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陕西榆林旅游购物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购物
活动
新闻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陕西 → 榆林旅游 → 购物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评论:陕西旅游 → 购物
榆林地毯

榆林地毯是陕西传统工艺品。所织地毯多用富有变化的几何图案,色泽清雅,组织严密,驰名中外,被视为珍品。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lwn801018(小韦) 2006年9月18日 12点26分 评分:10
评论:陕西 → 榆林旅游 → 美食
红小豆,亦名赤豆、朱豆、红豆等。向以颗粒紧小,色泽紫赤为佳,是小品类中的佼佼者。陕西全省各县市均有种植,尤以榆林出产较多,质量最佳,是陕西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我国是小豆的原产地。至今,在我国喜马拉雅山麓尚有小豆野生种和半野生种存在。印度、朝鲜、日本等国也有栽培,以我国出产最多。小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古医书《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小豆的药用记载。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已详载小豆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技术。这表明,我国种植小豆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红小豆属豆科(Leguminosae),菜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发达,侧根细长,株高80~100厘米,有直立丛生型、半蔓生型及蔓生缠绕型。叶为3小叶组成的复叶。小叶圆头型或剑头型。花梗自叶腋生出,梗的先端,着生数花,为自花授粉作物,花小,开黄花或淡灰色花,龙骨瓣呈螺旋形,每花梗上结荚1~5个,荚长7~16厘米,果荚内包着4~18粒椭圆或长椭圆形种子。种子多为赤褐色,也有黑、灰、白、绿杂、浅黄色等。种子千粒重50~210克,大多在130克左石。
   榆林红小豆按用途可分为食用和药用两类。食用者豆粒均匀,颗大饱满,色泽鲜红或淡红发亮,皮薄沙细,出沙率高,品质纯正,营养丰富。可与天津红小豆、河南红小豆、吉林红小豆齐名,为我国小豆中的名贵品种,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红珍珠”的美誉。据测定,榆林红小豆含蛋白质20.7%,脂肪o.75%,碳水化合物65%,还含有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出豆沙率73%,为高蛋白、低脂肪粮食作物。用以煮饭熬粥,制作糕点、豆沙、豆包、雪糕、冷食、冷饮等,色、香、味俱佳。药用者粒小而硬,赤褐色。
   红小豆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沙土都能生长,川道、山地均可种植。既耐涝,又耐旱,晚种早熟,生育期短,栽培技术简单,可做补种作物。一般穴播,行距25~35厘米,株距16厘米,每穴4~5粒种子,每亩播种量1.5~2.5公斤,生育期100天左右,春夏播都行,纯种、套种均可。一般亩产150~250公斤。榆林属半干旱性气候,无霜期165天左右,土壤属黄绵土类,土质疏松,土层深厚,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出苗和根系的生长。年平均气温9.7℃,≥10℃的有效积温3499.2℃,稳定通过10℃的天数176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615小时;年降水量480毫米左右,多集中于盛夏,6~9月降水量35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雨热同季。6~9月正是红小豆的生长盛期。自然条件对小豆作物积累淀粉、蛋白质及保持颗粒鲜红极为有利,为其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条件。
   红小豆不仅是美味可口的食品,而且是医家治病的妙药。《神农本草经》说它“主治下水肿,排痈肿脓血”。《药性本草》说可“治热毒、散恶血”。《本草纲目》记载,红小豆“味甘,性平,无毒,下水肿,排痈肿脓血,疗寒热,止泄痢,利小便,治热毒,散恶血,除烦满,健脾胃。……”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认为它对痈肿有特殊疗效。例如《朱氏集验方》称:“此药治一切痈疽疮疥及赤肿,不拘善恶,但水调涂之,无不愈者”。现代医学还查明,红小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在旧社会,有些医生用它作药治病时,常常在病患者面前给它蒙上一件“神秘”的 外衣。清康熙时期,医药家汪昂在《本草备要》里写道:“宋仁宗患痄腮,道士赞能,取赤小豆四十九粒(《本草纲目》说七十粒)咒之,杂他药敷之而愈。中贵人任承亮亲见。后任自患恶疮,付永投以药立愈。问之:赤小豆也?承亮始悟道士之咒伪也。后过豫章,见医治胁疽甚捷,任曰:莫非赤小豆耶?医惊拜曰: ‘用此活三十余口,愿勿复宣’。这说明赤豆外敷,是治“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恶疮”和“胁疽”等病症的良药。古医书中关于红小豆治病的神奇疗效,有许多记载,有些虽近玄虚,但说明它药用价值很高,有广泛的疗效。
   赤豆内服外用,都未见有副作用。祖国医学提示:“多服泄津液,令人枯燥”。可见使用时,也得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红小豆经济价值居五谷杂粮之首,故有“金豆”之美称它出口换汇率高,是国际市场的紧俏货。陕北陕南有条件扩大种植,应加强科技推广,提高单产,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出力。
 
→回复
lwn801018(小韦) 2006年9月18日 12点28分 评分:10
评论:陕西 → 榆林旅游 → 美食
榆林荞麦
“头戴珍珠花,身穿紫罗纱,出门二三月,霜打就回家”。这是广泛流传在陕西荞麦著名产区——榆林黄土高原的一首歌谣。它栩栩如生地把荞麦的特征特性描绘了出来。
   荞麦通称荞籽,又叫乌麦、花麦、三角麦等。有甜荞和苦荞之分,粘荞与糯荞之别。荞麦是榆林的传统粮食作物、名优特产之一。集中产王榆林定边、靖边、等县,种植面积约120万亩。在该地约有600余年的种植历史,素有“荞麦之乡”的美称。《横山县志》有荞麦“面如粉,亚于麦,县境多产,人亦熟食,制粉饵”的记载。榆林荞麦品质优良,色泽黑亮,颗粒肥大,果实饱满,出粉率高,面粉纯白,适口性好,营养丰富。荞麦是榆林群众的主要粮食和传统大宗出口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近年来,远销日本和欧美,竞争力强,声誉卓著。
   荞麦被称为“麦”,是因为其果实可磨成面粉供食用,其实它和麦类无亲缘关系。麦类皆属禾本科,而荞麦则属蓼科(Polygonaceae)、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凉气候。榆林气候极宜荞麦生长。7月份平均气温在20~30℃之间,适合荞麦初期生长所需的温度。8~9月份,平均气温为18~20~C,又是荞麦开花结实的最佳温度。前期温暖,后期凉爽,有利养麦的生长发育。同时昼夜温差大,有利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提高产量。榆林光能资源丰富,荞麦生长期光能总辐射量达36.78千卡/平方厘米左右,生理辐射18.02千卡/平方厘米左右,完全能满足要求。水资源虽欠缺,但时空分布比较合理,利用率较高。该地降水多集中于7、8、9月,年平均为310毫米,占到全年降水总量63%左右。荞麦开花成熟的8、9两月总降水量达190多毫米,与养麦需水规律相吻合,虽不能完全满足荞麦生长的生理需要,但处于荞麦需水的“临界值”。此外,榆林土地广阔,而且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土壤类型多样,养麦适应性强,能随处“安家”。因此,现今这一地区已成为陕西和全国著名的荞麦产地和出口生产基地。
   榆林荞麦,芒种下种,秋初开花,生长期只需70-90天左右。当地农民还巧妙地利用小气候的特点,合理种植,多将荞麦种于山腰、川、梁、塬、滩、涧地。山腰、山梁之上栽洋芋,之下种小麦。因此,每当夏末秋初你来到榆林时,会看到一幅五彩缤纷的壮丽画面,从山顶至山下,从塬梁至沟谷,色彩各异。当地农民还有用“红柳树,弯弯腰,黑马马,下白羔”之民谚来形容荞麦的。所谓“红柳树”,是指荞麦茎秆细嫩,色润泛红,颇似红柳;“弯弯腰”是指其植株低垂之姿;“黑马马”是指其籽实呈黑色油亮;“下白羔”指其花朵洁白如羊羔。
   荞麦起源于我国,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公元前5世纪的《神农书》中,就有关于荞麦是当时栽培的八谷之一的记载。后魏《齐民要术》、唐《食疗本草》和宋《嘉祜本草》等书中,对荞麦的栽培技术、食用方法和食疗作用等,已有较详细的记述。我国东北、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西南各地区广泛分布着野生荞麦。栽培养麦起源于野生荞麦。所以说青藏高原是栽培养麦的故乡。大约在历史的古中时期,由我国先传至蒙古和俄国,而后传至欧洲。一直到15世纪以后,欧洲才有栽培养麦的记载。它分布广,适应性强。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无论山区、丘陵、平原,都有它的足迹。西北、华北、西南等高寒山区,是它的主产区。陕西全省都有种植,尤以陕北主产,且质优。
 
→回复
lwn801018(小韦) 2006年9月18日 12点28分 评分:10
评论:陕西 → 榆林旅游 → 美食
榆林具有绿豆生长发育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生产的大明绿豆粒大、整齐、色泽好,是国内外市场上的名牌产品,无毛绿豆、无硬实豆,千粒重6.6—7.6克,是籽食和生豆芽的上乘产品。
一、分布
绿豆是榆林传统种植的主要食用豆类之一,栽培历史十分悠久,分布极为广泛。全市东南西北都有种植,面积约4万公顷,主产区集中于市北部。其中,面积较大的依次为横山县、佳县、神木县、府谷县和榆阳区,南部的米脂,绥德近年发展速度较快,其余各县也都有零星种植。
二、生产
大明绿豆在榆林的农业生产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全市从南到北都有种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全市种植面积约2万公顷,之后,随着绿豆科研开发和经济价值的提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世纪末达3.5万公顷,总产量2万多吨,目前仍呈上升趋势。
由于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过去大明绿豆产量水平较低,平均每公顷产量仅为150—300千克。随着绿豆科研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普遍改善,大明绿豆的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平均产量已达到每公顷750千克以上,最高产量达每公顷2550千克。近年来,旱作农业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绿豆生产的发展。目前,大明绿豆已成为产区农民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榆林创汇农业的主要特色产业之一。
三、销售
榆林既是我国绿豆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绿豆主要出口基地之一。大明绿豆以其粒大、整齐、皮薄、色泽明亮、硬实率低、品质好而享誉国内外市场,有“金豆子”之称,每年出口约8000—10000吨,占总产量的50—63%,主要出口日本、台湾、香港、东南亚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价格高居国内其他产区绿豆之上,在绿豆大战的1996年每吨收购价高达5800元,近几年,随着生产销售环境的改善,大明绿豆收购价稳定在每吨4000—4500元之间。出口之外,约有10%左右的大明绿豆销往国内大城市,其余部分自产自消。
 
→回复
lwn801018(小韦) 2006年9月18日 12点29分 评分:10
评论:陕西 → 榆林旅游 → 购物
榆 林 毡 绣
  在气象万千、物阜民殷的榆林黄土高原上,常常可以看到,头包羊肚手巾,手舞羊鞭,嘴里哼着信天游小调的牧民,大多穿着做工精致的毛毡背心,背心的当中绣着花色美丽的图案,这就是颇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榆林毡绣。
  榆林毡绣,又名绒线毛毡绣花。它是一种古老的绒线毡绣工艺品。早在明代,榆林就已十分流行。李自成的义军将士身着的毛毡背心中央的“闯”字图案,就是这种传统的民间毡绣工艺。
   榆林畜牧业发达,盛产羊毛,毛毡质地结实,手感性好,制成的衣着耐穿舒适。榆林少女12岁左右即随成人学习毡绣,掌握毡绣技艺,成为榆林妇女的特长。一般以家织毛毡为底料,通过编织、穿针、贴补、缠绕等多种针法,将各色绒线纳绣成多种图案的工艺品。其产品多用于背心、桌围、椅靠、座垫、炕毡、挂屏、帐帘等用品。有古朴典雅,柔和素净的艺术效果。尤以摹绣山水花草,极得笔墨淋漓、气韵生动、维妙维肖之功。且规整板挺,针法多变,绒毛柔软,色泽艳丽,造型逼真,层次明晰,立体感强,质感真切,结实耐磨,不怕挤压。
西安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近年来挖掘整理民间毡绣资料,在继承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刻意创新,对榆林毡绣作了新的改进和提高。他们选择具有汉、唐古典色彩及陕西民间特色的图案,采用民间纺织、穿刺、纳绣、贴补、缠绕等多种手法,将各色绒彩线刺绣在毛毡上,图案纹样具有一定厚度的立体感,用色谐调,或古色古香,或鲜艳夺目,质地特别优美悦目。在刺绣艺术天地中,独树一帜。目前,他们制作的毡绣背心、帐帘、挂屏、座垫等实用工艺品和欣赏艺术品,都博得了国内外旅游者的好评。其中《半坡彩陶渔纹》毡绣座垫,在全国旅游纪念品展览评比会上荣获优秀奖。
 
→回复

邻近景点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碑林
西安半坡遗址
陕西历史博物馆
华山
关中八景
南宫山
化觉巷清真大寺
华清池
大雁塔
黄河壶口瀑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