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密出发,穿越广袤的戈壁,行使大约20公里,路西侧可看到一座烽燧,这就是边关墩烽燧。
边关墩烽燧是清代的烽燧,平面呈长方形,残高12米,底基东西长11.6米,南北宽9.4米,用土坯、木棍夹筑而成。上小下大,纵剖面呈梯形。东壁下有房舍两间。四周土筑围墙,南北长25米,东西宽22米,残高0.4-1.2米,门向南开,门宽3.8米,地表可见少许青花瓷片。
烽燧为古代遇到敌人来犯,用以传递军情的设施。夜里点火叫烽,白天燃烟叫燧。若有百余犯敌,举一烟(或一燧);若敌有千余,举三烟(或三燧);犯敌若在五千以上,举四烟(或四燧),这样,三四百里外的敌情很快就会传递下去。
哈密共有烽燧21座,其中边关墩烽燧为保存较完好的一座。我国古代关于烽燧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汉代史籍的汉简中。从河西走廊到西域边陲,随处可见夕阳下、驼队变的烽燧,尤其是敦煌、哈密、巴里坤、吐鲁番等地,现在仍然会在戈壁沙漠中不期而遇残存的泥土、沙石筑起的汉唐烽燧。目前,哈密地区是新疆发现烽燧最多的地区,其中最早的烽燧建造于唐代,现境内尚遗存唐烽燧4座;现今保存的绝大部分烽燧都是清代建筑的;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县城往西至萨尔乔克一线,这里每个2-3千米就有一座,连绵相望有13座之多,如岑参诗所云:“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落日馀晖下串联一线的巴里坤烽燧显得格外古朴、严整,再现了古丝路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