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当(2002/8/23)回到兰州,遭遇不幸。
晚上,溜回大众巷,还想吃上一碗马子禄的牛肉面。不料,面馆大门紧闭,一片安宁。一问,才知马子禄从不做晚间生意,下午便打了烊,早早歇去了。
我心里纳闷:这么好的生意,放着大把的钞票不赚,不傻瓜吗?回头再一想:耶?也对呀,钱这东西,是永远赚不完的,累死累活图个啥?不就是图个安逸吗?再说了,有钱大家赚,何苦都捋进自己的腰包。
记起了一个故事,说是香港有一家子人住在偏僻的地方,他们的粽子做的特别好,每年总有许多达官贵人和富豪去订粽子,供不应求。后来有人打着他们的牌子在市里卖粽子。这家一个儿子听说急了,便要去打官司。你猜这家长怎么说。他说,人都是要吃饭的,我们打官司,不就把人家的饭碗砸了,我们退一步,不就养活了几家人吗,再说了反正我们也包不完那些粽子,何必呢?给大家留条生路吧。常人看来,这位家长宽厚得吓人。
不过,我以为这个家长是极为睿智的。如今这个世界,懂得竞争的聪明人不少,而懂得人们必须相互依存的人却不多,懂得群体生活智慧的人就更少。
老马家的,或许也算一个吧。
话说回来,管他智慧不智慧,咱肚子可不行了,西宁的留香面片已经荡然无存,肚子强烈抗议。没法,便胡乱找了家餐馆钻进去。点菜,喝茶,抽烟……待菜一上,方知不好,一尝,大呼上当,撞到滥竽充数的老祖宗了!
据我的经验,和这种烂馆子的老板理论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只好硬着头皮吃下去。呸,满嘴都是怪味,赶紧买单走人。出门时,老板一个劲堆着笑脸,使劲说:“欢迎下次光临……欢迎下次……”
呸!下次?下次白吃也不来了。
买了罐酸奶涮口,好容易才缓过气来。
教训:凡就餐,一定要到名小吃或名菜馆,至少当地人认同的餐馆,决不到什么无名小店,否则同样的人民币买到的却是完全两样的服务。
晚乘K657次夜行甘肃,明早到嘉峪关。
长城第一墩(2002/8/24)
嘉峪关到了。
走近嘉峪关,凝重,苍凉,悲怆,压抑的感觉油然而至。天空,云层低垂,地上,茫茫戈壁滩一望无际。
先往第一墩。
第一墩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墩台,叫头墩,是长城的西起点,位于嘉峪关南面的讨赖河畔。
讨赖河,嘉峪关的母亲河,自祁连雪山中流出,经年流久,一股雪水竟在广漠的戈壁滩上冲割出一条深百米、长百里的绝壁河道来,灰白色的河水在垂直的绝壁下缓缓流行。站在绝壁上,望着绝壁下流淌的河水,有如站着摩天大厦顶上望着脚下的车流,有些晕眩。
第一墩就建在讨赖河的绝壁之上,长宽约十四五米,高约七八米。它的南面是深八十二米的绝壁。北面便是连向万里长城的第一段土墙,土墙向着茫茫戈壁笔直划去,越过关城,再向北,便开始了它的万里征途,直至万里之外的辽宁山海关。
第一墩是长城的龙头老大,是长城的排头兵。几百年过去,山河流变,斗转星移,第一墩依然以它倔强的身影,昂然屹立在讨赖河的绝壁上,任凭风吹沙打,冰雪复融。
爬上第一墩,四下望去。
脚下的讨赖河水,滚滚东流,在宽大的戈壁滩上切割出一道深邃的河谷,弯弯曲曲地通向远方。天边的祁连山脉,遮断南岭,山上的巍峨雪峰,依稀可辨。对岸的文殊山,宽大的山体,博大、深沉、壮美而肥重,把山体和大地的美感裸露得淋漓尽致。四周茫茫无边的戈壁滩,空廓而苍凉,远处的火车象蚂蚁似的在戈壁滩上缓缓爬行。
风起尘扬,沙飞石走,水呜咽,草凄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不知不觉,已在诗中了。
悬壁长城((2002/8/24)
我喘着气,挣扎着爬上了悬壁长城顶端的烽火台,嘉峪关的一派景色尽收眼底。
远处的祁连山雪峰熠熠生辉,如玉女下凡,忽隐忽现;近处的黑山,似一幅泼墨凶猛的山水画,张狂而狰狞。
山岭外,天际下,一望无边的戈壁草原,宽大得像一块巨大的地毯。毯子的这头,是黄色,再远,是黄绿色,再远,墨绿色,墨绿色地毯的尽头,是一抹平的地平线。一抹地平线的外边,是不断变幻的云层。天色变幻的地平线上,焉的出现了一丝马队,越来越大,越来越近,最后形成一片波澜壮阔的骑兵方队,在宽阔的大地毯上汹涌奔驰……
一阵大风刮来,眼前的骑兵部队洗得干干净净,只剩下黄绿色的地毯和耳旁的大风呼呼作响。
山下黄草营盘的杨树在风中不断的点头,身边的小麻雀在黄色的城墙上跳跃,风中不时传来两声毛驴的叫声。
远方,戈壁滩上滚起了白色的风暴,天边,云层依然变幻着色彩,大地,沉静如同处子。
嘉裕雄关(2002/8/24)
辽阔的河西走廊,在这里,被南面的讨赖河和北面的黑山挤压过来,压缩成三十里的空间。在这三十里的空间里,嘉峪关平地而起,犹如一把大锁,把河西走廊牢牢锁住。
如果说第一墩是嘉峪关的左拳,悬壁长城就是它的右拳,而嘉峪关城就是它的头颅。
它的头颅,高傲而雄伟。每一个在大漠中东行的人,走近关城,望着雄伟的城楼和严整的城墙,无不被它的威武严整的气势所震慑。嘉峪关,因而被称作“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城的建造,极具特色。
关城依山而建,山与城浑然一体,平时士兵驻扎在山上,战时可转入内城坚守。内城城楼叠嶂,设计精巧,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大型军事要塞。内城方形,有三个足球场大小,四边城墙高大坚固。墙高十余米,黄土夯实,墙上有角楼、箭楼、敌楼,有宽大的箭跺,墙道上可跑马,有马道与城下相连,战时骑兵可从城下直接冲上城墙上作战。
关城的西门名“柔远门”,意为“怀柔以致远”;东门名“光化门”,意为“光大而化之”。二门之名极有品味,无一丝肃杀之气。二门外各有一大型瓮城套护。敌兵即使攻入瓮城,瓮城上擂木滚石,弓箭齐下,便是瓮中捉鳖,任你千般武艺,在瓮城内也施展不得。
“柔远门”外,加设了一道罗城,宽大曲折的罗城把柔远门紧紧护卫在内。古时这叫“重城并守”(即双城重叠守护)。罗城、柔远门、光化门之上各建有一座城楼,城楼上雕梁画栋,斗拱叠重,飞阁凌空,三座城楼在蓝天白云下,十分威武雄壮,三座城楼连同它们的城墙,构成了最经典的嘉峪关的图案。
站在嘉峪关的跺墙和箭楼上向外望去,四边是茫茫无际的戈壁滩,一望无际,一种苍凉,悲凄的感觉兀然而至。戍边的将士们,执着兵器,站在城墙上,日日夜夜,面对茫茫戈壁,忍受风吹日晒。这种离乡背井、孤寂落寞的滋味,落谁也不好受。
我站在箭楼上,呆呆的望着城下荒凉无比的戈壁滩。恍然间,敌马飞驰,狼烟四起,铁骑顿出,尘埃蔽天……一霎那,城墙上,旌旗飞扬,兵士们刀在手,箭在弦,严阵以待;城内的空地,人喊马嘶,骑兵正在列队,准备出击……大战一触即发!
猛然间,一声大喝:“敦煌旅行团的,到这里集合!”
完!全没了。
走下城楼,抚摸着墙根下巨大的条石,脚踏着城门内幽幽的青石板,不禁对这里的建造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在这不毛之地建造如此恢弘的工程,是何等的困难,何等的艰苦!在城墙里,砖缝中,条石上,仿佛看到了民伕们条条血水和捧捧汗水。
嘉峪关的建造,有许多传奇传说,最有名的算是“定城砖”,“冰道运石”和“山羊驮砖”的故事。
“定城砖”说的是嘉峪关城的建造不仅一流,而且用料的计算也十分精确,全城建好,刚好只多了一块砖。这块砖就放在西门的会极门上,作为嘉峪关城的定城砖。
“冰道运石”说的是当时运输建造城门的大条石十分困难。后来神仙托梦,冬天用水浇路,冻成冰道,用作拉运条石,解决了运输问题。
“山羊驮砖”说的是在砌跺墙时,砖头从墙底运到墙上,民工们非常吃力。一个小孩想出了办法,用山羊驮着砖运上城墙,这样,工程速度大大加快。(唉,这娃儿也没立个三等功,真可惜。)
太阳西下,在落日的余辉中,告别了嘉峪关城。
晚,乘T295次车,前往乌鲁木齐。
(关城内只准照像不准摄像,一经发现,罚款二千五百元。在雄关不可抗拒的诱惑下,本人冒着“危险”,进行了隐蔽的作业,要是罚款……可惨了。)
补:
游嘉峪关,有一景断不可忽略。即城关东面的“裕泉活水”。这股九眼泉水正是嘉峪关城的命根子,当初能够在此建关,全仗这口活泉。无水则无关。否则,在强敌的逼迫下,嘉峪关就如同马谡的街亭,只有坐以待毙。如今的这股活泉,正灌溉着近处的百亩绿地。游客路过的碧波荡漾、游弋着白鹅的湖水,就是她的现代作品。
作者:ncmg