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游记
出发地点:安徽 合肥 安徽 安庆 2日旅行社跟团 同行人数:8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2004年4月23日-4月25日 人均费用:145元
出游类型:旅行社跟团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红色城市 提供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目的景点:安徽 安庆 天柱山 摩崖石刻 茶庄中心接待站 天柱峰 薛家岗古文化遗址 孔雀坟与刘家山 三祖寺 神秘谷 试心桥 龙潭河 马祖庵 石牛古洞 太平寺 西关寨 船形石 大天门 后山景观 天宁寨 仙桃石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天柱山游记

 
久慕天柱山古南岳之名,向往已久。此次天柱山之行,终于让我圆了这个梦。
  我们联系了国际旅行社,组成了一个团。费用是145元/人,包括了来回车费,门票和住宿费。就我们所问的几家旅行社:中旅,青旅和国旅,开价都差不多,国旅开价是最低的一家。
  我们班里因为有去过天柱山的同学,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每个人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出门在外,衣食住行四件事。虽然天气已逐渐变暖,但是天柱山海拔有一千多米,而且晚上山风比较大,我们大部分同学都准备了毛衣或别的保暖的东西。吃的更不用说,因为计划是两天的行程,第一天早晨和第二天晚上都是在学校里吃,第一天中午是在潜山县城休息吃饭,所以要准备的就是第一天晚饭和第二天早、午饭三顿,很多同学准备的足够两三天的了;有位同学还带了一个暖瓶,可以装热水,山上也有热水供应,我和另一位同学还买了一瓶二锅头,这些对驱寒保暖起了大作用。
  住行都不用我们操心了,因为有旅行社的人安排。但是两天下来,大部分的同学都感到非常疲劳,所以尽量减轻不必要的累赘,节省体力,也是很重要的。
  4月23日上午6点20分,我们的车从西区北门出发。沿途经过肥西、舒城、桐城,上午10点半左右到达潜山县城。休息了两个半小时之后,中午一点钟,我们开始向此行目的地——天柱山进发。
  天柱山钟天地之灵气,以其自然山岳风光极其独具特色的水景、洞景和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而著称于世。
  我们首先到的三祖寺坐落在天柱山麓的野人寨,是天柱山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
  关于野人寨的称呼有个故事。传说很久以前附近有个野人洞,里面有许多野人,经常伤害附近的百姓。清乾隆年间,有位新县令赴任,决心为民除害。一天,他带着美酒佳肴来到野人洞,将野人们全都灌醉,然后召集随从搬来石头,把洞口堵死了。
  由此可见天柱山实为文化荟萃之地,无数的神话传说里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国古代第一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就产生于此地。古皖乃以今之潜山为中心,春秋时周划天柱山周围区域为皖图,封皖伯大夫治之,汉武帝刘彻南巡,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自梁朝金陵高僧宝志禅师卓锡山前建刹,白鹤道人亦在山麓建观,佛道二教兴盛一时,几代不衰,繁衍出光辉灿烂的宗教文化。同时也引来了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百幅石刻及众多的佳作。李白、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等都情有独钟,认定天柱山是自己的归宿终老之地。直至近代,潜山所在的安庆府也一直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安庆逐渐没落,虽然仍是安徽重镇,地位却已大不如前。而天柱山自隋文帝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后,也开始“养在深闺人未识”,大名渐至寂寞而不为世人所知。天下五岳,冠于五岳的黄山,天下秀的峨嵋,天下幽的青城,疗养胜地的庐山,甚至同处一省的九华山,也因身为四大佛教名山的地藏菩萨所在地而名震天下。只是在1982年跻身于国家批准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后,天柱山才重振昔日雄风。
  可惜的是,兴盛一时的道教的三千多间道观如今已尽毁于战火,现在我们所见的佛教名寺三祖寺也是历经多次重修甚至重建留下来的。三祖寺的由来也有个传说。宋初,宝志禅师手执锡杖来到潜山,被这里的奇山秀水所陶醉,有心在山麓开山建刹,讲经说法。而有位白鹤道人正好云游至此,也选中这块风水宝地准备开辟道场。二人争执不下,互不相让。白鹤道人将手中的羽扇掷向空中,化为白鹤而去,在白鹤即将落地之时,宝志禅师把手中锡杖抛往空中,振环做声,白鹤一惊,锡杖已卓于山麓,白鹤止于山冈,二人乃各以所识筑室焉。宝志于是成为天柱山佛教的鼻祖。民间传说中的济公和尚就是以宝志为原型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现在三祖寺祖师殿里还有济公的画像。
  到了三祖寺前门,便见三座巍峨的大门,中门曰“般若”,右门曰“解脱”,左门曰“精进”,两幅对联为:“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佛家经典之句,原来出处在此),“三门清净绝非虞,众等归依增福慧”。从喧嚣的尘世来到这里,心里油然而生一股肃穆之情,仿佛被尘俗蒙垢了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进了门,一段窄窄的石阶陡直向上,上到顶部,眼前豁然开朗,是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站在殿前,回首眺望,山前风光之秀,令人心旷神怡。殿后的天香台旁有个石洞名叫宝公洞,据说宝志禅师曾在此居住。从大殿坐侧的小门穿出,沿着一段长长的石径蜿蜒向上,通往山顶觉寂塔。
  路上有两个遥相对峙的亭子,一名立化亭,另一名三高亭。立化亭是为纪念禅宗三祖僧璨在大树下合掌立化而建的。三祖虽然出自司空山,但与天柱山渊源极深。三祖传衣钵于道信,是为四祖,后云游至广东罗浮山。隋大业二年,三祖返回山谷寺,举行盛大法会,然后在大树下合掌立化。三祖著有《信心铭》,为佛教界所尊重,是以山谷寺又名三祖寺。
  山顶的觉寂塔为五层(资料上为七层,我数的是五层),塔上四角系有许多风铃,想象中风动铃响,伴着梵唱钟声,该是多么美妙天籁之声。塔前是千佛殿,内供一千尊仿古铜佛像。塔后是祖师殿,殿内供奉开山祖宝志、禅宗初祖达摩和三祖僧璨的佛像。
  祖师殿中一位大师应我们一位同学之请,挥笔写下了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志、六祖慧能的法号及出身之所。遥望秀丽的远山,听着导游娓娓动听地介绍达摩一苇渡江、面壁九年及代代相传的故事,瞻仰着历代祖师,念着祖师们为弘扬佛法所历的千辛万苦,我心里也不禁虔诚起来,似乎离佛祖也近了许多。我并不信佛教,但是其实又何必管是否真有佛呢,佛在心头坐,“一沙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心中有佛,世界便是美好的。三祖寺香火很盛,祖师殿旁的观音阁中可以求签。许多同学都去求了签,结果自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其实大家都不信这个,只是为了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从寺后门出去,再向西而下,有山谷流泉、石牛古洞等胜景。传说黄庭坚曾骑在石牛背上读书,后来成为一代大文人。此地有自唐至清代摩崖石刻百余处,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其中杜甫留下的一块石刻最大,我们全部同学爬上去合影,看起来也还是很渺小。这里幽谷藏秀,流水淙淙,怪石千姿百态,我们在此流连忘返,乐而忘忧。
  从石牛古洞绕回三祖寺前门,我们继续向山上进发。
  汽车开到半山腰的佛光寺(又名马祖庵),我们开始弃车步行。一路皆为石阶,景色不多,只有“南天一柱”和“混元霹雳”两块石刻和望岳亭,我们穿林越岭,步履轻快,两脚生风,恨不得三两步就爬上去。头顶阳光灿烂,林中却是阵阵清凉,好个曲径通幽处!两旁树木掩映,古松挺拔,翠竹修长。阳光透过枝叶,洒落点点错落有致的光斑。偶尔回首,群山郁郁,莽莽苍苍,风光秀丽,穷幽之极至。
  其实天柱山集雄奇秀丽之诸般山景于一身(可惜特色不太突出,雄不及泰山,险不如华山,奇不及黄山,秀不如衡山),只是我们第二天登山时下雨,许多景色便没见到,许多同学殊为遗憾。然而雨中登天柱也别有一番风景,颇为浪漫。
  天柱山庄附近有个丹砂亭,似乎颇为有名。天色已黑,我和一位同学租了个手电筒,趁着夜色打算去赏月。从天柱山庄沿飞来涧而下,有个大湖,我估计是青龙涧和飞来涧汇合而成,可惜因天黑看不清。
  其时月光朦胧,湖面波光轻漾,微风轻拂,四面青山环绕,影影绰绰中就见前面的山峰上翩然立着一座小亭。
  我们沿着湖边走了一会儿,拾级而上,几分钟就到了丹砂亭。
  丹砂亭不知是否有何来历,黑暗中也看不清亭子是否是赤如丹砂。然而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丹砂夜月”(虽然我们也没眼福看到,但我觉得应该有这一景)实在应该列为潜阳十景之一。
  丹砂亭所在的山峰其实很小,象是一颗拔地而起的竹笋。丹砂亭就翼然踞于其上。除了一条窄窄的小径,便几乎是凌空的了。因此在我的感觉里,总觉得丹砂亭象是在翩翩而飞,一忽儿随风凌于湖上,一忽儿又绕山而舞。
  坐在亭子里,能感受到多种不同的美妙感觉:向北而立,能感受到冷暖气流的交替;向东而望,山下万家灯火犹如繁星点点;若是凌晨四、五点钟,月亮西斜,皎洁的月光如水般一泻如注……(这里盗用了我同学的一位朋友向他做的描述,不好意思了,呵呵)
  可惜那晚星月无光,我们只能对着朦朦胧胧的月光各想各的心事。山风呼呼,山下的瀑布轰隆作响,我们陶醉在这美妙的天籁之中,谁道“此地无声胜有声”,其实是“于有声处更显静谧”,远远近近、山上山下的灯光似乎也溶入了这有声的世界。我们带了两听啤酒,一瓶二锅头,花生米、话梅、饼干若干,两人开怀畅饮,放声高歌(其实只是轻声哼唱),一洗一日来旅途的劳顿。我越呆心情越是畅美,直如流水一般,到此,一日的山中之行已将久居城市胸中的郁闷之气尽扫。那一刻,我真的很希望自己能长住在山中,天天与这大自然相伴……
  我们本想第二天再到这来看日出,这里的地理位置正是观日出的绝佳之处,向东一览无余。可惜凌晨就下起了雨,这场雨虽然助我们做了不少好梦,却也把我们观日出的计划打得无影无踪。
  第二天一早,我们呼吸着山里的清新空气开始登山。因为天气有点阴沉,我们用0.8元/件的价格每人买了一件那种薄如蝉翼的雨衣。事实证明,我们还是有先见之明的,但是雨衣太薄太短,而且登山的时候也顾不得许多了,所以大多数人还是淋成了落汤鸡。回想起来,这次雨中登天柱也带了几分浪漫的色彩。
  我们首先到达的景点是“六月雪”。“六月雪”与“天柱晴雪”颇为相似,都是一片白茫茫的沙丘。顾名思义,六月的阳光照射在上面的时候反射出如雪般的莹光,“六月雪”因此得名。
  站在山边,远山莽莽,郁郁葱葱,一带山脉绵延伸向大别山深处。天柱山便是这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开辟了根据地、吹响解放战争中对国民党反对派由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的号角的大别山的支脉。一位同学买了个小号角,我向他借了来,鼓劲一吹,其声悠扬,其调嘹亮,宛如进军的号角,正如我们此刻的心情,憋足了劲要把天柱山征服于脚下。
  在六月雪照了几张相之后,再在树林中穿行一段路,穿出树林,抬头可见飞来峰高耸云天,旁边是金龟衔珠、老鳖探海,栩栩如生。传说飞来石若飞走了,飞来石下压着的妖魔鬼怪又要兴风作浪,因此民间有“飞来飞来又飞去,何必当初要飞来”之叹。再往上,经过飞来阁、牛马城、振衣岗到达南关,这一带包括神秘谷都是南关景区,沿途可见探海松、李白观海、“和尚背美女”、象鼻石等景观,皆取其象形而名,惟妙惟肖,妙趣横生,其来历也均有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听得我们津津有味。
  很快,前面就到了著名的神秘谷了。神秘谷是我们所经的第一处算险的地方。远看疑已无路,走到山壁跟前,却见右边一条天梯悬挂下来。石阶陡直向上,我们不得不手足并用,抬头往上看,只能看到前面的人的脚底。石阶很短,转了两个弯便进入神秘谷。
  神秘谷为天柱山一大奇观,号称花岗岩洞第一秘府。全长400余米,洞中有洞,洞洞相连,移步换景,神秘莫测,道家奉此为司元洞府。
  我们于黑暗中摸索,有时不得不匍匐前进,有的地方窄得要施展高难动作才能过去,每每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柳暗花明又一村”。耳边泉水叮咚,流水潺潺,时有瀑布挂前川(此时还没下雨,水势不大),几疑身在洞天福地;又一处地方叫龙宫,让我们怀疑身在水底,或是到了孙悟空的花果山水帘洞。经过几上几下,洞入洞出,领略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中有天、天外有洞的奇景妙境。登上谷顶,有一条陡峭狭窄的长石,名“黄鳝背”,从洞中出来,重见天日,顿觉视野大开。直到完全钻出了神秘谷,我还回味无穷。
  刚出神秘谷,就开始下雨了。
  一开始只是蒙蒙的雾,我笑曰:“我们没看到云海,却看到云山雾海了。”这时还是浪漫的“雾中登天柱”,等我们爬到“天柱松王”附近的时候,雨就是哗哗的下了。
  雨打在脸上、身上,薄薄的雨衣几乎经不起吹打,我们的衣服都湿透了,身躯在风雨中瑟瑟发抖。一脸的雨水,擦也来不及擦,眼前只见白茫茫的一片,耳边只听呼啦啦的作响,除了前面的自己的同学和脚下的路,什么也看不见,除了自己的呼吸声和雨衣的沙沙声,什么也听不见。
  这场风雨反而激起了我们的豪情壮志,几个男高音开始引亢高歌,歌声直冲云霄,余音不绝,绕……三日(//hehe)。同时大家也开始开起玩笑。不知是谁想起《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和另外一人争着进华府时的那条小狗旺财和那只蟋蟀小强,一叫开了头,大家都绝倒。自此“旺财快走,小强跟上”就成了我们登山时的口号。:-D
  看完了黄山迎客松的同胞姊妹的天柱松王,我们冒着风雨继续前进,进入西关景区。我们登上天池峰顶,渡过渡仙桥(又名试心桥),在天池顶体会飘飘若仙的感觉。遥望对面的天柱峰,云雾中隐约可见,仿若仙境。再折而向东,经过鹦哥石,到达花峰小天门,又名“一线天”。却只是一条大裂缝而已,右侧的石壁上刻着“顶天立地”四个大字。从花峰旁的一条小道可拐进蓬莱峰,蓬莱峰就如一个孤岛,向云海中远远地延伸出去,立于其上,四顾茫茫,只见云海,不见其他。
  由此掉头,就开始下山。路上经过拜岳台,下面有一个仙人洞,洞内居然有石桌石凳等。一路风光秀丽,爬过一条长长的石脊,可到青龙轩,只是不知白虎堂在哪儿(//hehe)。继续向下,就到了西关。这里有民国李品仙的“一柱擎天”和范苑声的“万岳归宗”两块石刻,字体很大,苍劲有力。时近中午,我们已经又累又饿,恨不得马上赶到炼丹湖休息,一路的无字碑、仙拳石、五指峰都无暇细看(其实也看不见),11点左右,我们到达了炼丹湖
  炼丹湖原为良药坪,为汉左慈炼丹处,湖边现在仍存左慈炼丹房和炼丹灶,不过我们都没进去看。潜阳十景“丹灶苍烟”即为此,1998年辟为炼丹湖,面积34.5亩,蓄水量8万立方米,海拔1100米,为仅次于天山和长白山天池的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四面的青山秀岭环围着这颗高山明珠,倒影其中,湖内波光粼粼,幽明幻变,气象万千。烟霞朦胧,笼罩湖面,犹如神仙炼丹时冒出的股股烟雾,名之为“丹灶苍烟”。
  我们在这休息一个小时,狼吞虎咽地吃了午饭。吃饱喝足,衣服也蒸干了不少,全身的气力也渐渐恢复。中午12点,我们开始向最险峻的东关景区进发。
  先向上爬,经过麟角峰、回音台,到达东关;一路向下,经过千丈崖,只见壁立如削,飞鸟难渡,崖下阴浓林密,渊深绝险。在这里一落千丈,刚下到半山,还顾不上喘息,抬头前望,又是一座山峰横亘眼前,这就是雄峻的大天门大天门夹在覆盆峰和天狮峰之间,上凌云霄,下临深谷,两边山峰直立,犹如一扇通天之门。我们一路歇了两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大天门,带我们团的导游小姐就差没被我们班一位身强力壮的同学背上去了。我也只觉得两腿灌铅,重如千斤。因为时间不多,又累,我们班只有少数几位同学爬上了大天门左边的天狮峰。爬上大天门,就开始下山了。这一路景点不多,走不多远,有一座弧形的石桥卧于峰腰,称为鹊桥。鹊桥边有个由300多级石阶砌成的狭长峡谷,有的石阶也宽不过一脚,从下往上看几乎是垂直的天梯,名曰“奇谷天梯”。
  至此东关景区的主要景点我们都已游完,从炼丹湖开始,整个东关景区的石阶据说一共有15000多级。我们继续下山,路过一个不知名的瀑布,就到了半山腰的索道起始处,汽车在这里等我们。
  这一天全程约36华里,是第一天的12倍。回头看这段雨中登天柱之行,正和苏东坡的《定风波》之意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红色城市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是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zxd1982(冰凝贝贝) 2007年5月9日 22点55分 评分:10
我2000年的时候去过天柱山那里的景点很多很不错有不少的奇观
 
→回复
 
lovesammi(木木) 2006年11月14日 17点24分 评分:5
我准备这个周末去!潜山是老公家~听他说满PP的!好期待!!
 
→回复
 
izyguest(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2006年9月21日 13点26分 评分:10
准备国庆后几天过去看看,潜山是我的家。和一个朋友约好一起去,如是中秋,想来必有别样的感觉的。
 
→回复
 
izyguest(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2006年9月10日 23点31分 评分:10
这里是我家,真的很美,有机会去看看吧!

 
→回复
 
zhuling19871114(朱玲) 2006年7月19日 14点33分 评分:10
看了都让人惊动,有机会会去的,离合肥也不远
 
→回复
 
更多文章列表
旅游经验之黄山篇
歙县---古徽洲行
黄山,我来了!
黄山 累并快乐着(二)
黄山 累并快乐着(一)
天马游安徽黄山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