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衣巷
出发地点:未关联 |
江苏 南京 夫子庙 游记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未添加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
目的景点:江苏 南京 夫子庙 秦淮河 乌衣巷 朱自清故居 东吴国家森林公园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寻乌衣巷
在夫子庙里游览,看见那里的小摊上摆着些介绍南京景观的书,其中有一本是《乌衣巷史话》。刚看过乌衣巷三个字,觉得有些疑惑,似乎从哪里见过这个名字,立刻脑子里想起了唐代刘禹锡写的名句《乌衣巷》。是那个乌衣巷吗?我满是疑问:现在还有乌衣巷吗,朱雀桥又在哪里,王谢还有什么遗风吗? 打听过了,夫子庙的对面就是响誉中外的秦淮河,而乌衣巷就在秦淮河文德桥的南侧。于是,跨过秦淮河,去了乌衣巷。 秦淮河的名声很大,可是让它更具品位的,则是文人墨客的颂咏。晚唐名家杜牧登金陵怀古,吟哦了一首《泊秦怀》:“烟笼寒水夜笼纱,夜泊秦怀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诗句悲凉,水月凄切,历来被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所借用。近代朱自清和俞平伯先生更会凑趣,共同约写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秦淮河一下子送到国人的想象里。秦淮河也是随岁月兴衰的。10年前来的时候,由于年久失修,那富有神奇色彩的秦淮河,竟是一条臭水沟。直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才出资重修秦淮河,也恢复了乌衣巷原有的景观。如今的乌衣巷与秦淮河、夫子庙等已经成为集六朝风情于一偶的文化胜地。 来到乌衣巷口,见那一串红灯笼下,镶嵌着青石匾,上书三个绿色的大字“乌衣巷”,给人一种不凡的感受。街面的墙雪白,向里看去,巷里弯曲着,并非那种一望到底的巷子,显得厚重。在那飞檐直壁并不深的小巷里,很容易找到王谢故居。故居呈一派“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格调,古朴典雅,溢彩流光。只见朱门之上挂着一块黑匾,从左到右横书“王谢故居”四个金色大字,显示出这个家门的庄重威严。进门分东、西两个院落。门里影壁的上方,还有一块小些的横匾,潇洒飘逸地用行书写着“魏晋遗风”四个字,让人隐隐约约感触到这家门里历史的悠久。进到东院,是来燕堂,堂匾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沙曼翁书写的“燕来堂”,以隶书杂汉简象征着六朝时期的大家风范,会让人聆听着那墙壁之上、碑石之间留有的曾经辉煌和历史的风声,抚今追昔,触景生情,感慨人生。 乌衣巷是历史上的一条名巷。据记载,自东吴起至今,乌衣巷已经阅尽了近2000个春秋。乌衣巷最早得名于东吴驻军之地乌衣营,出名则是因为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物卓绝有为。这条古巷曾经居住两位著名的宰相,一位是辅佐创立了东晋王朝的王导,另一位是指挥了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打败符秦百万大军的谢安。这条古巷还有“王家书法,谢家诗”的文化风采。所谓王家书法,是指书圣王羲之幼年来居,晚年隐去,他与王献之、王洵所留下的书法作品《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被乾隆皇帝收集,称之为“三希”,并辟“三希堂”珍藏。而谢家诗则是指,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鼻祖,与其谢氏后起的大诗人谢惠连、谢眺,在文学史上并称为“三谢”,为中国山水诗派的形成奠下了基石。 乌衣巷三个字,在浩瀚词海里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组合,可是在历史文化的渊源上,却是一部历史的巨著。虽说乌衣巷历史悠久,但乌衣巷成为一条名巷,则是这条小巷与历史众多的事件相联系。因而购得几本关于南京的书,闲暇时候翻开看看,也是一得。 但是,不管他人如何说,乌衣巷名声与刘禹锡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有关。“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首诗把岁月变迁、沧海桑田的意境写得生动形象、淋淋尽至,造就了乌衣巷特有的形象。 《乌衣巷》是一首典型的、独具风韵的地名诗,是古今怀古中的精彩绝唱。诗人面对已经衰败的王谢华堂,用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哀愁,运用简捷的手法,成功地描绘了乌衣巷的沧桑变化。以秦怀要津朱雀桥边的野花草和贵族住宅乌衣巷口的一抹斜晖,构成了荒凉冷落的图景,并借用燕子的身影,将人引入一个“风物依旧、人事已非”的境界,引起人们对六朝“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繁华景象的感叹。一条寻常古巷,因诗其名斐然,就华章而远扬,也是一道风景吧。 (2001年4月8日)
作者:wangzc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写的不错,我几次去过那儿,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