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烽燧是古代的报警系统,它往外与长城并存,组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但也有独立存在发挥预警防御作用的,新疆境内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证。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们与丝绸之路中道与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护卫丝路畅通的重要作用。目前哈密地区尚保留各时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区。其中尤数巴里坤县保存的烽燧数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县则分别有19座和3座。
哈密地区最早的烽燧建于唐代,现境内尚遗存唐烽燧4座,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苏木烽燧、柳树泉的下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阔吐尔肖纳烽燧。它们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现今保存的绝大部分烽燧则都是清代建筑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县城往西至萨尔乔克一线,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连绵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参诗所云:“寒驿远如点,边烽互相望”,蔚为丝绸之路的一大壮观!萨尔乔克烽隧和巴里坤南湖滨的两个烽燧形状基本相同,基座成正方形,隧体为向上收缩的棱柱形,均为夯土建筑,夯土中夹有红柳枝,并多用圆木构架。萨尔乔克烽隧长宽
各8米,高7米多,隧体上下穿架着四层直径8厘米左右的木棍。巴里坤湖滨烽隧离公路400米,隧题高大完整,长宽均达10米以上,高9米多,隧体中穿凿的圆木直径粗达25厘米,烽隧东南还有积新薪院落遗址。在落日余晖下串联一线的巴里坤烽隧显得格外的古朴、严整,它再现了古丝路昔日的辉煌。
wangyiwen(中国男人) |
2006年10月31日 12点50分 |
评分:10 |
在巴里坤县境内共有三路烽燧,从汉城向东,每10里左右一墩。一路沿伊吾河至甘肃境内,一路折南入哈密。从巴里坤县城向西至下涝坝,一路折西向西南至七角井,另一路折向西北至木垒,巴里坤向北至三塘湖乡然后向东通向伊吾,转向北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沿途亦有烽燧遗存,此线路烽燧大部分为唐代所筑。
→回复
wangyiwen(中国男人) |
2006年10月31日 12点50分 |
评分:10 |
烽燧是用以传递军情的最快捷、最安全的方式,在当时是最先进的通讯工具,他的发明在人类发展中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来犯敌人的多寡决定其有三种传递方式,白天燃烟,夜间点火。若有百余犯敌,白天举一烟(若在夜间便放一火);犯敌若在千余,白天举三烟,(夜间放三火);若犯敌在五千以上,白天举三烟,(夜间放四火)。这样,三四百里以外的敌情,很快就会传递到各衙署,大大提高了决策者的指挥能力。
→回复
wangyiwen(中国男人) |
2006年10月31日 12点51分 |
评分:10 |
在两汉时期,从敦煌往哈密、楼兰方向所修的烽燧也称之为“西域长城”,敦煌壁画忠实的记录了这一重要事件“胡御长城”,终点一直到罗布泊。因此,哈密烽燧又称之为“哈密长城”。
→回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