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登华山
从西安东行百余里,便来到华山脚下的华阴县,古人山北水南为阴, 这华阴自然是在华山的北边,我和我的同事下了火车,又坐了个啪啪小三 轮,来到华山的正山门口,看看天色,虽然还只是下午的四五点,但时值 隆冬,已是有些暗淡,于是找了个当地人开的小旅社住下,先解决晚饭, 探探军情,再做第二日的登山打算。 和店主一家坐在同一张餐桌上,品几口当地能烧断肠的老白干,我俩 和老乡边吃边聊,从华山的历史典故,西岳的神奇传说,到一路不可错过 的几处风景,店主显然已是个老说客,用带着浓重乡音的塑料普通话向我 更多游记攻略,请访问 爱自由旅游网:http://www.izy.cn/
们娓娓道来,就着微微的酒意,我们的思绪也跟着飘上华山,揣摩着即将 开始的华山之旅,正是“人未上山心先上”。 第二天一早,天刚发白,我们便动身上路,刚进山的这一段路很平缓, 小道一边是有如刀斧劈开的绝壁,另一边是流水潺潺的山涧,由于是冬日 清晨,残冰未化,清澈的溪水拍打着山石,便有了“乱石穿空,卷起千堆 雪”的诗意。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溪流的尽头,一处原本应是高山流水的瀑 布由于结冰而挂起万丈冰川,山溪便在晶莹剔透的冰面下奔流不息。 一段长长的缓坡过后,蜿蜒的山路渐渐变得坎坷狭窄,经过大上方, 更多游记攻略,请访问 [url=http://www.izy.cn/]爱自由旅游网[/url]:[url=http://www.izy.cn/]旅游[/url]
小上方,五里关,石门,山路越来越陡,我们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这个 时节是华山旅游的最淡季,一路不见人迹,空山幽谷就我们俩,我们毫无 顾忌,竭尽全力地放肆呐喊一声,整个山谷顿时都充满我们的回音。 华山的山体为白色岩石,树木并不是很多,又大多长在石缝间,横兀 斜出,虬劲有力,让人感叹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华山还有奇特的一点是整 个山中只有道观并无佛庙,许多道士修行的石窟往往又建在常人无法攀越 的绝壁上,这不由让人浮想联翩,记起金庸小说里的全真教派,是否道士 们真负绝世轻功呢? 气喘嘘嘘的爬过回心石,方知为何华山以险闻名天下,回心石以上是 千尺幢,百丈峡、老君犁沟、擦耳崖,光听名字就吓人一身冷汗,这些山 道一边绝壁,一侧悬崖,石阶仅半只脚宽,象天梯一样以近九十度的垂角 悬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手抓锁链脚登梯才能战战兢兢的爬上去,一 不留神就会摔下万丈悬崖,陷入万劫不复。 中午时分,我们攀登到华山五大主峰之一的北峰,北峰是登华山的必 经之路,它三面绝壁,一面缓坡,整个山体如鬼斧神刀劈过一般,陡峭而 突兀,由于开通了从山脚直上的缆车,这里游人开始多起来。 看过北峰,我们继续向着华山最高点南峰攀爬。一路上有许多古人对 华山的溢美石刻,如“至浩至大”等等。想想真是不公平,老祖宗信手一 抹把地方都占了刻个名是古迹,轮到我们想签个到就成犯法啦。 到了苍龙岭,眼前出现一块石刻:韩退之掷书处。原来韩愈当年上华 山,走到这里时由于山路太过艰险,上不得上,下又不敢下,只得投书向 山下的华阴县令求救。想象着以文胆豪气著称的韩老夫子进退失据,嚎淘 大哭的样子,我们笑起来。 下午两点,我们来到华山最险要的景点“长空栈道”,早在山下,就 听说它的险峻,走近一看,果然名不虚传:一条十几长几乎是悬在半空的 铁链伸向底下的悬崖,再从峭壁边向右边延伸,通向那看不见的贺天洞。 同伴这时候打了退堂鼓,不想下去,说还是直上南峰算了,尽管此时我也 是筋疲力尽,但积攒已久的好奇给我莫大的胆识和气力。我还是要试一下。 小心翼翼的下到钢索悬梯尽头,是刚好能容纳两脚的一块落脚石,我 长嘘一口气,更大的考验还在后头,右边还有几十米长的悬空栈道:在几 近垂直的绝壁上,叉着一些钢钎,几块约二十公分宽的木板颤悠悠地铺在 上面,沿着绝壁离木板约一米高的地方钉着一条晃荡荡的铁链供手抓牢, 再没任何防护。 我定定神,脸朝绝壁,手死死抓住铁链,再伸出脚踏在木板上,木板 因承重而吱吱哑哑的作响,我的心也一阵紧张,生怕木板不能承受我的生 命之重。强劲的山风吹来,有些摇晃,待稍微平静些,我再迈出另一只脚。 这样踱了十来米,突然眼前一阵绝望:这里有约十米的距离连木板都 没铺,全靠打进绝壁的仅容半只脚的石眼做落脚。我的天! 最后还是神秘的贺天洞又一次把我跩向前行,我小心的落好脚,双手 臂紧紧圈住铁链,一步一蹭的走过华山这段最艰险的距离。这时候我已经 可以看到一个从绝壁中伸出来的平台,眼看目的就要到了,我的心可以放 下一些,就在这华山最险处体验一下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吧。 把脸转过来,我向着万丈悬崖下看去:群山宛如盆景一般,在脚底下 蜿蜒起伏,薄云如丝带缠绕在山间;我踢落一颗小石头,看着它做自由落 体运动,飘向那不可测的深处,没一丝回响;一只鸟从我身边的山涧飞过, 直下深谷。突然间我有一股莫名的冲动,真想放手纵身一跃,象那只大鸟 一样,翱翔山谷间,做天地逍遥游。 停止无边的遐想,继续前走几步,我终于来到贺天洞:这是一个仅容 一人坐卧的小石窟,也就是明朝道士贺天打坐修行的地方,石窟外是一块 约二三十平方米的平台,从几乎垂直的华山绝壁上平伸出去,平台的左右 两边还各有一棵苍虬的老松,从平台四望,极目秦天舒。我曾无数次在武 侠小说中读到有这样的神仙处所,但一直以为那只是作家的虚构,现在看 来,作者的描述还不及我亲眼所见之万一。 辞别贺天洞,再向上攀登没多久,就是华山之巅——南峰顶,令人称 奇的是,在这天与地交界的最高处,是一泓终年不竭的碧波。 站在方圆千里的地球之巅,我成为最高处,思绪纷至沓来:会当凌绝 顶,一览众山小;千里江山如画;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所有的疲惫 和辛苦在这瞬间都一扫而光,只在心底大声喊:我已来过,我已看过,我 已经历过! 几个小提示:1,住宿在当地人开的小旅社,既干净便宜又能听店家介绍华 山的风土人情,很不错。 2,步行登山可以在店家指引下绕开玉泉院(不用多走路),到 下山的时候再进玉泉院院(此时不收门票),能节约一笔。 3,一定要记得买纱布手套,否则华山上的锁链能把手磨出血。
作者:yimai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