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山西晋中平遥古城活动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活动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山西晋中平遥古城活动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从2001年开始,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参展摄影作品15000余幅,摄影师千余名。平遥县城是中国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的县城的原型,是由城墙、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yanjy(笨笨猪) 2005年11月12日 14点18分 评分:10
评论:山西 → 晋中 → 平遥古城
平遥饮食文化
在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光是民俗建筑有诸多的讲究,就饮食也有好多规矩呢,虽然这成为历史的陈迹,现代人已很陌生,甚至根本就不知这些故套。远在清代就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故不揣浅陋将饮食的规矩与讲究概况叙述如下,以飨现代读者。

饮食文化在我们古城早已形成了整套的形式:譬如说到别人家作客吧,尤其是一些喜庆宴会更应讲究。当时在现实中往往因吃饭闹出不少笑话,这样主客双方均感尴尬。我们平遥过节时,一些殷实人家、买卖店铺通常宴请为“九碗九碟”,这样显得既派场对客人也挺尊重。

“九碗九碟”的讲究是:在客人还未来齐之前,便将九个碟子备好,其中以凉菜为主,有其干、海带、洋粉、虾米、龙爪、片肉、莲藕、瓜子、豆芽。等到客人陆续到齐后主人即请客人入席,主位即上首,也就是左面的位置其实主人家早已内部定好了,不管席的方位设在那一方,主位一定是依左上方为:主位,然后便是陪客的几位依次入座。陪客也有区别,主陪客坐于主位的右面,主位的左下,陪位的右下,第五位在主位左下的靠边一席,紧挨陪位的右下是主人的座次。通常都以八仙桌摆设,说是八仙桌,其实只坐六位,主位对面虽然还能安置二席,但从规矩而言,这两席必须空着,其目的是便于捧盘者畅通无阻地将每一道菜送上桌面。所以这一面临近门的这一面总是空的,连椅凳都不予摆设。假若八仙真的全都到齐赴宴,那一定得有两位靠边站了。非常讲究的是:临门这一面一定要摆上桌裙,所谓桌裙只不过是一块档着桌子腿的东西罢了。可在那个时候,这桌裙是大有讲究的,可以用缎子制成,然后在上面绣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有苏绣、湘绣、拼金图案,多为吉祥象征,如凤凰牡丹、连年有余、和合二仙、三星庆寿、喜鹊登梅等等,后来所用的材料逐渐奢侈起来。

另外要提的一点是主席必须置以椅子,两边则为长凳,这也是长幼尊卑之序。而上席的椅子必置绣花锦缎椅披,主人要向客人依次斟酒,此时客人须从座位上站起来略欠可动。然而却不可连续不断地吃,只可以最多挟两121,这即为“浅尝即止”,放下筷子。而每次放筷子时,须与桌子边缘放齐,绝不能比桌子边长出来,否则别人会笑话你没教养。每道菜的吃法也有讲究,每一碟内只能挟靠你这一边的菜,更不能在盘子里碗里任意乱挟,如果你这边已经告罄,那么你只好放筷等着下一道菜吧。上菜的次序基本是固定不变的,譬如说一桌九碗的席面通常以海参为头,依次是烧肉、大肉、蹄子、莲藕、片肉、丸子,若主食是馍馍,即有一道炒肉相随。服食馍馍时绝不可整个拿在手中咬嚼,首先要把馍馍掰成两半,慢慢放在嘴里咀嚼是最为斯文的一种吃法。倘若主食为米饭,即有两道汤相随,等到首席主人动调羹舀汤,别人才可依次舀,但有一个规矩,汤只需一次舀足,若第二次再动调羹便被视为不规矩人。在宴席上吃饭时不可发出咀嚼的响声,更不能有“哧溜”粉条的声音,那样会大失体面的。规矩的吃法是:将第一样菜肴人口后须将口闭紧,然后慢慢咀嚼,制止上下嘴唇碰撞弄出声响。

这里还有一项特别的规矩是:宴席的中途客人们不能单独离开。全部菜肴上完后,捧盘会端来一碗不凉不烫的净水,这时首席客人先吸一口漱口,其余客人依次漱口,而后即可便坐了,这时万不能用牙签剔牙。此时,茶也紧随着端上来了,茶具由细瓷扣碗所盛,喝茶时以左手端茶,要连同茶碗茶床一起端,用右手扶好盖子,将到上面的茶叶用盖子轻轻拨开,再将茶碗盖留出一点小空隙,进行慢慢啜吸,尽管你极须茶水解渴,此时也不能将茶一气喝完。每次只须喝两口即将茶碗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待一会儿端起来再喝两口,依然放回到桌子上,更不能将嘴里误喝进的茶叶马上吐掉,也只能将茶叶轻轻地嚼碎悄悄吞咽下去,这样你就会显得高雅有风度有教养,反之则会落人笑柄,笑你粗俗。当然,这一套只是在买卖商号与官僚阶层盛行,民间老百姓则没有太多的讲究了。
 
→回复
sunny77-2006(杂草) 2006年2月11日 15点17分 评分:10
评论:山西 → 晋中 → 平遥古城 → 活动
民间社火


[推车]
  用木条制成独轮车架,左右两侧用布围合,画出车轮 。表演时由一人扮演女子乘坐车上 ,用彩带把车驾起 ,假腿盘坐车上 。车后有一推车者,在吹鼓乐伴奏下,进行表演。车旁有一丑角逗趣,烘托气氛。内容有《送闺女》、《走娘家》、《送公粮》、《支前小车》、《送货小车》等。


[高跷]
  用两根木棍制成跷腿,一般在6尺上下 ,高者达1丈2尺。木棍上端处横装踏板,表演时演员的小腿绑在木棍上端,脚踏踩板,按各种舞步走动表演。技艺高超者,可跳跃板凳、桌子等障碍物或跌八叉、"金鸡独立"、下软腰。传统内容有《白蛇传》、《庆顶珠》、《狐狸冤》、《唐僧取经》。新中国成立后,又加入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送子参军》、《计划生育》、《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本县北城村、干坑村高跷表演出名。


[旱船]
  用竹条、木条、彩绸编扎成彩舫,四周用绸缎围合,面用木条、绸缎搭篷。表演时以吹鼓乐伴奏,一人乘船扮演女子,用彩带系船驾于肩上,假脚盘坐"船"中 ,似乘船状而行走。另一人扮船夫,持桨在前划引 。内容多为古代戏剧中与船有关的故事、有《打渔杀家》《许仙游湖》、《秋江》等。船上装有花灯 ,点燃蜡烛,在夜晚表演尤佳。


[背棍]
  挑选俊秀男女孩童 ,年龄6岁左右,经精心化妆打扮后,绑在铁棍上端,下端绑在强壮男子背上。背棍者在行走中,根据背上的孩童扮演的戏剧故事及人物,配合锣鼓点 ,迈出各种舞蹈步伐 ,使孩童不由自主地相应摇摆表演。形式有单人背棍、双人背棍、三人背棍。


[抬阁]
  将铁杆固定在抬杆上端,抬杆周围用莲花、彩云等各种道具装饰起来,再将三四个扮演各种戏剧人物和神话故事的男女小孩固定在铁杆上,由成年男子抬着,在行进中表演。内容有50余种,其中包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富贵图》、《火焰驹》、《断桥》、《虹霓关》、《起解》、《百花亭》、《盗灵芝》、《下河东》《拣柴》、《苏护送女》、《双吊孝》、《黄河阵》、《祥麟镜》、《反棠邑》、《狐狸缘》、《凤仪亭》、《血手印》等。


[龙灯]
  用竹、木、布等材料制作精制的龙头,再以竹圈制成若干节龙身 ,用布围起连接成长达20米以上的龙身 、龙尾,上画龙麟、龙爪图案。表演时一人用木杆举龙头,十数人用木杆分节举龙身、龙尾,前面有一人持彩珠火球戏龙引路。在吹打乐伴奏下,舞动龙头,龙身随龙头走向翻滚起伏,蜿蜒摆动 。表演形式有《二龙戏珠》 、《调四角》、《八调调》、《蛇退皮》、《套明珠》等造型。龙首龙身内置有蜡烛,昼夜兼可表演。夜间表演时,龙体内灯火通明,气势颇为壮观。


[竹马]
  用竹皮或竹篾扎成,外面以绫纱裱糊,再经彩绘而成。竹马分为前后两截,固定在十二三岁男童的前胸、后腰。身系若干小铜铃。竹马队一般由14名儿童扮演,12匹马表现十二生肖,前面一个引导的叫马头,用戏剧表演中的佛尘指挥,后面一个是马尾。其余表演者手持马鞭,象骑着马奔跑一般,伴之连连作响的铃当声声,犹如万马奔腾。夜间,竹马身上置放灯烛,表演起来尤为好看。表演的形式有《蛇退皮》、《翻身身》、《双八调》《单八调》、《剪子股》、《八调调》、《对竹马》、《没头头》、《三环套耳》等。


[节节高]
  其表面看和背棍相似,实际表演难度更大。表演者多为7岁左右的男女孩童,化妆打扮成各种戏剧人物 ,站立在成人表演者的双肩上面,无须任何绑系,全凭孩童双腿膝部靠在成人后脑部,用劲站立,类似杂技表演。成年人随着音乐节奏,在行进中表演,肩上的孩童在上面相应舞出各种动作,煞是好看。扮演的剧目以《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居多,深受群众喜爱。


[地秧歌]
  地秧歌有舞有唱,乐器有腰鼓两面,钹、钗各一付,锣两面,口刮四面,有条件时乐器可增多,表演者也相应增多。一位手摇拨楞鼓的表演者,思路敏捷,口才伶俐,借景抒情 ,以平遥方言即兴演唱吉祥而风趣的 “四六句子”。句段间,各种乐器骤然齐击,紧锣密鼓的间奏,铿锵悦耳。腰鼓手是乐队的核心 ,拉开演奏架势 ,手舞足蹈,在队伍中走来走去,十分活跃。其他乐手既敲击,又表演 ,形态自如 。地秧歌流传较广的传统曲目有《观五京》、《十盏灯》、《王祥孝母》等。


 
→回复
sunny77-2006(杂草) 2006年2月11日 15点19分 评分:10
评论:山西 → 晋中 → 平遥古城 → 活动
民间艺术


[剪纸]
清代到民国年间,本县民间剪纸比较普遍。常见的有窗花、顶棚花、灯笼花。图案种类有“蛇盘兔”、“榴开百籽”、“哈蟾吹笙笙”、“喜鹊登梅”、“鸳鸯戏水”、“喜”字团花。男婚女嫁的图案有“长命百岁”、“百年好合”、“喜气临门”、“吉祥如意”等。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馆每次举办的美展中都有剪纸的一席之地。1953年,梁赵村李玉花的作品《刘海戏金蟾》、《蛇盘兔》、《喜鹊登梅》、《军民鱼水情》、《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等参加了全省举办的展览。李玉花被山西省艺术馆誉为剪纸艺术家。1980年,南政村毋矜贤的作品《团花》,在山西省民间工艺品展览中获奖。进入90年代,本县较出名的剪纸艺人还有桥头村曹巧英、净化村张玉英等。


[脸谱]
"脸谱"是指中国传统戏剧里男演员脸部的彩色化妆。这种脸部化妆主要用于净(花脸)和丑(小丑)。它在形式、色彩和类型上有一定的格式。内行的观众从脸谱上就可以分辨出这个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聪明还是愚蠢,受人爱戴还是使人厌恶。 京剧那迷人的脸谱在中国戏剧无数脸部化妆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京剧脸谱以"象征性"和"夸张性"著称。它通过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来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眼睛,额头和两颊通常被画成蝙蝠,蝴蝶或燕子的翅膀状,再加上夸张的嘴和鼻子,制造出所需的脸部效果。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嘴叉图,嘴下图。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手工布鞋]
“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足”。手工布鞋最显著特点是透气、吸汗性强,并增强足部对周围环境的伸展性和适应性,进而实现对人体从足部到身体的保养。猫头鞋又名虎头鞋,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的女红水平。鞋体模猫状虎,憨态可掬,寓意避邪消灾、吉祥富贵。柔软的胎体对小儿的足部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


 
→回复

邻近景点
云冈石窟
晋祠
王家大院
代王府九龙壁
恒山
五台山景区
壶口瀑布
五老峰风景区
天龙山石窟
霍州署
常家大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