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青海 → 西宁 → 柳湾墓地 → 概况 |
|
位于乐都县东17公里柳湾村一带,也称乐都柳湾墓地。总面积11万平方米,是我国迄今已知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墓地之一。 按照原始社会不同文化类型的墓葬可分为马家窑文化半山,齐家文化与辛店文化等类型,其中以马家类型为主。 墓内多有木棺,葬法既有单身葬,又有两人以上的合葬。一般都有随葬品,既有石制的斧、锛、凿、刀等生产工具,又有陶制的各种生活用具。 马家类型的各种陶器,以彩陶壶与器形较大的彩陶瓮为主。彩陶花纹主要是蛙纹与圆圈纹等几何形花纹,同时还出现了人面形与裸人形浮塑彩陶壶以及葫芦形彩陶罐等,为过去所罕见。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原始社会晚期青海地区文化历史的发展及其与中原文化的联系提供了大量实物研究资料。 墓地附近建有柳湾文化陈列室,供游人参观考察。 门票:15元
柳湾遗址也被称为柳湾墓地,位于乐都县东17公里的柳湾村一带,是目前我国已开掘的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公共墓地,距今有3500~4500年历史,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1974至1978年的那次发掘,出土了各种文化类型古代墓葬1700余座,大批贫富分化墓、夫妻合葬墓和殉人墓等震惊了中外考古界。 →回复
墓地位于湟水北畔乐都县柳湾村一带,西距县城碾伯镇十七公里。墓地总面积为十一万平方米。发掘的主要收获发现了原始社会不同文化类型的墓葬一千五百座,出土文物约三万多件。这批墓地葬按文化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马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与辛店文化等,并以马厂类型的为主。 墓葬内的随葬品多种多样,既有石制的斧、锛、凿、刀等生产工具,在造型或装饰方法上又各具特点,尤其是在陶容器上表现最为突出。如半山类型的主要是彩陶壶、彩陶盆等,马厂类型的陶器,以彩陶壶与器形较大的彩陶瓮为主,齐家文化陶器的种类增多,除先前常见的陶碗、与陶壶等外,还出现不少新的造型别致的器物,如器壁附有两个耳的安佛拉罐、腹壁有折棱的高领双耳罐等。 →回复
位于乐都县高庙乡柳湾村。地处湟水北岸的旱台坪地,距县城碾伯镇17公里,是我国迄今已知的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处原始社会墓地。 柳湾墓地发现于1974年。经过4年多的发掘,共发现原始社会不同文化类型的墓葬1500座,出土文物约30000多件。这些墓葬按文化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马厂类型以及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以马厂类型为主。 该墓地的绝大部分墓葬在柳湾村北部的第二台地上。其范围东起柳马公路 ,西至沙沟,北依柳湾坪顶,南濒大峡渠。墓地北高南低,东西两面台地环抱,总面积为11.25万平方米。大部分墓葬为竖穴土坑墓,平面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其次为带有墓道的土洞墓,平面呈“凸”字形。墓室口插有木棍和木板,借以封门。这种墓葬是我国迄今已知的最早的土洞墓。墓内多有木棺,形状有两种,一是一头大一头小的梯形木棺,一是长方形呈木盒式木棺,即用一根圆木,中间凿成船舱状,形似独木船。其葬法有单身葬,又有两人以上的合葬,最多的达七人之多。 该墓地的合葬墓葬法特殊。其中半山类型的多人合葬墓,多是上下叠压在一起,人与人之间不放置任何隔离,被埋葬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年龄悬殊较大,似是两代人埋在一起的。马厂类型的合葬墓,多是并排埋葬,有成年男女合葬,也有成年人与小孩合葬。齐家文化的合葬墓,也多是并排埋葬,但男女葬式与上述的不同:男的多仰面直肢,女的多为侧身或仰身屈肢,似为夫妻合葬墓。 该墓地的墓葬一般都有随葬品,且多寡不一。早期的只有二三件,晚期的多达近百件,反映出原始社会末期已有贫富之分。其随葬品既有石制的斧、锛、凿、刀等生产工具,又有陶制的各种生活用具。其中有半山型的彩陶瓮,齐家文化的陶碗、陶盆、陶壶、双耳罐、单耳罐等。这里出土的人面形与裸人形浮塑彩陶壶和葫芦形彩陶罐,造型别具一格,世民少见。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柳湾原始墓地的出土文物,有关部门在柳湾村建成了柳湾出土文物展览馆。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