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安徽池州九华山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娱乐
美食
购物
活动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安徽池州九华山概况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位于是安徽西部青阳县城西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号称九十九峰、十八景,鼎盛时,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九华山群峰争峙,却玲珑秀丽。之所以成名,除了它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外,还应归功于诗仙李白和高僧金乔觉。九华山原名九子山,李白游山时,远眺九峰如天赐九莲,触景生情,咏有《遥望九华峰》一诗,赞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从此“九华名遂闻于天下”。稍后,朝鲜半岛高僧金乔觉,渡海来九华修行,传说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普度众生,功德无量,“远近焚香者,日以千计”。

  九华山不仅以佛教人文景观著称,而且山水雄奇、灵秀,胜迹众多。在全山120平方公里范围内,奇峰叠起,怪石嶙峋,涌泉飞瀑,溪水潺潺。鸟语伴钟鼓,云雾现奇松。自然风光十分迷人。唐代诗人刘禹锡赞曰:“奇峰一见惊魂魄”;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则云:“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深山多秀水。九华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众多。有龙溪、缥溪、舒溪、曹溪、濂溪、澜溪、九子溪等,源于九华山各峰之间,逶迤秀丽,闪现于绿树丛中。龙溪上有五龙瀑,飞泻龙池,喷雪跳玉,极为壮观。又有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玉四处乱弹。舒溪三瀑相连,注入上、中、下雪潭,断崖飞帘,如卷雪浪。此外还有碧桃岩瀑布、濯缨瀑、七布泉瀑布、百丈箭瀑布、百丈潭瀑布、百丈岩瀑布等。潭有饮猿潭、清漪潭、濯缨潭、伏龙、百丈潭、鲇鱼潭等,正是“藏在深山人未识,一朝踏勘情难忘”。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据考证,两亿年前,九华山所在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在一次名为印支运动的地壳运动中,古扬子海干涸,九华山巨变为陆地。此后经过几次造山运动,九华山花岗岩体从地壳之中隆起于地表。由于花岗岩的垂直节理特别发育, 加上长期的雨水冲刷和长短不一的水平节理的切割等外力作用,形成了奇峰峻岭、重峦叠障、悬崖峭壁、怪石峥嵘的花岗岩山地地貌。十王峰为九华山第一高峰,海拔1342米。周围群峰争峙,千姿百态。 天台峰、天柱峰、独秀峰、花台峰、云外峰,如台如柱,耸入云霄;莲花峰、翠屏峰、翠微峰、滴翠峰、翠盖峰,有芙蓉出水之姿。其他如五老、七贤、九子、列仙、少微、狮子、伏虎、蜡烛、香炉、笔架诸峰,或拟人、或象兽、或状物,无不呈奇献秀。"观音慈航"、"仙人击鼓"、“大鹏听经”、“金龟朝北斗”、“犀牛望月”、“雄鸡叫天门”以及“飞来石”、"棋盘石"等嶙峋巧石,莫不神工鬼削,妙趣横生。山间清泉潺流,银瀑飞泻,日出、云海、佛光、雾淞、雪霰、幽潭蔚为奇观。自然分布维管植物1400余种,珍稀名贵者有香果、银杏、青檀、金钱柳、红豆树、珍珠黄洋木、铁杉、天女花、马褂木等;千亩“闵园竹海”,郁郁葱葱;上百种名花异草,争奇斗艳;数百种飞禽走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神彩奇异的九华宛如一幅幅清丽多姿的山水画卷。

  深山多秀水。九华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众多。有龙溪、缥溪、舒溪、曹溪、濂溪、澜溪、九子溪等,源于九华山各峰之间,逶迤秀丽,闪现于绿树丛中。龙溪上有五龙瀑,飞泻龙池,喷雪跳玉,极为壮观。又有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玉四处乱弹。舒溪三瀑相连,注入上、中、下雪潭,断崖飞帘,如卷雪浪。此外还有碧桃岩瀑布、濯缨瀑、七布泉瀑布、百丈箭瀑布、百丈潭瀑布、百丈岩瀑布等。潭有饮猿潭、清漪潭、濯缨潭、伏龙、百丈潭、鲇鱼潭等,正是“藏在深山人未识,一朝踏勘情难忘”。

  九华山山水风景最著名者,旧志载有九华十景: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桃岩瀑布、莲峰云海、平岗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此外,还有龙池飞瀑、闵园竹海、甘露灵秀、摩空梵宫、花台锦簇、狮子峰林、青沟探幽、鱼龙洞府、凤凰古松等名胜。

  九华山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遍山佛寺 古刹林立,香烟缭绕,佛教氛围浓郁。有九十九峰, 十八景,以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九峰最为雄伟,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 山水雄奇灵秀,群峰争峙。山中奇峰叠起,怪石嶙峋,涌泉飞瀑,溪水潺潺。鸟语伴钟鼓,云雾现奇松。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馀座,云海翻腾,各展雄姿,气象万干,自然风光十分迷人,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概况:
九华山概况
区号:0566
邮编:242800
位置:地处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部,北枕长江,南靠黄山,东接铜陵,西邻贵池。
区划:九华山风景区隶属于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核心景区(九华街景区)距池州市政府所在地(贵池)54公里。

推荐景点
华严洞 凤凰古松 回香阁 慧居寺
迎客松 通慧庵 地藏王石刻 祗园寺
太白书堂 神光岭 五百罗汉堂 应身菩萨
旃檀林 程九万墓 翠峰滴翠 观音峰(圆通庵)
古拜经台 九华山索道 天台峰 天王洞
天台寺 佛景 吊桥(半山寺) 九子寺
九子泉声 磐陀石 双溪寺 月牙池
上禅堂 肉身殿北大门 龙池瀑布 龙池庵
山门 桃崖瀑布 织锦瀑布 五溪山色
六泉井 九华山佛学院 天台晓日 花台锦绣
五溪风光 二圣殿 甘露寺 佛洞
甘泉石(甘泉书院遗址) 九华山文物馆 化城寺 立庵
龙女献泉 肉身宝殿 东崖钟楼(幽冥钟亭) 东崖云舫
奇峰 怪石 云海 百岁宫
大悲宝殿 观音慈航

九华山-百岁宫
山门全貌
蜡烛峰
五百罗汉堂
安徽 池州 祗园寺
甘露寺
俯瞰古拜经台
通慧庵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maius(含笑流星) 2005年11月9日 08点59分 评分:0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九华山现存寺庙94座,或依山就势,或居高临下,或高低错落,或回旋曲折,形态各异,疏密有致,对称中有变化,天然中见雕琢,吸收了优秀的皖南古民居的建筑特色。规模较大的寺庙有:化城寺、祗园寺、甘露寺、百岁宫、旃檀林、肉身宝殿,天台寺、慧居寺、上禅堂。

肉身殿 坐落于九华街西神光岭头,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殿宇高15米,山门面北,红墙森严,巍峨壮观。歇山重檐顶,戗角凌空。铁瓦盖顶,四周回廊上方雕栋画梁,立石柱20根。殿宇面阔3间,进深16米,地面铺汉白玉石。中央为1.8米高的汉白玉塔基,上矗七级八面木质宝塔一座,高17米。每层每面设有佛龛,供奉地藏佛像。塔内是地藏肉身所在的3级石塔。木塔东西两侧分塑十 殿阎罗参拜地藏的立像,金碧辉煌。殿基和两侧佛台有38幅精美的汉白玉浮雕,图案为净瓶、宝剑、判笔、莲花、牡丹、兰花、石榴等。殿前有半月形拜台,上列铁鼎,香烟缭绕。肉身殿以塔为龛,构造罕见。建筑面积705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百岁宫 坐落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峰上,五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院、斋堂、僧舍、客房和东司(厕所)为一整体,没有单体建筑的配置,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城堡。这种形制在我国现存寺庙建筑中极为少见。百岁宫的布局,充分利用由南向
北下跌的坡势,楼层由低爬高,层层上升,形成曲折幽深、恢宏多变的迷宫。从山门正面看大殿,它只是一层楼,而大殿东侧的的厢房是两层楼,通高只有10米。但从它的后门看,东侧墙高达55米,为五层楼。而屋顶只是一个完整的皖南民居式有天井的四落水顶。大殿宽19米,进深14米,中有“九龙戏珠”藻井;佛龛则因地就势筑在长4.5米、高2米的岩石上;由大殿侧门可进入同一楼层的肉身殿,殿前有一天井,下建蓄水池,兼作取水灭火之用途;肉身殿后则为佛堂和僧舍。它的4个楼层内有巨岩横陈,有磐石镶嵌,岩石与建筑、建筑与山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百岁宫建于明代,清末民初屡次修葺、扩建。为九华“四大丛林”之一。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上禅堂 位于神光岭的半山腰上。云树映带,泉水萦绕。山门开在东山墙,与众不同。前有照壁一道,宛若平台小院隔离市井。山门上接一披间,即为弥勒殿。大殿由两个厅堂并连,四落水屋顶,中有天井。高10米,宽14米,进深
28.5米。大殿南对韦陀殿,韦陀殿后是3层楼阁的客堂。虽是同一建筑,但却布置在3级台地上,第一级大雄宝殿比韦陀殿高0.7米,第二级韦陀殿比客房高出5.5米。而客房与韦陀殿同一水平线下为一个楼层,其上两个楼层高10米。大殿横梁、额枋、柱头精雕细刻,为八仙人物、鸟兽图案。该寺为砖木结构,系清末建筑。建筑面积1280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甘露寺 位于山前景区,坐南朝北,茂林修竹掩映,盘山公路环抱。全寺由3组民居建筑与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该寺为不规整布局,北面的韦陀殿和知客堂两组建筑布置在高2.5米的台基上,3层楼阁,其中知客堂墙上开4层窗户,实际只有3层,开设顶层窗户,增加了层次感。韦陀殿南对高15米的大雄宝殿,前有半廊和内落水天井,殿身筑在高6.8米的台基上,宽17米,深15.5米。大殿东为两层走马通楼,内有天井,进深22米
,宽15米,楼层上下分别为祖师殿、方丈寮、禅堂和客房。行者进入大门后,从山门的侧门出外,转向上坡十数级台阶,再从侧面进入大殿,给人以明显的空间层次感和明暗变化的效果。寺内有3个天井、上百个外窗,屋面为硬山两落水或四落水,而大殿为歇山顶。甘露寺为清末建筑,九华山“四大丛林”之一。殿宇宽宏,楼阁整齐,属全国重点寺院。

旃檀禅林 坐落九华街西南。砖木结构。由4座厅堂式民居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东为僧房和斋房,敞厅堂,3层楼阁,有内落水小天井。西为云水堂,敞厅4开间,2层楼,小天井。僧房和云水堂之间为前厅,内用板壁隔成弥勒殿和韦陀殿,进深20.5米
,殿两则是两层楼阁。厅前有狭长形封闭院落,石板铺面,后为四落水天井。其正南对大雄宝殿,殿高18米,宽11.5米,深15.5米,歇山大顶飞檐翘角。大殿西侧是花厅,两层楼,名“山中天”。寺内梁栋、门窗、佛龛雕刻精美。旃檀林系清末建筑,建筑面积2849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祗园寺 坐落九华街东北、插霄峰西麓。寺院由灵官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库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讲堂等9座单体建筑组成,除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属宫殿式建筑外,余皆民居式建筑。该寺院虽按山门──天王殿(即弥勒殿)──大殿
──其它配殿的传统格式来布局,但在手法上曲折多变。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层次分明。寺院还借松林、溪流布置了天然优美环境,引人入胜。祗园寺始建于明代,清末和民国期间重修和扩建,规模为九华“四大丛林”之首。建筑面积5157平方米,是全国重点寺院。

化城寺 为四进院落式民居建筑。它的四进殿宇分别部署在三个台基上,层层升高,序落有致。第一进灵宫殿进深16.5米,面阔5间,有两个小天井,两侧为厢房。其台基比平面高出3.7米。第二进是天王殿,宽20米,进深20.5米,敞厅堂,有四落水天井,东、
西两侧有半廊。台基比第一进高出1.5米。第三进是大殿,进深20.5米,有藻井3只,中间为浮雕“九龙戏珠”。最后一进为3层藏经楼,高20米,进深14米,其台基比大殿高出2.7米。三、四两进之间夹有长方形院落,种植牡丹、桂花等花木,院墙嵌有明、清以来的石碑八方。全寺对称严整,硬山顶、马头墙、砖木结构。寺背倚虎形山,前有放生池和石板广场。化城寺为九华山的开山寺,历经兴废,前三进殿宇为清末修建,第四进藏经楼仍保持明代建筑风貌。建筑面积1705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天台寺 位于海拔1306米的天台峰巅,坐北朝南,木石结构,硬山顶。全寺由3组民居式殿堂组成。该寺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青龙背)为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为连接点,在凹陷地上筑高8米的石台基,构成平整的平
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来隐蔽,既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它的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3.4米的卷拱石洞,进深4.2米,其东、北两则为对峙的悬崖,径直可入大殿2楼;转折向南,沿墙外过道往“捧日亭”或“青龙背”。大殿(亦称万佛楼)宽10米,深13米。殿后有偏门通往观音殿、客房和云水堂。寺周景点众多。该寺是九华山最高的建筑,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属全国重点寺院。

慧居寺 原名“慧庆庵”。坐落天台山西麓、中闵园东。始建于清代,清末住持僧仁琳扩修。1938年住持僧普明募化重建大殿,扩充寮房,安单接众,始具丛林规模,易名“慧居禅寺”。1982年重修殿宇。1984年所有佛像
上漆、贴金。该寺背倚高山,面临竹海,环境十分幽美。建筑面积541平方米。寺内十八罗汉及菩萨塑像造型优美,神态逼真。为全国重点寺院。

此外二圣殿、龙池庵、华天寺、聚龙寺、天池庵、新立庵、通慧庵 、长生庵、新龙庵、小天台、回香阁、潮音精舍、普渡寺、胜蔓精舍、香山茅蓬、莲宗精舍、海会寺、慈佛精舍、九华莲社、华严洞、永兴茅蓬、复兴庵、翠云庵(吊桥寺)、观音峰、拜经台、双溪寺、九子岩、翠峰寺、心安寺等30座省级重点寺院。


 
→回复
congrong419(从容) 2005年11月30日 10点00分 评分:10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原名九子山,诗仙李白赞其九峰秀如莲花,有“灵山开九华”之吟,故得名“九华”。她与五台、峨眉、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有“莲花佛国”的美誉。现已开放山前、九华街、闵园、天台、花台五大景区,环行步道30余公里,风景区总面积约120余平方公里,区内现存寺庙94余座,僧尼700余人。
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晋代时传入,唐代盛极一时。唐开元年间,新罗国(今朝鲜)高僧金乔觉渡海来到九华山修行,称地藏菩萨转世,他圆寂后,九华山被辟为佛教地藏菩萨的道场。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以其风光旖旎而独领风骚,又以“香火甲天下”和“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名扬天下,是善男信女们的朝拜圣地。
九华山风景最著名者,旧记载有“九华十景”: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桃岩瀑布、莲峰云海、平岗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此外,还有龙池飞瀑、闵园竹海、甘露灵秀、摩空梵宫、花团锦簇、狮子峰林、清沟探幽、鱼龙洞府、凤凰古松等名胜。

门票:旺季:90元,凭学生证70元;淡季:80元,凭学生证60元。某些景点还有小门票,如祗园寺、化城寺、百岁宫和大悲宝殿都需另购票才可进入。
小贴士:买完门票后,要记得拿乘车证,凭乘车证可以免费搭乘景区内的班车去各个景点,有效期3天。

当地特色: 佛国仙城
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有佛国仙城之美誉的九华山,以众多的佛教寺庙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九华山形成于新生代晚期,九华山佛教始自南北朝时期。据史料记载,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503年),即有僧名伏虎,在九华山拾宝岩建伏虎庵;唐朝开元年间,有僧人檀号来此修行。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3—755年),新罗国王室贵族金乔觉出家为僧,渡海来华,到九华山苦修,居住东崖峰的岩洞中,感动众多善男信女,当地乡绅诸葛节等损资,为金乔觉建寺。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池州太守张岩奏请朝廷赐“化城”额於该寺。金乔觉圆寂时,相传山呜谷陨,群鸟哀啼,地出火光,其尸身越三年而栩栩如生,僧众尊为地藏菩萨,建肉身塔供奉。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
千余年来,九华山佛教历经兴衰,大体有五个时期:唐中期初创;唐后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所发展;明清达到鼎盛。明朝洪武、宣德、万历年间屡次赐金修建化城寺,万历年间还两次给九华山化城寺颁赐《藏经》。自明代起九华山日益兴旺,寺庵总数超过一百,僧尼众多,与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共称为中国佛 教四大名山。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数次巡游江南,分别钦赐“九华圣境”、“芬陀普教”御笔匾额,屡赐重金修缮化城寺。九华山佛教又有了进一步发展,除化城寺十方丛林外,又形成了百岁宫、甘露寺、东崖寺、祗园寺四大丛林。到清朝未年,九华山寺庙一度增至一百五十余座,僧众多达三、四千人,香火之盛,甲于天下。

佛教文化
  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遗存的佛教文物众多。除历代名人书画外,还有不少摩崖石刻,大多散布在闵园到天台途中,石刻内容多与佛教有关。又有许多修建寺庙的记事碑,为考证九华山佛教历史提供了确凿史料。为广度众生,九华山佛教“地藏利生宝印”为一大特色,现存有“九龙金印”、“九龙铜印”、“狮钮铜印”、“龙钮铜印”、“九狮玉印”等。佛教经籍是九华山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梵文贝叶经二札,明版<<藏经>>两部,明代血字<<大方广佛华严经>>,清版<<藏经>>三部,弥足珍贵。还有不少佛教塑像、法器、寺庙,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名山僧众多。历代文人雅士、高官显宦游历九华山,交接高僧,谈禅赋诗,留下不少千古佳话。九华山古称九子山,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年间(约公元754年)来游,与友人作<<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称“青阳县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诗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此后刘禹锡、杜牧、萨都刺、梅尧臣、王安石、周必大、文天祥、王阳明、汤显祖、董其昌、袁枚、魏源、康有为、张大千等历代大诗人、文学家、画家相继来游,留有不少佳作真足迹,有些至今还保存在九华山佛教文物馆。

 
→回复
chenshelley(shelley) 2005年12月16日 20点19分 评分:10
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 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
  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是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九华山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境。九华山现有寺庙80余座,僧尼300余人,已逐渐成为具有佛教特色的风景旅游区。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唐代大诗人李白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江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后人便削其旧号,易九子山为九华山。
  “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王安石《答平甫舟中望九华》)。九华山不仅以佛教人文景观著称,而且山水雄奇、灵秀,胜迹众多。在全山120平方公里范围内,奇峰叠起,怪石嶙峋,涌泉飞瀑,溪水潺潺。鸟语伴钟鼓,云雾现奇松。自然风光十分迷人。
  朝鲜半岛新罗国高僧金乔觉,渡海来九华修行,传说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普度众生,功德无量,“远近焚香者,日以千计”。
  九华山溪水清澈,泉、池、潭、瀑众多。有龙溪、缥溪、舒溪、曹溪、濂溪、澜溪、九子溪等,源于九华山各峰之间,逶迤秀丽,闪现于绿树丛中。龙溪上有五龙瀑,飞泻龙池,喷雪跳玉,极为壮观。又自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玉四处乱弹。舒溪三瀑相连,注入上、中、下雪潭,断崖飞帘,如卷雪浪。
  九华山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其次为七贤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余座,云海翻腾,各展雄姿,气象万干。险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大鹏听经石”,传说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
  险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大鹏听经石”,传说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观音峰上观音石,酷似观音菩萨凌风欲行。十王峰西有“木鱼石”,钵盂峰有“石佛”,中莲花峰有“罗汉晒肛皮”,南蜡烛峰有“猴子拜观音”等等,维妙维肖,越看越奇,耐人寻味。
  又有幽深岩洞,堆云洞、地藏洞相传金地藏最初来九华时曾禅居洞内。还有老虎洞、狮子洞、华严洞、长生洞、飞龙洞、道僧洞等,均为古代僧人居室,清静雅致,极利禅修。
  九华山山水风景最著者,旧志载有九华十景:天台晓日、化城晚钟、东崖晏坐、天柱仙踪、桃岩瀑布、莲峰云海、平岗积雪、舒潭印月、九子泉声、五溪山色。此外,还有龙池飞瀑、闵园竹海、甘露灵秀、摩空梵宫、花台锦簇、狮子峰林、青沟探幽、鱼龙洞府、凤凰古松等名胜。
 
→回复
aizhiyuan(忘情山水) 2006年1月2日 14点38分 评分:10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见此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赋诗更名为九华山。唐开元年间,新罗国(今韩国境内)国 王近亲金乔觉卓锡九华,潜心修持75年,99岁圆寂,佛门认证他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道场,明、清鼎盛时期 ,寺院多达360余座,僧尼四、五千人。“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香火之盛甲于天下。现存古寺庙94座,佛像1万余尊,文物2000余件,僧尼700余人。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 山”之称,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风景如画的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南部,与万里长江临近,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20 平方公里。南与闻名天下的黄山毗连。九华山属黄山山脉的余脉。
  唐代大诗人李白,以山的九峰似天然削制的九朵莲花,而更名为九华山,并写下了“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著名诗句,九华山 从此盛名远播,历代名人骚客接踵而至,涉山游览,流连忘返,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诗文词赋。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畅游九华山赞赏不已, 留下了“奇峰一见惊魂魄”的赞叹;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称赞“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九华山号称“东南第一山”不为过也。
  九华山风景如画,她地处江南丘陵,奇峰峻岭、重峦叠障、悬崖峭壁、怪石峥嵘。每当晴空万里,俯瞰山前万顷绿野,田畴如锦。 北望浩荡长江,宛如白练,放眼南眺,黄山天都、莲花诸峰遥出天际。九华山间群峰碧绿,万木滴翠,令人心旷神怡;进入夜色中的九 华山,仿佛进入了一幅水墨图画。十王峰为九华山第一高峰,海拔1342米。周围群峰争峙,千姿百态。 天台峰、天柱峰、独秀峰、花台 峰、云外峰,如台如柱,耸入云霄;莲花峰、翠屏峰、翠微峰、滴翠峰、翠盖峰,有芙蓉出水之姿。观音慈航、仙人击鼓、“大鹏听经”、 “金龟朝北斗”、“犀牛望月”、“雄鸡叫天门”以及“飞来石”、棋盘石等嶙峋巧石,莫不神工鬼釜,妙趣横生。 山间清泉潺流,银瀑飞泻,日出、云海、佛光为人间奇观。自然分布维管植物1400余种,金钱柳、银杏等珍稀名贵 名花异草,争奇斗艳;数百种飞禽走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神彩奇异的九华宛如一幅幅清丽多姿的山水画卷。
 
→回复
sam200603(sam) 2006年3月2日 15点26分 评分:0
位于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距池州港53公里,从池州乘车南行约需1小时可达。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李白从长江上远望山景之诗作而易名。九华山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主峰市十王峰海拔1,342米,山色清峻秀美,有缆车可直通天合和百岁宫景景区。九华山与峨嵋、五合、普陀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佛教中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现有保存完好的寺庙近百座,散布于悬崖上和山林中,其主要庙宇均为未受破坏的明清建筑。自古以来,此间有众多高僧圆寂肉身不腐,形成真身得以传世,这也是九华山的一大神秘特色。九华山距太平湖52公里,距黄山120公里。
 
→回复
lingli1112(一滴泪) 2006年8月18日 10点51分 评分:10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唐代大诗人李白见此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赋诗更名为九华山。李白蛰居安徽当涂的三年,曾三上九华山,写下了极具浪漫色彩的诗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引得后人无限遐想,九华山亦因此而得名。北宋王安石诗云:“楚越千万山,雄奇此山兼。”
唐开元年间,新罗国(今韩国境内)皇族金乔觉卓锡九华,潜心修持75年,99岁圆寂,佛门认证他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道场,明、清鼎盛时期,寺院多达360余座,僧尼四、五千人。“胜境层层别,高僧院院逢”,香火之盛甲于天下。现存古寺庙94座,佛像1万余尊,文物2000余件,僧尼700余人。
  九华山不仅以佛教人文景观著称,而且山水雄奇、灵秀,胜迹众多。在全山120平方公里范围内,奇峰叠起,怪石嶙峋,鸟语伴钟鼓,云雾现奇松。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竞秀,植被繁茂,涌泉飞瀑, 溪水潺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自古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九华山最高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其次为七贤峰(1337米)、天台峰(1306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三十余座,云海翻腾,各展雄姿,气象万干。险峰多峭壁怪石,天台峰西“大鹏听经石”,传说有大鹏听地藏菩萨诵经而感化成石。观音峰上观音石,酷似观音菩萨凌风欲行。十王峰西有“木鱼石”,钵盂峰有“石佛”,中莲花峰有“罗汉晒肚皮”,南蜡烛峰有观音峰、“猴子拜观音”等等,维妙维肖。又有幽深岩洞,堆云洞、地藏洞。相传,金地藏最初来九华时曾禅居洞内。还有老虎洞、狮子洞、华严洞、长生洞、飞龙洞、道僧洞等,均为古代僧人居室,清静雅致,极利禅修。
  九华山溪水清,泉、池、潭、瀑众多。有龙溪、缥溪、舒溪、曹溪、濂溪、澜溪、九子溪等,源 於九华山各峰之间,逶迤秀丽,闪现於绿树丛中。龙溪上有五龙瀑,飞泻龙池,喷雪跳玉,极为壮观。又自弄珠潭,激流直下,浪花似珠玉四处乱弹。舒溪三瀑相连,注入上、中、下雪潭,断崖飞帘,如倦雪浪。此外还有碧桃岩瀑布、濯缨瀑、七布泉瀑布、百丈箭瀑布、百丈潭瀑布、百丈岩瀑布等。潭有饮猿潭、清漪潭、濯缨潭、伏龙潭、百丈潭、鲇鱼潭等,藏在深山人未识,一朝踏勘情难忘。

  天台景区:九华山海拔最高的景区,最高峰十王峰位于该景区。在约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奇峰怪石, 峭壁危崖,高台幽洞,梵宫古刹,建有著名寺院地藏禅林、古拜经台、大悲院、观音峰上院、翠云庵、道僧洞等,可观天台、青龙背、罗汉墩、蜡烛峰、金龟朝北斗、观音峰、钵盂峰、宴仙台、捧日亭、无底洞、太极洞、古佛洞等百余处名胜景点。古人赞此地为"非人间"(摩崖石刻),意为登临天台,如入仙境。置身天台,北可见长江如游龙横卧江淮大地,南可观神奇黄山奇峰秀水,自古就有"不到天台,等于没来"之说。
  花台景区:位于九华山风景区西北部,南连天台景区,西接闵园景区,东部和北部分别是后山景区和河东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花台景区具有非常典型的花岗岩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瑰丽多姿。莲台峰、天门峰、罗汉峰、抚子峰、宝塔峰、飞来峰等十九峰,峰峰入画;罗汉晒肚、九华睡佛、定海神针、犀牛望月等三十六怪石惟妙惟肖;古佛岩、仙崖岩、清凉台、回音壁等八岩、台气势雄浑;古佛洞、文殊洞、太极洞、狮子洞扑朔迷离;玩月涧、石鸡涧、古佛泉、文殊泉流水淙淙,清音悦耳。景区内广布古树名木,千姿百态。佛教遗址众多,许多寺庵均修建在山涧涧门处,或直接以天然岩涧为寺,使其外观相当隐秘,周围环境原始、优美、清净,嘉木葱茏,泉水叮咚,令人油然而生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山前景区:介于柯村景区与九华街景区之间,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将该景区串为一体,自然景观与寺庙建筑星罗棋布,有桃崖瀑布、织锦瀑布、伏龙桥、定心石、龙池瀑布、燕子洞、鹰嘴岩和二圣殿、一宿庵、大桥庵、甘露寺(九华山佛学院)、龙池庵等著名寺院。伫立山腰,但见修篁万竿,蓊蓊郁郁;彩云缭绕,钟声两三;西竺庵、甘露寺和农户村舍掩映于碧翠之中,白墙褐瓦,若隐若现,令人顿生“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情画意。


 
→回复
lingli1112(一滴泪) 2006年8月18日 10点56分 评分:10
据考证,两亿年前,九华山所在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在一次名为印支运动的地壳运动中,古扬子海干涸,九华山巨变为陆地。此后经过几次造山运动,九华山花岗岩体从地壳之中隆起于地表。由于花岗岩的垂直节理特别发育, 加上长期的雨水冲刷和长短不一的水平节理的切割等外力作用,形成了奇峰峻岭、重峦叠障、悬崖峭壁、怪石峥嵘的花岗岩山地地貌。十王峰为九华山第一高峰,海拔1342米。周围群峰争峙,千姿百态。 天台峰、天柱峰、独秀峰、花台峰、云外峰,如台如柱,耸入云霄;莲花峰、翠屏峰、翠微峰、滴翠峰、翠盖峰,有芙蓉出水之姿。其他如五老、七贤、九子、列仙、少微、狮子、伏虎、蜡烛、香炉、笔架诸峰,或拟人、或象兽、或状物,无不呈奇献秀。"观音慈航"、"仙人击鼓"、“大鹏听经”、“金龟朝北斗”、“犀牛望月”、“雄鸡叫天门”以及“飞来石”、"棋盘石"等嶙峋巧石,莫不神工鬼削,妙趣横生。山间清泉潺流,银瀑飞泻,日出、云海、佛光、雾淞、雪霰、幽潭蔚为奇观。自然分布维管植物1400余种,珍稀名贵者有香果、银杏、青檀、金钱柳、红豆树、珍珠黄洋木、铁杉、天女花、马褂木等;千亩“闵园竹海”,郁郁葱葱;上百种名花异草,争奇斗艳;数百种飞禽走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神彩奇异的九华宛如一幅幅清丽多姿的山水画卷。

天台海拔1306米,是九华山的第二大主峰。天台顶上观日出有两处佳境:捧日亭和云峡。观日者夜宿天台寺或拜经台,在晨曦初露之前,赶到此处,但见晨星未去,东方地平线上泛着白光渐渐明亮,片刻间涌现金色光芒,天空云朵五彩缤纷,一轮红日冉冉升起,霞光四射,色彩艳丽,气势磅薄。

龙灯:九华山及附近乡邻逢年或重大节日活动时,以舞龙灯、狮子灯庆贺助兴。龙灯以竹篾扎成拱形,一拱一板,每板长约1.5米,内燃蜡烛,少则九板、多则数十板(均为奇数),每板1人扛舞,并敲锣打鼓随行.龙灯是民间庆贺喜庆的一项大型集体活动,所到之处观者如潮,十分热闹。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的习俗。

平安锁:来山游人、香客到天台及海拔较高处,或同行购买一锁,或举家购买一锁,将铁锁锁在护拦铁链上,然后将钥匙抛向崖底,祈求平安,故谓之“平安锁”。
除夕进香:九华山居民吃过除夕团圆饭后,或看电视守岁、或娱乐,直至新年零点钟声敲响后,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是家主代表,先洗脸漱口,燃放鞭炮、烟花,谓之“出行”;再将事先准备好的香、鞭炮、烟花带上到肉身宝殿(远处的则到附近寺庙)进香。进香途中,即使遇见熟人,也不言不语,进香完毕回家时
方可相互招呼致意。除夕进香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愿。据说若烧得第一柱香,最为吉祥。现已成为当地过年必具之习俗。

百子会:信奉佛教的人集体朝山,人数满百人以上称“百子会”,两百人以上的为双百子会;不满一百人称小百子会。朝山者身众着灰上装、青裤、黄围兜上印有“朝山进香”字样,在香首带领下,步行上山,沿途敲锣唱赞、逢庙叩拜。大多在地藏王生日(农历七月三十日)活动最盛,素以能够在这天晚上赶到九华山肉身殿上通宵旦静坐“守塔”为荣。还有一些香客为亡故双亲上山敬香,他们身穿亡人的寿衣,以求得地藏王的印章祭祀亡灵为最大心愿,佛界神话说是持此印信,亡人在冥司有遍行无阻的特权。


 
→回复

邻近景点
黄山
九华山
天柱山
西递古镇
齐云山
桐城文庙
南屏
木坑
小孤山
屯溪老街
棠樾牌坊群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