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 is new”,这是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林曼丽最近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阐释建院八十年的故宫魅力时所提出的理念,意喻古老、传统的东西不一定是陈旧、过时的,也可能包含着最前卫、最现实的内涵。在台湾一个星期的旅行,以台北为基点顺时针环岛一周,这句话或许也更真切地阐释着我这名大陆旅游者对于整个宝岛的感受。
对多数大陆居民来说,台湾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阿里山、日月潭在书本上频频展示着她美丽的身姿、各色台湾文化给大陆带来的一次次热流,这些让我们感觉离台湾不远;可多年来人为的、政治的阻隔却又让那里变得陌生异常。可喜的是,2005年的海峡两岸交流呈现出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突破,继春节包机直航再次成行后,国共两党的领导人实现了相隔六十年的握手,两岸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更可喜的是,我已经可以把自费旅行的目的地锁定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宝岛上,亲手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泰航的飞机让我平稳地降落在桃园中正国际机场,降落在这个多年前大陆人员和飞机以极不正常方式才可能来到的机场,拿着印有“中华民国”“国旗”的“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入出境许可证”,我们在海关人员热情、严肃的眼光中,踏上了台湾的土地。
品——德
在台湾,最让我有所触动的是两件事,一是无论在哪里的自动扶梯上,人们都是自觉整齐地靠右站立,为急行者留着左边的路;二是每当你购物完毕,对方都会以一种真诚、快乐的语态对你说一声“谢谢”。前者让人充分感受着秩序,后者则让人的精神充满愉悦。在中国这个儒家思想占据人们灵魂的国度,谦恭、礼让、和谐、互敬的美德古已有之,可谓“Old”,可不知从何时起,大陆却丢弃了这最宝贵的东西,在我的眼中,更多的是公共场所的拥挤和纷乱、服务人员的木讷和白眼,作为一分子,其实我知道自己也在其中随波逐流。
近年来,媒体屡屡报道了台湾的骨髓捐献活动,82个台湾人中就会有一人志愿捐献骨髓,许多大陆白血病患者都因来自海峡对岸的援助延续了生命,我时常感慨,泱泱大陆似无一小岛人之境界,这次亲历其中,才知这“境界”其实源于人们身处的那个文明的环境。在台湾旅行,你无时不体会着文明对心灵的撞击,人们到处在整齐地排队,连平坦的地铁站台上人们都是站成一行一行;城市中的每一条道路都是清洁的,绝少有垃圾痰迹;车厢里、书店中,不会有人拿着手机惟恐天下不知的大声喊叫;因为各类设施的齐全,残障人士可以方便的出行;志愿者不仅仅是青年人的事情,人人都会去当志工,帮助的也并非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而是人人都可能得到帮助;尽管天气炎热,为我们开车的徐师傅总是领带齐整,体现着对乘车人的尊重,导游也不会由于我们在购物点空手出门而脸色晦暗……。呼吸的是相互关爱的德行气息,品尝的是儒雅风范的秩序之果,在这种环境中,人的心灵不可能不得到净化,善举自然会心甘情愿地喷薄而出。
我很欣赏台湾慈济骨髓中心创办人证严法师的一句话,叫做“甘愿做、欢喜受”,意思是,对的东西就要心甘情愿、毫不迟疑地去做,至于回报是好是坏,都应该欢喜接受,这才是大爱。虽然话的本意是宗教的入世原则,其实却是适用于每个人的根本道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同一片天空下,大家都去心甘情愿地做对的东西、弘扬美德,反过来大家才会时刻受惠于美德。文明的举动、友善的话语是健全人格、良好心态的体现,离开人间时你不会带走一丝一毫,却可能会在环境中留下你延续美德的印记。
乘坐每分钟1010米的世界最快速电梯,在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的91层观光平台,我仔细地俯瞰脚下的城市,它远没有北京的雄伟恢弘、香港的繁华多姿,甚至不如我看到的许多大陆中等城市,但它却莫名地有一种平凡的亲切。仔细想来,这亲切其实就源于这个城市中的人、源于这些人身上负载的美德。
“Old is new”,五千年文明造就的美德不会随时光湮灭,相反会历久弥新。在台湾品德,我自惭形愧。
品——行
在台湾,旅行者的如厕权利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旅途中,我对对岸称为化妆间的洗手间兴趣盎然,这不仅因为其永远免费、清洁,而且一路走下来,每一处洗手间都同时设有蹲便器和坐便器,并一定备有高质量的卫生纸,记得最壮观的是我们旅行车在台湾一号高速公路休息的某服务区,整个洗手间的大小简直超过了一个小礼堂,男士的小便器有近百个。“窥一斑而知全豹”,极富人性化的管理内蕴让台湾的行走充满了乐趣。
我很留意岛内常用交通工具与大陆的差别。大陆的车牌号地域上以省划分,台湾的车牌号地域上则只分为三处,除台北、高雄两个直辖市外全部划为台湾省,当然最显眼的是所有客车驾驶员的姓名都清晰地标示在车后部,出租车黄色的车门上更是以大大的红字写上驾驶人或公司的名称,这无疑对司机的责任感是一种极大的提升。台湾的旅游车大多为双层,下层是洗手间和行李寄放处,上层坐人,长途大客车通过残酷竞争后已经出现了每人一个大沙发、一台液晶电视的舒适客车。台湾出租车的起价为1.5公里70元新台币,之后是300米加5元,拿人民币与新台币的比率1比4来算不能说是便宜,我打了一次车后就没敢再打,公共汽车虽很多但地名上我又不够熟,于是捷运便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捷运其实就是地铁,台北市的捷运共有八条线路,虽多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但人性化的设计丝毫不缺,车票完全是自动柜机销售,站台的指示牌可以清晰地显示下一趟车的准确到站时间,车近进站时站台地面上红灯闪烁,提醒乘客注意安全。要说遗憾就是没有亲身感受一下据说很舒适的台湾火车,仅仅是在斗六市宾馆的窗户中远观了而已。
谈到了交通工具就不能不说说对台湾交通的印象。整个台湾岛的东部多山,公路仅是简单的几条,从台北到花莲必经的苏花公路紧邻崎岖蜿蜒的太平洋海岸,风景宜人但行走不便,恰逢中雨,年轻人尚眩晕恶心,我们车上的几位老者更是尝尽了苦头;而岛西部地势相对平坦,高速公路云集,我们从高雄返回台北时正值周末之夜,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在临近台北时还是出现了塞车。当然,旅途中最为好事者津津乐道的还是路旁的“槟榔西施”,在号称最为大胆的台中地区,司机特意停车让我们欣赏了她们的风采,虽然传言中的丁字裤没有出现,但卖我们槟榔的小姑娘还是透、露得够劲。台湾的地震极其频繁,地震也可算作在台湾行走的一个特色,在花莲市住宿时地震曾与我不期而遇,可由于震级不大、旅途疲乏,我竟在睡梦中未曾感到,只是第二天起床后才听到同车人的热烈讨论,不过在太鲁阁旅游区险峻的中横公路上,我倒是几度经历车辆被迫单向放行,其原因就是频繁地震造成的山体塌方。
相对大陆,台湾的物价要贵好几倍,但许多景点却是免费的,即使收费也十分便宜,各阶层市民都可以从容地流连其中,这与大陆一些景点动辄几百元的门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蒋的士林官邸就是一个开放的大公园,国民党中央党部楼下几层也可以随意参观,台北故宫的门票只是区区100元台币。一些景点还设置了参与性很强的项目,比如在台东的卑南文化公园里,游客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共同发掘卑南遗址。在我们颇为好奇的台北“总统府”前,带耳机的便衣几十米就有一个,防冲钉链和成卷的铁丝网装在军车上,士兵则在广场操练,防备着随时可能发生的游行示威,但我们还是可以下车摄影录像,士兵要求的仅仅是不要拍摄军车牌而已。去之前,我还听说台湾治安很是不错,在知本小镇,我舍弃著名的温泉,深夜骑着宾馆免费提供的自行车验证了这一命题的真实。
“Old is new”,“Old”的“天人合一”与“New”的“以人为本”本为同根而生。在台湾品行,我惬意舒畅。
品——质
日月潭、阿里山,这是两个从小便萦绕在耳边的地名。真的投入她们的怀抱,给我印象深刻的并非理想中的巍峨和辽阔,而是环境保护的极端到位。受地理条件限制,台湾并没有那种让人震撼的自然景色,仅对我们吉林市的松花湖来说,日月潭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但相反,日月潭的周边环境、湖水质地却会使我们这“大巫”不得不低头,而阿里山古木参天、空气清新,那种给人带来的幽静舒缓的感觉也是在大陆很难找到的。乘着白色的游艇,徜徉在碧蓝的潭水中,心旷神怡地看着船尾飞溅的浪花;静静地坐在阿里山高山铁路神木站引人怀旧的站台上,悠悠然望着碧绿的森林,你会对那些能将环境保护如此之好的人油然而生景仰之情。
在旅行中品评台湾的质地,除了人们广博的公德心外就属环保意识了,台湾“环保署”推动的“塑胶袋限用政策”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支持,所有超市不会给购物者提供塑料袋,在岛内随处可见的全球最大连锁便利店“7—ELEVEN”中,如果需要可回收的塑料袋就还需另付1元;台南赤嵌楼边的溪水里,红色的鱼儿畅快地游着,你尽可以和它们嬉戏;绵长的海岸公路边不仅有八仙洞、北回归线地标、水往上流奇观等景点,而且满目花草,沿途许多设计精美的木亭为人们提供了休憩的便利;嘈杂的夜市地面上并不会有我们常见的污水横流、纸袋飘飞;台湾的居民也很注意自身的保护,街上骑摩托的女士大多戴着各式的口罩。环保为人们造就了一个可以陶醉其中、尽享自然的家园。
为探访台北的人文质地,我在此次旅行的最后一晚匆匆出现在西门町和诚品书店。西门町是台湾的时尚前沿、年轻人的天堂,店铺林立,霓虹耀眼,最有趣的是这里数不清的电影院24小时放映着全球最新推出的大片。走出西门町的繁华,我来到被白岩松称为“一道最迷人的文化风景”的敦化南路诚品书店总店,这同样是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地方,书店不很大但书的种类却多的让我吃惊,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人们随性或坐或站,沉浸在书本营造的氤氲氛围中,许多在大陆难以看到的好书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当我乘最后一班捷运离开它的时候已是子夜零时,可店中依旧熙熙攘攘、书香四溢。西门町和诚品的一动一静,为我充分展示了台湾居民的文化参与精神。
在台湾,嘴是最幸福的器官,这里有品种丰富的水果,有吃不尽的小吃,更重要的是,售卖者制作食品的态度都十分严谨,你绝不会有吃坏肚子的担心。水果在海关属禁止携带物品,因此对当地的水果我总是毫不留情,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叫释迦的水果,外形酷似释迦牟尼的发髻,品尝起来味道甜美、不忍罢手。台湾的小吃遍地开花、品种繁多、经济实惠,本土的蚵仔煎、胡椒饼、芒果冰都极具盛名,在著名的高雄六合夜市,我来回逡巡、饱览饱食,虽然有些味道还不够习惯,但一看人家制作原料的真材实料、过程的精致卫生,食欲自然大振。
“Old is new”,对于自然和人文环境来说,发展永远是建立在诚信的保存之上的。在台湾品质,我心悦诚服。
品——格
随处可见的“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间或听到的对岸极为复古风格的“国歌”,中正纪念堂中对蒋介石的极度尊崇,台湾电视中播放的有关“八二三炮战”的电影,各地蓝绿阵营挂在大街上的选举海报和广告,我们对台湾的好奇其实许多都源于政治因素,因为在那里会清晰地感受到1992年海协会、海基会共同确定的“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原则以及政党间的宣传差别。自1206年成吉思汗将台湾纳入中国的版图,虽然这片土地曾被荷兰、西班牙、日本的殖民者占领,可依旧改变不了的是她深植于心的中国传统。近年来,“台独”势力甚嚣尘上,海峡两岸也曾剑拔弩张,但如果说通过这次旅行让我为台湾定格的话,她只能是——中国。
拿台北外双溪的故宫来说,这里收藏的是北京故宫原藏文物中的绝对精品,标示着两岸共同拥有的灿烂的中国文化。除众所周知的毛公鼎、翠玉白菜、肉形石外,一些过去只有在书本中看到的,如宋代孩儿枕、怀素、苏轼、米芾等书法大师的名帖、《核舟记》中的桃核雕刻原物,甚或北京奥运吉祥物晶晶头饰形状取材原型青瓷花式温碗等都可以在这里看到。我认为最神奇的是一个直径11.7厘米的清代象牙球雕,球壁上图案精美,有九个圆孔,圆孔里面又是一个样式相同但小一些的圆球,就这样一共雕刻了17层,且每层都能转动,据说这件作品雕刻了近200年,真是应了展馆“比上帝还精巧”的名称!
台湾标志性建筑的风格尽现着中国建筑风格的精髓,中正纪念堂天坛似的八角顶、“国家戏剧院”的庑殿顶、“国家音乐厅”的歇山顶,101大楼整体的鼎型竹节设计、采光罩的“如意”形状,无一不昭示着台湾的中国文化渊源。在台北,许多街路都是以国内城市命名的,我甚至来到了吉林路、长春街;高雄的街道名称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吉祥风趣,一心、二圣、三多、四维、五福、六合、七贤、八德、九如、十全,听上去明明白白就是“中国造”。
听说我们来自大陆,台湾普通民众的眼光也会带着一些好奇,听说我们来自寒冷的东北,好奇的眼光甚而带上了敬重的色彩,但一聊起天,相互之间的距离会迅速地拉近,这里几乎人人会说的国语比内地某些地方还让我觉得容易交流。尽管台湾居民的生活水平会比大陆高出许多,可从他们的表情、语态中,丝毫感觉不到歧视,有的全是一家人的温暖。在我们的旅行车里,经常荡漾的是邓丽君、阿杜的歌曲。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根。
那天黄昏,我坐在台湾第一栋洋楼——高雄打狗英国领事馆原址改建的休闲花园中,面对着台湾海峡,面对着海峡对岸并不遥远的大陆,归港的海轮在沉沉暮霭中低鸣着汽笛,远处的“高”字形85大楼已是灯火通明,此情此景,不禁让我这个游者也坠入了“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的《乡愁》意境,而我的旁边,正是作者余光中所在的“国立中山大学”。
“Old is new”,今天之前,两岸相依偎,今天之后,两岸相偎依。在台湾品格,我信心满怀。
国庆节的早晨,台风“龙王”即将登岛的时刻,我和整个观光团在台湾澄清湖旅行社蔡导游的目送中再次来到了中正国际机场海关,七天的环岛之旅即将结束。在我的心目中,台湾模糊、神秘、陌生的形象已经开始变得清晰、熟悉起来。当然,台湾之旅也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入台申请手续的繁琐以及经由第三地的疲劳令人不爽,相信这些繁琐和疲劳会在彻底开放大陆居民前往台湾旅游时烟消云散。
回到家乡,回到我熟悉的吉林市,面对身处的“Old”老东北,我多么希望她和她其中的人都能像海峡对岸那个遥远的宝岛一样,有一种“New”的精神魅力。我知道,这种魅力不仅予他人以吸引,更应该是值得自己长久品味的。
我期盼着两岸的统一与和平,期望着东北地区的振作与新意,期待着自己下一次的台湾旅行。
晨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