息之地了, 但是哪怕在这样的小镇中觅得一个较简单的住所也好啊,为什么非要挤在大都市里不可呢?我一直相信从事文化艺术与从事经济贸易、机械施工不同,特别需要有一个真正安宁的环境深入运思、专注体悟,要不然很难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家。在逼仄的城市空间里写什么都不妨,就是不宜进行宏篇巨制式的艺术创造,日本有位艺术家每年要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隐居很长时间,只留出一小部分时间在全世界转悠,手上夹着从小岛带出来的一大叠乐谱和文稿。江南小镇很可以成为我们的作家艺术家的小岛,有了这么一个个宁静的家院在身后,作家艺术家们走在都市街道间的步子也会踏实一点,文坛中的烦心事也会减少大半。而且,由于作家艺术家驻足期间,许多小镇的文化品隹和文化声望也会大大提高,如果说我们今天的江南小镇比过去缺了点什么,在我看来,缺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主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而这些智者,这些灵魂,现正大都市的人海中颔受真正的自然意义上倾轧。
 

“日暮乡关何外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但愿有一天,能让飘荡在都市喧嚣间的惆怅乡愁收伏在无数清雅的镇邑间,而一座座江南小镇又重新在文化意义上走向充实。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在人格方位和地理方位上实现双相自立。
 

到那时风景旅游和人物访谒会溶成一体,“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满痕”的动人景象又会经常出现,整个华夏大地也就会铺展出文化座标上的重峦叠嶂。也许,我想得太多了。


作者:余秋雨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2005zyzy81(寂寞在唱歌) 2005年9月25日 20点39分 评分:10
羡慕作者的笔法。
 
→回复
 
izyguest(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2005年9月24日 09点22分 评分:10
写得真好!清雅精致又不乏人文气息,今思绕着古情,熏染身心,让我这北方的小女子随文笔向往同里的风情韵致.
 
→回复
 
对该游记发表评论: 类别:
* 您的身份是匿名游客,也可发表内容。免费注册后,发表评论回复都可赚取旅游币! 免费注册 登陆

您认为本页内容可以得多少分:
更多文章列表
安坐家中看日食
苏州木渎东山游记(原创)
游苏锡随笔
狮子玩兴浓,秋锁拙政园
2009清明——南京2日游
镇江三日游

目的地相关资讯

 

 
本页数据采集时间截至到124年10月25日14点52分2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