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白藏房
出发地点:未关联 |
四川 稻城 人民公园 游记 |
同行人数:0人 |
文章类型:游记 |
出游时间:未添加 |
人均费用:0元 |
出游类型:自助游 |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
目的景点:四川 稻城 人民公园 乡城县
|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
乡城白藏房
乡城白藏房 ——严鹏和
为什么在整个藏区只有四川乡城县的民居才是白色的?为什么乡城妇女在一些正式场合穿戴的服饰叫“疯装”? 随着秋天的来临,再去乡城的欲望更加强烈了。 去年去稻城的途中,在乡城匆匆停了两天,对那里特有的“白藏房”没做过仔细的了解,更没有深入其中,拍下的照片极其一般,还有那里的“疯装”也使我更加神往。于是邀上去年一同去稻城的影友,踏上了去乡城的路程。 汽车到达乡城已是万家灯火,通过电话联系的乡城朋友已在车站等了两个多小时。随他来接我们的是一个藏族小伙子,圆脸,大眼睛,看上去只有二十一、二岁,名叫甲么,是乡城旅游区的导游。友人介绍:“别看小伙子年轻,他的民俗和藏传佛教知识比我还精。明天起,按你们的要求,由他带你们到各处走走看。”后来从甲麽的口中得知,他是康定藏文学校毕业的,专业学的是唐卡绘画。难怪他对藏区风俗和佛教知识了解得那么多,为我们讲起时总是一套一套的。 早晨天刚亮,我们站在乡城巴姆山的山坡上俯看整个乡城。只见薄雾轻缭在城郊之间,远处一座座的白藏房象浸在牛奶中的奶酪块,煞是好看。突然,橘红的太阳从东边的山谷一跃而起,象探照灯在墨绿天鹅绒般的田野上画出一条光带,把其中白藏房的轮廓一下子勾勒了出来。 轻纱似的薄雾、白藏房和田野里庄稼不断的变换着色彩,黄、橘、紫、白、青、蓝……大家屏着呼吸,一边欣赏着这壮美的景色,一边细细的对焦,只听见相机不断地发出咔嚓声。 早餐后,甲么带着我们参观白藏房。乡城所有的民居都是一家一户一座白藏房。俯瞰呈“L”型,大都有三层:低层为仓库,中层为经堂、厨房和卧室,三层为客房和晒台。甲么一路走一路为我们讲解,什么白藏房修筑的过程呀,门窗的装饰呀,经堂的布置呀,厨房的讲究呀,不一而足。我们好奇的问,为什么这里的民居都是白色的?他便滔滔不绝为我们讲道:白色在整个藏区随处可见,雪山、白塔、哈达……都是白色的。在藏民心中白色是神圣的,在建筑方面,只有寺院才能使用白色。他用手指指着远方的一座寺庙说:“那座寺庙叫桑披寺,是藏区十大寺庙之一。这里出了个名人叫赤江活佛,他五岁出家当喇嘛,刻苦修行,博学多才,后被五世达赖喇嘛招到拉萨,作了他的经师。1811年任嘎登法王宝座,成为了整个藏区的圣人。因赤江活佛出生在乡城的正斗乡正斗村,又在乡城的桑披寺修行得道,于是达赖五世下了一道特赦令,准许乡城的房屋包括民居使用白色。经甲么这么一讲,顿时解开了我们心中的迷团。说话间,我们来到一座白藏房前,门前的鲜花盛开,让我们忍不住拿出相机。甲么说:“这座房屋名叫阿拉朗,”我们以为房子的主人名叫阿拉朗,其实我们错了。甲么说:“主人名字叫泽里雍宗,乡城的每一座房屋都有一个名字,过去,乡城没有什么街道名,门牌号,为房屋起一个名字,一是为了通讯的需要,二是把房屋当成了家庭的一员,起个名字。足见当地人是多么的热爱自己的房屋啊。每年农历10月25前,各家各户要到山里去挑一种叫“亚当土”的泥,掺和着石灰粉,泡成水浆从上往下把自家的白藏房淋上一遍,据说可以辟邪、防虫。 我们推门进去,甲么叫着主人的名字,院子里栓着狗在汪汪直叫。这时,从屋里出来一个年轻的藏族妇女,一边喝止着狗一边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们。甲么说明来意,并为我们介绍说她叫阿朗,是这里的当家人。阿朗热情引我们上楼,说:“阿爸还在睡觉。你们在厨房里稍座一下。”她拿出了一篮苹果和梨,说:“都是自家树上结的果子,你们尝尝鲜。”然后出去叫她的阿爸起床。厨房很大。既是厨房、饭厅,又是客厅。靠墙是灶台,灶台上方的墙面是五彩浮雕的灶神。还有另一边的水柜和壁橱,都是用五彩绘制的画装饰。在甲么一一为我们介绍这些画的内容的时候,男主人进来招呼我们,非让我们留下来吃中午饭不可。他说:“你们还没有吃过松茸吧?你们就在这里尝尝吧。”我们知道松茸是山珍之首,这样大的诱惑让我们留了下来。甲么介绍说,他是这里的松茸老板,自家还修了一个冷库。每天早晨四、五点钟他就开始收购村民采集来的松茸,在冷库里加工、包装。天不见亮就有县里公司的冷冻车拉走,这些送茸第二天就会在日本的市场上出现。随后,男主人泽里雍宗引我们参观他家的房间。 经堂在拐脚处,泽里雍宗进去前先脱下了鞋。我们也跟着脱下了自己的鞋。甲么说,这是当地的习俗,为了尊敬菩萨,任何人进经堂都得脱鞋。一进经堂,我们被这里的富丽堂煌惊呆了。整个经堂一百多平米,地上全铺着羊毛地毯。神龛和壁橱的图案都是镏金的,里面供的菩萨都是镀金的。几十个黄铜净水杯在神龛前排成几排,女主人正在为净水杯添水,小外孙躲在女主人的身后用惊诧的眼神望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 参观完其他房间回到厨房时,女主人和女儿阿朗已经开始在做午饭。我们和男主人一边聊天,一边拍下做饭的镜头。这时,一阵藏族风情的劳动号子从窗外飘了进来,男主人说,这是他的邻居在修建新的房屋。全村的壮劳力都去帮忙,他的女婿也在那里。我们立刻来到工地,在那里拍下了许多劳动场面,还把劳动号子录了下来。甲么说:“明天带你们去看看乡城演出队的排练,他们编排了一个修筑白藏房的舞蹈,用的正是这种劳动号子。很好看的。” 午饭后,女儿阿朗要去参加服装表演赛的排练。几天后,乡城要举办第三届巴姆山艺术节。女儿和本村的姐妹们要穿上“疯装”,去为本村争光。在父母的帮助下,她穿戴“疯装”的过程中,我们拍下了难忘的镜头。“疯装”在过去是达官贵人的家庭才有的,以显示他们的富豪。人们互相攀比,使各种饰佩越用越值钱,越来越重。穿起来几乎人不能走路。这种攀比几乎尽于疯狂,所以人们叫这种装束为“疯装”。据说,女儿穿戴的这套“疯装”价值十多万元。 下午,我们在参观桑披寺的过程中,看到了一幅表现白藏房的墙画,足见白藏房在乡城人民心目中是多么的神圣。
作者:yanph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