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 → 福建 → 泉州 → 洛阳桥 → 概况 |
|
又称万安桥,处于泉州鲤城区与惠安县交界处,横跨洛阳江的入海口,是古代粤、闽北上京城的陆路交通孔道。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1053-1056年),泉州郡守蔡襄主持兴建。当时的劳动人民首创“筏型基础”来建造桥墩,并发明了“殖蛎固基”。游客可以参观“蔡襄祠”欣赏桥上石碑、石塔和石将军。该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桥原长1200米,阔5米许,桥墩46座,桥栏柱500根,石狮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规模宏伟,工艺卓越。 历史上洛阳桥有二次规模较大的重修,一是明宣德中(1427年)郡人李俊育(李五)僧正淳重修,增高三尺;一是1932年蔡延锴重修增高,铺设钢筋水泥路面。现存桥长834米,宽7米,桥墩31座。石亭二,一为中亭;一为“泉南佛国”亭。明清重修碑记12座,崖刻“万安桥”三字和几座石像石塔。桥南有忠惠祠,为纪念蔡襄造桥功绩而建。祠内有一文两方石碑,是蔡襄撰文书写的,文简义精,书法遒丽,工刻细致,世称三绝。该文原露天崖刻于岸左,宣和间(1119-1125年)由在泉州任市舶司后为知州的蔡襄曾孙蔡桓拓本重刻立于祠内。桥北有昭惠祠,奉祀护桥海神,有真身庙,供奉义波和尚为造桥尽瘁,桥成化去,以其真身造像祀之。 现在为保护古桥,在上游百米处另建公路桥及水闸,并在附近规划建设游乐区。国家文物局还组织专家勘察古桥于1993年春动工,对洛阳桥全面修建,使其恢复古桥旧貌。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祐五年(公允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 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寰宇。 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大修有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飓风、桥坏。邵守赵思诚修复;明宣德间(公允1426-1435年)桥址下沉,潮至,桥梁俱没。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增高三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 1604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修复;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桥崩,知县工之琦修复;民国二十 (公元1932年)蔡廷锴军长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破坏;1993年3月一1996年10月,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现桥长73.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l座石亭、7座石塔。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词,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 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海潮,常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万安渡”,桥也因此称之为“万安桥”。据《泉州府志》记载,旧万安渡是北宋庆历初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后由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桥。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花了六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耗资一万四千多两银钱才建成。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七百棵。我们身后的这棵松树就是当年遗留下来的,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 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者为泉州郡守(太守)蔡襄。相传蔡襄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遂本朝为官,但他从小受其母教诲,为官后要为郡人修桥,为民解难。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请回本府为官,为泉郡守(知府)。他回到泉州后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发愁。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甘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但是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桥的高度不够,每逢洪水,桥面经常被淹没。所以后来又传说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为此桥出资增高三尺。李五为泉州大富商,由于他生活的奢侈和挥霍,被小人诬告,无故被抓往京城问罪。当他的囚车过洛阳桥时,水已淹没路面,他很艰难地过了桥,因此他对天发誓,要是他能平安无事回乡,一定出资将洛阳桥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后他顺利回家,因此就出资将桥增高了三尺。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洛阳桥已经是经过修葺的,最后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带领十九路军路过泉州时修建的。 早在北宋,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桥基层被摧毁。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一筏形基础,就是沿着桥的中轴线抛置人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同时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他们又在桥下 养殖大量牡蛎,把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笫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洛阳桥的建成,个仅使洛阳江天堑变成通途,对泉州海外交通事业的发展也起着重人的作用。 →回复
洛阳桥原长1200米,阔5米许,桥墩46座,桥栏柱500根,石狮28只,石亭7座,石塔5座。规制宏伟,工艺卓越。 桥建在江海交汇处,水阔浪急。先民采用筏型基础及种蛎固基为我国乃至世界造桥史上的创举。 历史上洛阳桥有二次规模较的重修,一是明和德中郡人李俊育僧正淳重修,增高三尺;一是1932年蔡廷锴重修增高,铺设钢筋水泥路面。现存桥长834米,宽7米桥墩31米。石亭二,一为中亭;一为“泉南佛国”亭。桥南有忠惠祠,为纪念蔡襄 造桥功绩而建。桥北有昭惠祠,奉祀护桥海神,有真身庙,供奉义波和尚为造桥尽瘁,桥成化去, 以其真身造像祀之。 →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