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去探访名人故居
冬后,如果想出门多多走动,博大精深的北京城自然不会令人扫兴。除了看不够的故宫、景山、北海外,还有太多的皇家园林、宗庙以及门类繁多的博物馆值得隔三差五地溜达一圈儿。如果还想走街串巷地看看,不如把目标“锁定”于名人故居吧!
北京城是辽、金、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古都,又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自古名人云集于此,名人故居自然很多。据说,北京现存名人故居近百处,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处,被列入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6处,另外还有18处名人故居被列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很多名人故居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耳熟能详的有: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鲁迅故居、李大钊故居、康有为故居、梅兰芳故居、齐白石故居、老舍故居、茅盾故居等。
从地理位置来看,北京城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和宣武三个城区。这是因为从元朝到清朝,北京城虽经过多次改建但城市规模基本定型,现在二环路以外放到老年间都是一片一片的庄稼地。听老人们说,出了永定门就算是出城了。
清王朝入关之后,大批王公贵族和八旗军士进入北京城。清朝对皇室子弟不采取分封之法,沿袭唐、宋古制,将他们集中在京城里面,给他们建造专门的宅第。在这种制度下,北京出现大量占据内城上好地段的王府,而内城的主要居民变成了满族,普通居民则迁移到外城居住。现在的宣武区,在清朝年间是进京赶考的举子们和文人墨客的盘踞之处,很多会馆也集中在这儿附近。因此,北京地界上就有了“东富西贵”之说。民国之后,“铁杆儿庄稼倒了”,很多王府豪宅相继转让变卖,到如今有些已经成了大杂院,有的已经不知何时重新化作了泥土,还有的则成为一些历史人物的住所,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名人故居。此外,还有很多非常普通的老房子,机缘巧合地成为历史人物起居生息之所,其中的一些被保留下来,后人因而还有机会亲眼目睹一下历史的“切片”。 回想起来,北京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随着城市开发热潮的兴起,北京许多名人故居也曾面临被毁的“厄运”。但自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后,人文奥运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全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文化底蕴深厚的名人故居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近年来,北京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在京的很多名人故居经过修缮后陆续对外开放。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王府井大街毗邻的老舍纪念馆,由北京市文物局投资500多万元修缮后,在老舍诞辰100周年之际对外开放,开馆以来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参观者。位于北京珠市口西大街的纪晓岚故居,在季羡林、罗哲文等文史专家和学者的呼吁下也得到了有效保护。修复后的阅微草堂旧址目前成为一处重要的文物古迹并对外开放。
北京是文化之都,文化名人的故居自然不少。有一些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前文提到的老舍故居,准确地说是“老舍纪念馆”,位于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1950年,老舍先生回国后购买了这处四合院,并在此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16年,写下了建国后的全部作品。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等24部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鲁迅先生在北京住过的地方有4处,目前确定为故居的是位于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的一个四合院。鲁迅先生在1924年5月到1926年8月居住于此。不过,要想更多地了解鲁迅先生,还是要去位于西三条28号的鲁迅纪念馆。该馆是在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时落成开放的,内藏许多鲁迅生前的文物资料。
茅盾故居位于北京东城后圆恩寺13号,是茅盾先生1974年至1981年逝世前居住的地方。起居室、工作室、会客室一切陈设全为旧物,保留原貌。前院修建了塑像和展室,向公众开放。
梅兰芳纪念馆,即梅兰芳故居,也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位于北京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它坐北朝南,院内花木扶疏,清幽典雅。(来源:北京日报)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